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清朝的公主大多是下嫁于蒙古,那么她们的儿子待遇怎么样,你怎么看?

作者&投稿:剧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主这一角色,在历史上所处的位置,实际上是十分尴尬的,正因为是皇帝的女儿,所以有时候为了政治利益,只能牺牲掉这些公主的幸福,将她们沦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和亲,到了清朝时期,这一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可以说清朝时期的公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嫁给了蒙古人,目的就是为了维系蒙古与满清的关系,促使双方达到稳定和平相处的局面,那么这些下嫁蒙古之后的公主,她们生的孩子待遇又如何呢?


清朝公主下嫁蒙古

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时期,满清与蒙古的关系是最为紧张的,所以这个时期的政治联姻也比较明显,比如皇太极就曾经娶了蒙古的三个女子为老婆,著名的孝庄太后,其实就是蒙古人,她只会说蒙古语和满族语,因此后来在教育胤祺的时候,导致这个皇子的汉语水平相当差。

到了后来,清朝皇室娶蒙古公主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本着“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指导方针,清朝皇室的公主乃至王侯将相的女儿,下嫁到蒙古的现象却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清朝时期,下嫁到蒙古的皇室成员高达430人之多,其中公主占了20多名。

有历史记载的比较出名的公主有巴约特公主,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养女,原本是弟弟舒尔哈齐的女儿,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和亲下嫁给蒙古的公主,下嫁的时候已经28岁,属于大龄剩女了,毕竟那个时候结婚年龄普遍都比较小。


巴约特公主下嫁蒙古之后,生了两个儿子,但是次子早夭了,只剩下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且巴约特公主结局也不错,一直活到了60岁,没有遭受什么大的社会变革,也没有遭遇什么不幸的事情。

从努尔哈赤开了一个头之后,这个和亲就停不下来了,皇太极的女儿敖汉公主也在13岁的时候就下嫁给了蒙古的敖汉部,她一生一共生了4个儿子和1个女儿,其中4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女儿又嫁给了清朝的汉官孙思克。

当然,要说把和亲这条策略贯彻最为深刻的,想必就是康熙了,他总共活到成年的女儿有9个,结果下嫁给蒙古的就有7个,真的是不留余力啊。其中下嫁的女儿分别是康熙的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第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和养女固伦纯禧公主。


由此可见,清朝时期对于下嫁蒙古,搞好蒙古与满清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是十分重视的。只是可惜这些下嫁过去的公主,有很大一部分,因为环境以及各方面利益的原因,都没有得以善终,就算是得以善终,并且生下孩子的,也没有孩子成为真正的蒙古继承人,这大概就是蒙古担心清朝对自己的影响吧。

公主的孩子待遇怎么样

既然说到公主下嫁给蒙古,是属于一种政治联姻,换言之公主就是带着使命去牺牲自己的,所以清政府对这些勇敢无畏的公主,当然是需要有一些特殊待遇的,比如当时规定,固伦公主(一般指皇后所生的女儿,但是有时候皇帝也会为了和亲需要,将皇后之外妃子所生的女儿加封为固伦公主)下嫁蒙古且居住在蒙古的,享受每年1000两俸银、30匹俸缎的待遇,居住在京城的,享受每年400两银子,300石米的待遇。

和硕公主(皇后之外的妃子所生的女儿,但是也存在皇帝将其余王爷的女儿加封为和硕公主进行政治联姻的现象)下嫁蒙古并且居住在蒙古的,享受每年400两银子和俸缎15匹的待遇,居住在京城的,享受每年300两银子,150石米的待遇。


而对于公主下嫁蒙古后所生的孩子,也是有特殊待遇的,这些公主的子孙后代,统称为“公主子孙台吉”,按照生母的级别,对这些子孙后代授衔,其中母亲是公主身份的,子孙授予一品职衔,母亲为郡主的,授予二品职衔,母亲为县主、郡君、县君的,授予三品职衔。

总而言之,不管是下嫁的公主,还是公主所生的孩子,清政府给他们的待遇,都是相当不错的,要知道清朝时期官员的俸禄都低得不行,这些下嫁的公主却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已经十分不错了。

可就是因为清政府的这些优渥的待遇,导致有些蒙古人想娶一个公主去获得这些特殊待遇,因此满清与蒙古的和亲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后来没有那么多公主和王侯将相的女儿去和亲了,只能把一些宫女也拉去凑数。


结语

表面上来看,清朝的这种和亲政策还是十分不错的,可是因为其对制度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了这些公主很多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虽然人是嫁过去了,但是别人看重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背后的利益,这对于当时的公主而言,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

清朝公主被嫁到蒙古后为什么不能生育?只因蒙古国的一个习俗
答:清朝时期公主下嫁蒙古,主要是为了满蒙之间贵族联姻的需要,但是在很多时候,出嫁的公主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无法生育这种情况,其实和当时的清朝礼仪制度,以及当时的满蒙之间的冲突有着很大的关系。有清一朝,清朝皇室为了保障皇室的威严,因此对于公主们的管理是相当死板、严格的,主要就是害怕公主出嫁之后,...

在古代两国交好都会用联姻来表示,为何公主下嫁蒙古大多都没有子嗣?
答:所以嫁到蒙古的公主们大多都没有后代。如果说没有后代,这一点是可以忍受的,那么对于嫁过去的公主来说,去蒙古和亲真正让人恐怖的地方并不是这个,只是因为蒙古有一个陋习,这个陋习挑战了她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不同于我国古代公主所接受的教育那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子...

大清一共有多少位下嫁的公主啊?他们的命运如何?
答:蓝齐儿是杜撰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位公主。不过,清朝下嫁给蒙古的公主确实不少。我能查到资料的有如下几位,都是康熙帝的女儿(包括养女):1.和硕公主。玄烨之第五女。其母为玄烨贵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

公主下嫁蒙古几乎无法生育,蒙古的什么习惯,导致了她们的不孕不育?
答:倒也不是蒙古的什么习惯,主要就是双方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再加上公主们又不习惯那边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自然很难生下来小宝宝。所以这件事也不能说是蒙古的过错,毕竟联姻,双方都有问题。中国的政治婚姻一直持续了很久,而在清朝更是普遍,都是皇室的公主下嫁到吐蕃蒙古等地方,就是为了安抚他们,...

爱新觉罗·承欢在历史上有原型吗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翻阅清史,我们不难发现,清朝的公主大多命运多舛,虽然说她们是金枝玉叶,被捧于掌心,但也仅限于出嫁之前,到了结婚的年纪,她们有的被嫁到了遥远的蒙古,有的被嫁给了王公大臣的子孙,但无论嫁给谁,都是皇帝出于政治目的所安排的,所以,公主的婚姻生活也许会衣食无忧,但却很难幸福。今天想和大家...

和亲公主嫁到蒙古为什么大都无法生育?
答:清朝时期为了加强与蒙古各族的联系,清朝的统治者便通过与蒙古联姻的手段来强化与蒙古的联盟。纵观清朝一朝一共下嫁了70多位公主到蒙古。但是这些公主大多都是去了蒙古草原之后都没有子嗣。除了一些水土不服的原因以外,可能包含了一些政治的原因。清朝没入关之前便与蒙古形成了联盟,但是为了加强这种联盟入关...

清朝哪个公主下嫁了蒙古?
答:舒妃的父亲永福,后过继给揆方二哥揆叙,揆叙的妻子耿氏是和硕柔嘉公主之女,和硕柔嘉公主就是《少年康熙》里冰月格格的原型。揆方和揆叙的大哥就是清朝著名诗人纳兰性德,一家子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5,愉妃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时入侍高宗藩邸,乾隆初为...

清朝公主和亲远嫁到蒙古后 古人为何没有能生下孩子
答:当时的昭君嫁给匈奴王单于,在单于死后,昭君嫁给了其儿子,儿子死后嫁给了孙子。这种陋习让从小受到汉人思想教育的昭君难以忍受,最终郁郁寡欢一生。这种用女性牺牲换取短暂和平稳定的政治手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清朝其实与蒙古早已有很大的羁绊了,可是依然会采用这种手法维持稳定。不过大多数清朝公主却很少生育...

蒙古有一个习俗,居然会让嫁过来的公主绝育!这是什么习俗?
答:每当一个公主来到蒙古,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清朝公主绝育,不仅如此,他们还规定公主在第一任可汗死后,还必须嫁给下一任可汗。清朝还是一个特别“真诚”的国家,以前的和亲大多用干女儿来代替真公主,而清朝就特别喜欢用真的公主和亲,这也让人觉得成为清朝的公主简直就是悲哀啊!蒙古族这样的习俗,真的...

敖汉公主,固伦敖汉公主是清朝第一位公主,13岁出嫁,为何最后结局却_百 ...
答:长公主也好公主也好,她们的女儿如何称呼主要取决于父亲,至少清朝是这样的。 汉朝诸侯王的女儿则称“翁主”,如果公主下嫁诸侯,那她的女儿也可如此称呼。至于清朝,史书有记载比较知名的三位公主之女分别是、固伦敖汉公主、和硕柔嘉公主的女儿和固伦荣宪公主的女儿。 这三位小姐的父亲,一个是朝臣,两个是蒙古郡王。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