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3状况x 4妙招,11位新手妈咪的小儿看诊经

作者&投稿:邱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超实用!3状况x 4妙招,11位新手妈咪的小儿看诊经 新手父母迎接生命中的第一个宝宝,老实说经常感到手忙脚乱!特别当宝宝不舒服、须要看医生的时候,真的很需要有经验有耐心的医护人员来帮忙!碰到好的医师就有如神助,能给新手妈咪大大的援助,遇到不好的医师让人气得OOXX,却也只能自认倒楣! 你有好或不好的看诊经验吗?育儿这回特别邀请11位新手妈咪来分享自家宝宝看诊的经验,提供爸比妈咪更多实用贴身的建议。 多数宝宝有固定熟悉的儿科医师

根据11位妈咪的小儿看诊经验得知,多数妈咪会带宝宝给固定熟悉的儿科医师看诊,且通常是住家附近的儿科诊所。而又文妈咪的儿子在住家附近的诊所以及大医院都各有一位熟识的儿科医师。Mag妈咪的女儿预防针都在诊所接种,若身体不适就会到住家附近的医院看病。

也有妈咪每次都会带宝宝到同一间的诊所或医院看诊,但没有固定的儿科医师,像是Lisa妈咪的儿子有固定看病的诊所,「曾经给诊所内的两位儿科医生看诊过,感觉都很不错,就没有指定某一位医生了」。

而Cindy妈咪的儿子目前还没有固定的儿科医师,但出生至今的预防注射都在居家附近的台北市健康服务中心(原卫生所),因为病历与市立联合医院连线,若发现有较严重问题于健康服务中心无法处理,就会转至联合医院。

亲友推荐而找上现在的儿科医师

大部分妈咪是听了有宝宝的朋友、邻居推荐介绍,因此找到宝宝现在的儿科医师。Mag妈咪的女儿在某次怀疑尿道感染而发高烧,于中午休息时间到医院挂急诊,等验尿之际,下午门诊差不多要开始,便转到儿科门诊,才认识了女儿现在的儿科医师。至于Emerlia妈咪是因为女儿发烧了,使用地图查询住家附近的儿科诊所,便直接过去求诊了。

选择固定医师看诊的3大原因

Alvee、Emerlia、Renee及又文妈咪都觉得宝宝有固定看诊的儿科医师,不仅诊所内拥有宝宝的完整病历资讯,医师对于宝宝的身体状况、用药习惯都较为熟悉,宝宝也比较熟悉诊所环境及医师,妈咪带宝宝来看诊才安心!

Point1、住家附近交通便利

目前请育婴假的Lisa,不管儿子接种疫苗或是身体不适看诊,都会尽量利用病患较少的白天时段,但自己一人没有其他交通工具,所以,住家附近步行范围内可抵达的诊所,就成了Lisa妈咪的首选。

Emerlia妈咪也认为交通方便很重要,会选择现在这位儿科医师看诊,原因之一就在于离住家及保母家近,只要步行10分钟内就可以抵达,若女儿生病时就医方便性高,才不会在女儿身体不舒服时还要费时费力地找病院求诊。

Point2、医事人员亲切耐心

多数妈咪都觉得儿科医生及护士待人亲切、有耐心是很重要的事!Renee妈咪指出,儿子的儿科医生相当细心亲切,不会让儿子一见到医生就感到害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就医。又文妈咪表示,护士会先拿小玩具给儿子把玩,并温柔地跟他说说话,玩你看不见我的躲猫猫游戏,儿子对于诊所的戒心较低,看诊就非常顺利了!

Emerlia妈咪表示,女儿的儿科医师看诊十分亲切,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爸妈的各种疑问,对于新手妈咪来说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啊!Cici妈咪则指出,第二次带孩子看病医生护士居然主动叫出孩子的名字,实在让人感觉非常温暖!

Point3、医师看诊用心细心

「每次看诊,检查耳朵、喉咙、鼻子及听诊是必备的!」Emerlia妈咪对于女儿的儿科医师问诊仔细感到非常安心。Doris妈咪亦觉得孩子的儿科医师诊断相当仔细,并依照孩子状况开药,也支持妈咪的想法理念而不一定要用药,这一点深得她的心!

阿莎指出,女儿在2岁时因为气喘而看诊,第一次就医时,医师便详细了解父母的遗传疾病、询问家中环境,并给予指导,对症下药,女儿的气喘因此获得控制。之后回诊时,医师询问孩子的近期情况,并根据上次症状加以比较,陪父母找出好转或不佳的原因。

超实用!3状况x 4妙招,11位新手妈咪的小儿看诊经 带宝宝看医生现场状况就是多

「大哭一场是免不了的!」看病时儿子时常从头哭到尾的又文妈咪有点无奈地说著。带宝宝就医,对新手妈咪来说是一场硬仗吗?还有哪些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呢?

阶段1、年纪小还不会怕

Alvee妈咪的儿子因为年纪还小,让医生检查身体时都还懵懵懂懂,充满好奇,手脚也都还可以配合医生检查。只有碰到要打针了,感觉到疼痛,才会瘪嘴哭泣。除此之外,大致上与医生见面过程都是很愉快的。

Doris妈咪指出,未满1岁的小小孩比较不懂发生了什么事,通常到了开始检查或是打针时,才会哭闹;Mag妈咪也表示,女儿在1岁之前还不认得医师,就傻傻地配合看诊。

对于才几个月的小宝宝,Cindy妈咪的建议先算好宝宝用餐或睡觉时间,避开即可,若是赴大医院就诊,如果宝宝饿了也有哺乳室,想睡的话直接哄睡,带宝宝看诊就不会太困难了。

阶段2、长大了开始抗拒

Doris妈咪1岁之后进入诊间,一看到医生会大哭,但是通常在医生耐心安抚之下,就可以冷静下来接受诊疗。Mag妈咪也表示,女儿现在看到白袍和听筒,就知道他是医生,便立马大哭,挥手摇头表示不要不要。

Renee妈咪的儿子从小在同一间诊所就医,对于医生感到熟悉,通常不太会有状况,但随着年纪增长,越大是越有意见,像是喉咙不舒服需要检查喉咙时,就偏偏不想张开嘴巴,实在令人有点难以招架。

Lisa妈咪的儿子在2岁以前看医生都不会抗拒,但现在年纪渐长,走到诊所门口就会想要反抗或焦躁不安的,这个时候只能用劝导利诱或是霸王硬上弓。最近一次接种疫苗,连测量身高体重都可以尖叫大哭、拳打脚踢。只能说现在带儿子看医生真的越来越吃力了(苦笑)。

阶段3、配合医护固定宝宝

看诊时,最常遇到是宝宝抗拒吸鼻涕和打针,Cici妈咪建议爸妈坚强冷静,这种状况发生一定要快狠准地完成,速战速决,爸妈得配合医生护士将宝宝的头与四肢抱着固定,才不会让宝宝受伤,也不会拖延抗拒时间。

超实用!3状况x 4妙招,11位新手妈咪的小儿看诊经 带宝宝看医师前的准备妙招

通常新手妈咪在带宝宝看医师之前会做哪些准备呢?事前告知宝宝,让他有心理准备,还是携带能够让宝宝安心的小物?来看看各位妈咪有何妙招吧!

妙招1、事先告知行程

Cici、Emma、Doris、Renee、又文以及阿莎妈咪都会事先告知宝宝等等要去看医师了,并让他知道今天看医师的目的为何(打预防针或是不舒服看病),给予宝宝心理建设,再告诉他妈咪都会在身旁陪伴。

妙招2、携带安抚玩具

Cindy妈咪身上都会随时准备儿子最爱的玩具(如:手摇铃)及奶嘴,如果看诊时,随时有情绪崩溃的状况,玩具与奶嘴可以有效发挥安抚作用。而Cici妈咪每次外出也会准备女儿近期喜爱的玩具,于候诊或无聊时把玩。

妙招3、准备零食点心

又文妈咪笑着说,「儿子吃东西就不会哭了!」所以,外出看诊前会带着宝宝喜欢的零食点心。若是带儿子施打预防针,Rene妈咪也会带一些小零嘴,在接种过程之中或是结束后,分散注意力,此外Renee妈咪还会特别准备口罩,进出医院都会尽量让儿子戴上口罩,以免受到感染。

妙招4、鼓励称赞奖励

又文妈咪知道儿子喜欢兜风,诊所距离家里又蛮近的,于是,又文妈咪会骑脚踏车戴儿子到诊所,先制造儿子愉快的心情,看完诊再到附近公园逛逛玩耍。Doris妈咪会鼓励孩子如果表现得好,配合医生的指令,结束之后就可以到附近公园玩耍或是带他去火车站看火车。

Lisa妈咪则会提醒儿子,等一下要去找护士阿姨、医生会拿糖果与贴纸。通常儿子听到这两样东西,他就会很高兴地尽力乖乖配合了。

看诊前先做好功课

超实用!3状况x 4妙招,11位新手妈咪的小儿看诊经 带宝宝看诊愉快经验分享

因为宝宝小,看医生的状况难以预料,这个时候真得很需要医护人员的多多关照!新手妈咪们曾经有哪些美好的看诊经验呢?

第一次看医生,妈咪示范给宝宝看

「记得第一次带宝宝看医生,我自己也很紧张,刚好我也生病了,医生提议妈咪先看,让宝宝见习一下。当然妈妈很开心地被检查耳鼻喉、上药及吸鼻涕,医生也很了解宝宝心理,在妈咪看诊时不断地鼓励妈咪给宝宝看,宝宝在一旁还真的十分认真地观察!换宝宝的时候,宝宝也很配合!获得很多医生护士的称赞,我们就顺利地完成第一次看诊。」Cici妈咪回想第一次的状况说著。

医师的用心及耐心让妈咪想为他鼓掌

「前阵子在女儿的脖子上摸到了几个颗粒,我很紧张,立刻带女儿看医生去。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了诊间,医生先听了我的说明,再伸手触摸我说的位置,这时候女儿已经躁动不安,接着哭闹起来。没想到医师轻松地回答:『妈咪,没事~这是淋巴结,有些在新生儿时期就摸得到,还可能是一整串的;只要是会滑动、按压不会痛就不用担心。』

我不解地问著医师,『怎么知道宝宝会不会痛?』医师告诉我『如果按压会痛,宝宝就会哭。』我不放弃地继续追问,『但是刚刚女儿哭了!』(妈咪很欠揍,但医生真的很有耐心)」此时医师立刻指著天花板跟女儿说:『你看!有飞机耶~』女儿便往医生指的方向看,医师趁机摸著女儿淋巴结的位置,然后跟我说,『你看~她不会痛!』(妈咪真的想为医生起立鼓掌啊!)

医师还提醒我,当宝宝感冒生病的时候,淋巴结摸起来会更大(当时女儿感冒刚好没几天,难怪摸起来很明显)医师接着亲切地对女儿说:『好啦~你没事了,可以回家罗!』整个看诊过程,医师不只细心检查,还非常有耐心地解说,并回答妈咪的大小奇怪问题,到目前为止,每次的看诊经验,都是好的!」Mag妈咪回想当时还是感到心疼。

女儿的儿科医师犹如家人般贴心

「某次突然发现女儿皮肤上有怪怪的小点(很像被跳蚤叮),医生仔细端详后怀疑是『点状出血』,或是哭太久造成的,建议几天后如果没消掉,就得到大医院确认;之后再看诊时,医师还记得这个状况,并主动关心询问,让我觉得女儿的儿科医师感觉很像是『家庭医师』的关心!」Emerlia充满暖暖的感受地说著。

打针技术好到儿子准备要就打完了

超实用!3状况x 4妙招,11位新手妈咪的小儿看诊经 带宝宝看诊不好的经验分享

有时候,妈咪带着宝宝看病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看诊经验,新手妈咪可以看看妈咪们不好的小儿就医经验,或许可以提早预防或是避免发生。

环境不干净,一打完卡介苗立马逃

「原本固定就医的小儿科诊所没有提供卡介苗接种服务,所以,带着儿子前往区公所附设的诊所。一进入诊所,明显感受到整体医疗环境不太干净,放在体重计上的毛巾,看起来就是没有清洁过的样子,测量身高的桌子上也没有软垫可以让儿子躺着。医生和护士看起来都很疲惫、硬体设备陈旧昏暗,一打完针就马上离开回家梳洗儿子,实在是令人不舒适的就医经验!」Alvee妈咪现在回想起还是觉得无法忍受。

要求药师再次说明,就摆出脸色来

又文妈咪说:「某一次到一家儿科诊所就医,病患实在是很多,领药时,药师解释药品使用方式说得很快,快到根本听不清楚,再请他多说一遍,就摆脸色给我们看了!」

等到晚上十点才轮到看诊,都累坏了

Cici指出,「我曾经带过宝宝到很有名气的诊所看诊,那一次等到晚上10点才轮到我们,真是太可怕了,爸妈和宝宝都累坏了!」

病患多,与医师交谈的时间也变少了

Lisa妈咪最不喜欢的就是等待了,「如果刚好遇到周末或晚上看诊,整间诊所都是等待看诊的病患,与医生交谈的时间感觉也变得较为匆促。」

只用1分钟判断「这是肠病毒」!

「宝宝4个多月时,手臂上曾起了红疹(约2~3天),带至某医院看诊,医师1分钟内看完直接以非常肯定的语气说『这是肠病毒!』,但我告知医师,宝宝这几天食欲良好,也未出现嗜睡或体力差…等情况,医生仍断言『这就是肠病毒,反正也无法用药,你们就回家观察。』

记得当天回家,我的情绪非常低落,因为前几天才刚带宝宝到亲子餐厅玩,也固定有上婴儿瑜伽,或许真的是感染肠病毒的高风险族群。前思后想,还是觉得宝宝症状不像肠病毒,隔天一早又立即冲另一家医院,这位医生耐心地听我描述,也与宝宝有互动,判断为『一般病毒疹,过几天自然会痊愈,症状并没有往坏方向走』」虽然一样不用拿药,但却让Cindy妈咪松了一口气。

担心本来没病,却在诊所被传染了

Emerlia妈咪指出,「其实最担心的是单纯带孩子到诊所打预防针或仅是看轻微的小感冒,待诊区有那种不戴口罩却疯狂咳嗽的人,真的很怕传染给孩子,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戴上口罩,离得远远,看完医师赶紧回家去。」

沉重的「发展迟缓」4个字吓坏妈咪

「女儿从会抬头开始,只要是静止不动或专注看着某样东西,她的头就是右倾。公婆得知后总是很担心,便要求我带着约7个月大的女儿看医生。

于是,在某次健儿门诊检查时,询问了诊所的儿科医师,医生按压女儿脖子检察之后,告知一般倾斜的因为脖子上有长东西或是肌肉摸起来硬硬的,但女儿看起来都没有这些状况,让我转诊至大医院的儿童复健科进一步确认。

就诊当天,我把状况向医师说了一遍,并跟医师说我觉得应该是脖子还没完全硬,所以才会倾斜…,医师却以不甚认同的表情说,『要检查才知道」就让我把女儿抱到诊疗床上,床上有一层软垫,女儿坐起来有些不稳,但还不至于倒下。

听从医师指示让女儿左右转之后,医师表示没有什么问题,接着询问宝宝月龄。当医师知道女儿7个多月后,便指出『那还坐不稳!?这样可能是发育迟缓喔!必须追踪,之后再带回来检查,不能再是这样坐得东倒西歪喔!』

『发育迟缓!!!』这4个字真的是吓死妈咪啦,医师您确定了吗?怎么可以这样讲话?要不要负责任啊~小孩又不是机器,一定几个月就该如何吗!况且床上还有软垫,谁家宝宝坐得稳啊!这是妈咪当下澎派的内心戏。

但我很冷静,有礼貌地微笑回答医师说:『好~』但我心中立马把这位医师除名了,女儿又不是不会坐,只是坐得不稳。同一个阶段的每个宝宝的进度一定相同吗?个人觉得这位医师太不专业了,在未确定问题的当下,帮宝宝下定论,造成父母恐慌。这是我带女儿就诊以来,最不舒服的一次经验。

后来,女儿当然也没有发育迟缓啊,现在何止是坐得稳,会站、会跑、会捣蛋(很想带女儿到医生面前奔跑啊~)」到现在还是有点气愤的Mag妈咪说著。

超实用!3状况x 4妙招,11位新手妈咪的小儿看诊经 带宝宝看诊最难忘的经验分享

不能说是好的经验,但也不能算是不好,带宝宝看诊总会有难忘的经验,来看看妈咪们遇到什么特别的小儿就医经验吧!

唯一一次打针没有哭,全靠这只猪

Alvee妈咪说,「一样是发生在带儿子施打卡介苗时,医生例行检查问诊之后,护士把我们领到隔壁诊间,请我们到一旁床上把儿子衣服脱下,但床单看起来很脏,我们只敢抱在身上,帮儿子脱半件衣服,露出手臂准备打针,此时护士不苟言笑地拿出一只玩具猪,正经地交代我们,『请爸爸抱好宝宝,并抓好宝宝的手臂,妈妈拿好这只猪,我等会准备要打针之前会说开始,妈妈就一直在宝宝面前按这只猪,发出声音,让宝宝只注意你。』

由于因为听说卡介苗是非常疼痛的一支疫苗,所以,我们都不敢懈怠,全神贯注,配合护士,护士一说开始,我就死命地按著猪玩具,那只猪一直发出猪叫声,叫个不停,没想到,我家儿子居然被猪叫声吸引住,完全没意识到护士正在他的手臂上扎针,就在猪叫声之中打完整支卡介苗,儿子没有哭泣,我们也安然地全身而退离开诊所,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一次没有哭泣的打针经验,实在是非常难忘!」

回国前一天发烧,差点回不了家

「最难忘的看诊经验是有一次全家出国旅行,每天玩得体力透支,疏忽了补充足够营养,在最后一天要搭飞机回国时,宝宝发烧了!简直是吓死大家,非常担心被滞留国外不能上飞机啊!询问了地勤空服员,在机场求助于机场医生,但是语言不通,只能比手划脚地问诊,幸好找到了翻译人员,完成问诊,也开了诊断书,顺利地上机回国。」之后出国会多加留意的Cici妈咪说著。

终于熬过每天跑诊所加照3餐喂药

「平常儿子算是比较少生病的孩子了,今年一月份儿子得了重感冒,肺部有痰却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排出来。那一阵子(大约两个星期之久)几乎是天天跑诊所,带他吹痰、吸鼻涕。而且是一天要去2~3次,再加上每天三餐的喂药行程,这应该是照顾儿子以来最辛苦、也是难熬的一段时光了。」Lisa妈咪说。

2个月大就到医院施行脐息肉手术

Cindy妈咪说,「儿子满2个月大时,因有脐息肉得进行门诊手术,当时儿子对于医院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与小儿外科医师对望许久,护士也逗着他玩。不过,在新环境难免有些不安情绪,但因为护理人员安抚得宜,让医师可以准确施行门诊手术,快速地用硝酸银腐蚀,尽管宝宝因痛感而大声哭泣,但情绪并未完全崩溃。

这是身为新手妈咪第一次带宝宝上大医院看门诊并施行手术,真的十分感谢医师与护理人员的帮忙,若当时医护人员是一张死板的表情,我想,父母与看诊的婴儿应该会更紧张,再加上宝宝若在治疗台上乱动,更可能延迟治疗时间。」

女儿害怕看医师吓到「挫屎」

「有次带着1岁多的女儿看诊,她得知要看医师突然哭闹不安,没多久屁屁传来一阵臭臭的味道,原来她太紧张哭得太用力而不禁便便了,让妈咪当场觉得很尴尬,真的很不好意思啊!只好赶紧带到厕所处理了。」幸好及时发现没有酿成阿莎妈咪说。

不愿再见到女儿惨哭却无能力

「女儿5个月时,第一次发烧,而且是连续几天的烧烧退退。有天晚上烧到39度,帮女儿换尿布时,我发现尿布上有分泌物,感觉不对劲,立刻到医院挂急诊,验尿诊断为尿道感染。因为要打抗生素,当晚就办理住院,担心女儿吵闹或被其他孩子打扰,订了单人房,一晚要价8800元!(超难忘的金额,还好出生就买了保险)

原本以为打针应该要父母陪同,但护士抱起女儿,带到注射室打针,我和先生两个人站在病房门口看着被抱走的女儿,即便听得到她的哭声,也只能在病房走来走去,心中纳闷著为什么爸妈不能陪同?

后来半夜针头被凝固的血堵注,还要重打!这次爸妈坚持要陪同,还是被拒绝了。事后护士向我们解释,父母陪同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因为只能站在旁边,不能靠近也不能帮忙,这样可能会造成宝宝心里的阴影──父母为什么都不救他,之后会变得不信任父母。

这次的确是上了一课,但是女儿被抱走的景像,真得很难忘。之后又再发生尿道感染,我坚持不住院打针,拿抗生素回家按时吃,才吃两天就退烧见效,连医生也惊讶,直说这是他第一个尿道感染没有住院吃药就好的病例。」不愿意再再见到女儿被抱走哭惨,因而细心照顾女儿并按时吃药的Mag妈咪说。

带儿子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看病

Renee妈咪说,「因为儿子的个头较小,经过固定儿科医生长期观察之下,建议前往某大医院的儿童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确认。第一次踏入大医院,真的是人满为患,光是预约看诊就必须从早上5点排领号码,接着看到医生做了简单检查后才是排看诊,这又是另一个等待,由于儿子还需要照X光,也还要再等,光是这次的看诊就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看完,算是大开眼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