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典故是什么?

作者&投稿:权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梅止渴的故事是:

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士兵都体力不支,行军很慢。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就对士兵说: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一、望梅止渴的由来

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渴,非常难受,给行军带来了严重影响。 曹操见将士们一个个舔着干燥的嘴唇,勉强行走,心里非常焦急。下令队伍原地休息,派人分头到各处去找水。过了好一会,派去的人全都提着空桶回来。原来,这里是一片荒原,没有河流,也没有山泉,根本找不到水。曹操又下令就地挖井,士兵们挥汗挖土,但过了好长时间,也挖不出一滴水。 曹操心想,情况很严重,如果在这里久留,会有更多的人无法坚持下去。曹操略微思索了一下,猛地用马鞭指着前边的山坡,大声对手下的将士说:“这个地方我熟悉,翻过前边的山坡,就会有一大片茂盛的杨梅林,到了那里,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将杨梅享用个够。”将士们一听说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地想像起酸味,从而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曹操立即指挥队伍行进,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带领队伍成功找到了水源,大家痛痛快快的喝了水,精神焕发的继续行军。

二、望梅止渴的主人公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氶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不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望梅止渴”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只有对前景充满信心,抱有希望,才能激发动力,引发其努力拼搏、奋斗。相反,如果我们看不到希望,没有目标,就会失去信心、缺乏动力、勇气,更谈不上逆流而上,犹如浮萍飘到哪里算哪里。



~

望梅止渴的故事
答: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就是,荒原百里,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体弱的士兵,都被干渴的晕倒了,曹操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非常难办。于是,曹操就急步登上前面的山头,查看前方的状况,当登上山头的时候,曹操失望了,放眼望去,依然是没有人烟,哪来的水源...

望梅止渴的典故出处?
答:‍《望梅止渴》故事如下。1、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就是,荒原百里,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体弱的士兵,都被干渴的晕倒了,曹操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非常难办。2、于是,曹操就急步登上前面的山头,查看前方的状况,当登上山头的时候,曹操失望了...

望梅止渴的故事起因是什么?经过又是什么?
答:起因:行军时士兵口渴,却找不到就近水源。经过:曹操就骗士兵们前方有片梅林。结果:士兵们精神大振,加快步伐。

望梅止渴出自哪个典故
答:炎夏,曹操带兵行军,官兵干渴难止,曹操指着前边一片树林,说,前边是一片酸梅,大家急行军赶到树林,可以吃酸梅止渴,官兵一听酸梅,忍不住口水直流,缓解了干渴。采纳哦

望梅止渴典故
答:你好!望梅止渴的典故是这样的: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军事家,政治家。一年夏季,曹操率兵攻打张绣,这一天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而且艳阳高照,士兵们渴得厉害,个个无精打采。曹操为了激励士兵,指向前方并对士兵们说:"前面不远处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子特别多,又甜又酸,非常解渴。"士兵们...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典故
答: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

望梅止渴典故是什么
答:1、望梅止渴讲的是曹操的故事。“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从本文中可看出,曹操是一个机智聪明,善于思考,懂得...

望梅止渴的意思和典故
答: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典故如下: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

望梅止渴成语典故
答: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

望梅止渴出自哪个典故
答: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