三峡的巨大变化有哪些

作者&投稿:靳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长江三峡,无限风光。

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裂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

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①长江中下游,特别是现有人口1500万、耕地154.1万公顷的荆江河段,历史上洪灾惨重,现河道过洪能力只有6万立方米/秒,一旦发生1860年或1870年型洪水,将造成荆江两岸堤防崩溃,损失严重。

在解决这一地区防洪问题的诸多综合性治理措施中,三峡枢纽是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工程措施。

②华中、华东及川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更趋严重。

③重庆至宜昌660千米的长江航道,滩多流急,通航能力小,运输成本高,需要改善。

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

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孙中山于1918年在《建国方略》中就曾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

1932年中国全国经济委员会,以及1944年中国资源委员会和美国垦务局的J.L萨维奇博士合作,都曾对三峡工程进行过研究。

1949年后,长江水利委员会对三峡工程进行了大量勘测、科研、规划设计工作。

1986年水利电力部组织各方面专家论证三峡工程。

根据论证结果,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89年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审查后,提请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于1992年4月3日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将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经过近2年的施工准备,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实现长江三峡大江截流。

大江截流的特点:截流水深大,截流时河床最大小深约60米;截流流最大,截流时段的截流设计流量达14300~19400立方米/秒,施工强度大,二期围堰土石方填筑总量1030万立方米,上下游围堰轴线总长2438米,防墙最大深度达74米。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目前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现在68米提高到88米。

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长江水运、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大坝蓄水至35米高,围水至长江重庆市万州区境内。

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

永久通航建成启用,同年左岸第一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一100米。

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海拔175米,夏季考虑防洪,海拔可以在145米左右,每年将有近30米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米,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

二期工程结束,张飞庙将被淹没:2006年水位提高到156米,秭归屈原祠的山门将被淹没;2009年大坝竣工,再经过三年时间,即到2012年,最终坝上水位海拔高度将达175米,水位实际提升110米,回水将上溯650公里,直至重庆境内,现有的旅游景点基本可保存到2003年二期工程结束。

2009年整个工程完成后,区内人文和自然景观将有39处被全部或部分淹没,约占库区旅游景点的百分之十三,应该说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巫峡与瞿塘峡二区由于相对海拔较高,水位只提升80多米,两岸的群峰陡壁海拔均在几百米乃至千米以上,除部分古栈道和溶洞将没于水中外,其它均无大大变化。

只有西陵峡区两段的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被淹没。

而东段处于两坝之间的黄牛峡和灯影峡则依然存在,因此,举世闻名的三峡区段中“神女”依秀,“夔门”仍雄,虽然少量峡景山色将消失,但由于回水上升,同时也会营造近百处新的景观。

白帝城和石宝寨分别成为白帝岛、石宝岛。

许多长江支流形成各种旅游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

三峡大坝截流,三峡景观依旧。

今后行驶在三峡线上的游船可建造得更大,游船的平稳舒适性增强,长江旅游业重心会有所变化,线路、旅程将含多种多样,现有的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可能人们不会再为上水下水的优缺点烦恼,游船公司也不含制定上下水的游船差价。

以三峡大坝为中心的黄金旅游区将变成长江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1994年6月,由美国发展理事会(WDC)主持,在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召开的全球超级工程会议上,她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

放眼世界,从大海深处到茫茫太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中有许多规模宏大技术高超的工程杰作。

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她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也正因为三峡是一个巨大的水资源宝库,她的开发对国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从孙中山到 *** 、周恩来、 *** 和 *** ,凡是涉及长江治理开发和我国经济建设问题时,都对三峡工程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给予积极支持。

为了兴建三峡工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的七十余年里,我国几代科技人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终于迎来了开工。

由于三峡工程涉及面广,规模浩大,又有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在全国上下一片支持声中,也有表示反对的;有的则对大坝的安全问题、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等还有种种疑虑。

对于这一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建设,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对三峡工程研究的深入和优化,无疑是有益的。

现在三峡工程工地上,一片沸腾。

人们在纷纷争往三峡,渴望目睹这世界超级水坝的诞生。

我们预祝宏伟壮丽的三峡工程顺利建成!我们为中国人民在21世纪世界工程史上首创纪录而无比自豪。

工程方案

采用明渠通航三期导流的方案。

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重力坝、水电站和双线多级船闸及一线垂直升船机组成。

最大坝高175米,坝顶高程185米,坝顶长1983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初期蓄水位156米。

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电站装机26台,总计1820万千瓦。

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针。

据1985年统计,三峡水库将淹没耕地2.4万公顷,淹没区人口72.6万。

移民安置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使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得到较好的安排。

此外,就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战时大坝安全问题也进行了并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工程准备期3年,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计划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竣工。

三峡工程资金来源

三峡工程所需投资,静态(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库区移民工程400亿元)。

动态(预测物价、利息变动等因素)为2039亿元。

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约需195亿元;二期工程(首批机组开始发电)需340亿元;三期工程(全部机组投入运行)约需350亿元;库区移民的收尾项目约需69亿元。

考虑物价上涨和贷款利息,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元左右。

其中800亿元靠施工期间发电收入补充。

建设资金分三个阶段:1、纯投入阶段,第1年至第11年(1993—2003年)。

2、投入—产出阶段,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后开始有资金收入,至第13年(2005年),当年发电收入加上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和葛洲坝电厂利润收入,与当年资金需求达到平衡,该年为资金平衡年。

3、产出—还贷阶段。

三峡工程从第14年(2006年)起工程出现资金盈余,开始偿还贷款本息。

据初步测算,2010年以后,可还清全部贷款本息。

其资金来源主要立足于中国国内,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融集资金来解决。

中国 *** 在资金筹措方面出台了三项扶持政策。

一是将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三峡工程业主——中国长江三陕工程开发总公司,其发电利润用于三陕工程建设,此外,适当提高其上网电价,增加的收入也用于三陕工程建设。

二是在全国范围内,按不同地区、不同标准,通过对用户用电适当加价的办法,征收三陕工程建设基金。

以上两项在三峡工程建设期内可筹集资金约1100亿元人民币,占三峡工程总投资的50%以上。

三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已承诺在1994年至2003年每年向三陕工程贷款30亿元,共计300亿元人民币。

以上三项政策可为三陕工程筹集建设基金1400多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

这是三峡工程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对整个工程建设起着重要的资金支撑作用。

除此之外,三峡工程从2003年起,机组相继投产,从而能从售电中为三峡工程增加新的资金来源。

其余少量资金拟从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

不足部分,拟通过出口信贷和发债方式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解决。

1997年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三峡债券发行计划。

同年2月,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国内首次发行三峡工程债券,发债额度为10亿元人民币。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防洪

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在长江防洪体系中,三峡工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m。

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具体表现在:

①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枝城站相应流量不超过71000~77000立m/s,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控制荆州市水位不超过45.0m,为避免荆江两岸1500万人口和154万平方hm耕地发生毁灭性灾害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②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对类似于1931年、1935年或1954年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超过56700立m/s;不启用分洪工程,荆州市水位不超过44.5m。

不启用分洪工程,可减少淹没耕地约6.4万平方hm。

城陵矶地区,依照三峡水库不同的洪水调度方式,不同年份可减少淹没耕地3万~10.1万平方hm。

③保障武汉地区防洪安全。

由于上游洪水得到到效控制,可避免遇特大洪水时因荆江大堤溃决而威胁武汉地区的安全;同时由于三峡水库拦蓄洪水,相应减少了城陵矶附近地区的分洪量,提高了城陵矶以上洪水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地区分蓄洪区运用,从而提高武汉防洪调度的灵活性,对武汉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同样,三峡水库对武汉以下地区防洪也是有利的。

④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

洞庭湖地区由于泥沙淤积,排洪出路不畅,现有湖区堤防虽不断加高,但圩垸防洪能力仍然较低。

由于防洪战线长,高水位历时久,在长江上游和洞庭湖水系各河洪水来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前,湖区防洪标准很难提高,也无根本改善办法。

三峡水库建成后,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来水,减轻洞庭湖区的湖水威胁,延缓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可对澧水洪水进行错峰补偿调节,减轻其尾闾的洪水灾害,并为松滋等四口建闸控制和洞庭湖的根治创造条件。

⑤由于三峡水库有巨大的防洪库容,将极大地增强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应付各种意外情况。

长江干流到今还没有一个控制性的防洪水库,使中下游防洪的机动性和可靠性极差。

有了三峡工程,一般洪水可由三峡水库拦蓄;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措施时,也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而为分蓄洪区人员的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作用将是十分显著的。

当然,长江防洪系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稳定长江河势,发挥防洪和航运效益,除了兴建三峡工程,营造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在金沙江河段及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修建水利枢纽外,还应坚持上下游、左右岸统一规划,并贯彻“蓄泄兼筹”的原则,加强堤防、分蓄洪和水库工程建设,走综合治理之路,才能最终实现长江流域的“标本兼治”。

发电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将产生巨大的电力效益。

1)三峡水电站的供电地区

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力,主要供电地区为华中电网(湖北、河南、湖南)、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重庆。

三峡水电站将引出15条50万V超高压线路,分别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接入华中、华东电网,至广东建直流输电工程。

三峡水电站将和华中、华东地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群相结合,使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相结合,将有力地解决华中、华东地区的缺电问题,极大地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2)三峡水电站对华中、华东地区供电的特殊意义

华中、华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这两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从北方调进相当数量的煤炭,受煤炭生产特别是运输的制约。

华东地区水能资源本来就不多,条件较优越的多已开发,今后主要开发中小水电站和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华中地区可开发而尚未开发的剩余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

据两地电力发展规划,到2015年,需新增装机容量1.7亿kW,增加电量8600亿kW·h。

兴建三峡工程和其他水电站,如五强溪、隔河岩、水布垭、高坝洲等水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站后,仍需增建火电站1.3亿kW,这要从华北能源基地每年运进原煤2亿多t。

如果不建三峡工程,则需要建更多的火电站,这将进一步加剧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困难,并带来环境污染。

3)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规模巨大,地理位置适中,将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电效益最大的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支持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的发展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平均年发电量相当于建设13座140万kW级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

兴建三峡工程对解决21世纪初期一段时间内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对促进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它所供电的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

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后,可以把华中、华东、西南电网联成跨区域的大型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

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万~400万kW的错峰效益,从而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南联华南,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

(3)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以向国家缴纳大量的税。

(4)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

按华中、华东地区1990年每kW·h电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以国家增加工农业产值6218亿元提供电力保证。

(5)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

清洁、价廉、可再生的水电替代火电后,每年可少排放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3亿t,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约300万t和一氧化碳1.5万t,以及氮氧化合物等。

可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

航运

长江干流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显著的航运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年通航能力能够从现在的1000万t提高到5000万t,航运成本降低35%~37%,年保证率为50%以上。

重庆至宜昌650km范围内,原有急流淮、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25处,单行航行航段46处。

葛洲坝水库虽淹没了30余处险滩,仅改善了滩多流急的三峡河段约110km的航道,尚有约540km航道处于天然状态,目前只能行驶1500t级船队,严重阻碍了长江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淹没上述所有险滩,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库区航道成为深水航道,航道水深增加40%,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减缓50%,可满足万吨级船队对航道尺度的要求。

经三峡水库调节,每年枯水季节平均下泄流量5860立方m/s,比建库前天然情况下约增加2300~3000立方m/s,使中游航道水深平均增加0.5~0.7m,有效解决了“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扩大了重庆至武汉间航道通过能力,可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对促进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②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单位功率拖载量可由目前的0.904~1.207t/kW(0.7~0.9t/hp)增加到2.682~9.387t/kW(2~7t/hp);船舶运输耗油量可从目前的26g/(t·km),降低到7.66g/(t·km)。

运输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优势。

③在天然气情况下,重庆至宜昌间航道在一年内洪、枯水位最大变幅达60m以上(巫山断面),给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三峡工程建成后,年水位变幅在30m以内,水深增加、水域扩大、可撤销所有绞滩站,险滩的整治、疏浚、维护费用大大减少,并为系统地进行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三峡工程可与重庆市境内长江干流及支流乌江、嘉陵江的水利枢纽工程相衔接,使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还可使香溪、神农溪、大宁河、龙河、黎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增加约500km。

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不建三峡工程,而采用大力整治,航道的办法,可达到最大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为2000万t。

与三峡工程建成后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5000万t相比,尚差3000万t。

要承远这3000万t货物,需修建双线铁路,其投资、占地、移民、能源消耗都相当大。

相比之下,足见修建三峡工程对提高通过能力最为有利。

其他效益

①三峡库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很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亟待开发脱贫。

兴建三峡工程将有巨额资金投入库区,必然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对库区的工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振兴,城镇的建设,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三峡水库能蓄洪水,经水库调节后,下游枯水流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将对解决华北缺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③三峡工程是特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如大型设备制造、专业人才的培训、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方法、三峡工程中关键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

可以预期,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实践,必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TTGTTG

三峡:即长江三峡,在长江上游,介于四川湖北两省之间。

三峡连接长达700余里,瞿塘峡在四川奉节县东,瞿塘东面是巫峡,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巫峡东面是西陵峡,在湖北省宜昌县西北。

另三峡之名甚多,有以西陵峡、巫峡、归峡为三峡;或以广溪峡、西陵峡、巴峡为三峡;或以巫峡、巴峡、明月峡为三峡。

据古歌“巴东三峡巫峡长”语推按,知古之三峡,皆在巴东。

三峡连山迭嶂,凡六七百里,水流湍急。

写三峡的诗词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峡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答: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2)第4小节重点写( 黄昏的三峡),显示了三峡( 黄昏)时的特点:( 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

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2. 海蚀作用:冰川融化后,海水开始涌入峡湾地区。海浪不断冲击着峡湾的峭壁,逐渐侵蚀出更多的洞穴和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洞穴和裂缝逐渐扩大,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峡湾地貌。3. 地壳升降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也是峡湾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壳的升降运动会改变海岸线的位置,使得一些原本远离海洋...

有关三峡的历史
答:奉节的白帝城,是三峡西部的咽喉;宜昌的南津关,为其东部的门户。长江两岸,层峦叠翠,峭壁千仞,危崖耸立,怪石嶙峋,飞泉吐珠,云雾缭绕,激流翻腾,惊涛拍案。大自然雕琢成的巨大画廊,变化万千,使人留恋忘返。自古以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

郦道元所写的三峡与如今的三峡景色有哪些变化
答: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

参观三峡博物馆,将你所看到的与地理有关的知识整理成笔记或提纲?帮帮忙...
答:这些造型各异的三峡木船,对沟通东西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内河航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川江舟楫文化。 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有三峡百万移民的无私奉献,也是中国人民勇气和智慧的体现,更是综合运用当今世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结晶。三峡枢纽工程竣工以后,将彻底改变长江的面貌,瑰丽三峡...

三峡建好后有怎样的变化
答: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诗情画意金丝峡——写在金丝峡开园二十周年之际
答:“奇”。亿万年前,在整个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发展、演化过程中,金丝峡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以碳酸类岩石为主的地体在块断、共轭剪切、地壳抬升沉降等地质 历史 的构造、改造、剥蚀、侵蚀和溶蚀、不同时期流水的切割下,逐步形成了今日河谷一宽谷一隘谷一峡谷一嶂谷五谷兼具,巉岩高耸,曲径幽深呈串珠状分布的白龙...

...三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此时郦道元重游三峡,他定会有许多感_百度...
答:1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14.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6.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三峡导游词: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答: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 三峡,是万里...

三峡说明文
答:小题1:、三峡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第(2)段中,为什么只写三峡中的巫峡?2分 小题2:、作者看到三峡山水后,产生了怎样的情感?第(4)段中作者写了自己进入灯影峡后的情绪变化,请你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变化?3分 小题3:、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景状物抓住了哪些特点。2分 (1)两旁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