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的《补孤山种梅叙》是怎样的作品

作者&投稿:赫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张岱撰写《西湖梦寻》时,明亡家破,财富被掠夺,藏书被焚毁,对杜甫诗句感颇深。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室,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宝必定极多,于是去挖。可是坟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端砚乃砚之珍品,那是林逋自用之物,那只玉簪呢? 

终生不娶的林逋到底有着怎样的往事,才让他在青年时就灰心于世途,归隐林泉,梅妻鹤子终老此生? 这又是何等的忠贞和坚守?

行为不需模仿,品格却值得继承。张岱《补孤山种梅叙》篇通过赞颂‘林和靖先生’,人品山重,姓氏与梅香,高度赞扬了坚守,为自身秉承张目。

盖闻地有高人,品格与山川并重;亭遗古迹,梅花与姓氏俱香。名流虽以代迁,胜事自须人补。’开头三句,与刘禹锡《陋室铭》可以想提并论,却独创新颖,更上一层。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篇中说: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仙与龙是虚幻,乃双比空辞,属于言对者,易为。张岱举人,举人品,暗合事在人为,乃事对者,比言对者高且难。随后名流虽以代迁,胜事自须人补。理殊趣合,乃反对者也,更为优。

人品山重,姓与梅香,胜事自须人补。此三句一出,立意高雅,赞颂了“林和靖先生”,第三句回味悠长,绕梁三日,警醒吾辈。

张岱《补孤山种梅叙》中,『民生法律热线:010-57-181-181』,佳对迭出。

在昔西泠逸老,高洁韵同秋水,孤清操比寒梅。赞林逋洁操如梅,韵行如水。

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 黑体八字乃咏梅千古精华。

瑶葩洒雪,乱飘冢上苔痕;玉树迷烟,恍坠林间鹤羽。巧颖,雪洒玉烟恍,睹梅思人。

岁寒三友,早连九里松篁;破蜡一只,远谢六桥桃李。破胜艳,臧否已在其中。

白石苍崖,拟筑草亭招放鹤; 浓山淡水,闲锄明月种梅花。补种孤山梅,效仿前人坚贞。

张岱《林和靖墓柱铭》: 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 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张岱一腔愤懑,无处宣泄。明末纨绔废石,无才补天,但绝不向强盗屈服,与奸佞合作,借山水花草咏真情,不失赤子之心。

扩展资料: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蝶庵、古剑老人(一作古剑陶庵老人)、渴旦庐等,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剑门(故其自称“蜀人”)。

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方面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方面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家养病,除了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虎溪称为“今之江淹”外,还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灼见。

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则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诗文;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后先是避兵灾于剡中,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开始潜心著述。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颇有向死而生之意;后约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九月与世长辞,享年约八十四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岱



~

无关风月却仙气爆棚的短句
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徐悲鸿 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张晓风《一一风荷举》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张岱《补孤山种梅叙》时光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

毛泽东写《卜算子。咏梅》的背景是什麽,描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资料,及原文写作背景和译文!
答:《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

蒲松龄的《婴宁》赏析
答:后来,他还以淄川方言撰写了《墙头记》、《慈悲曲》、《姑妇曲》、《磨难曲》等十四种通俗俚曲及《闹馆》等戏三出。其救世婆心显而易见。他在创作小说、诗文、俚曲、戏的同时还编撰了《日用俗字》、《农桑经》、《药祟书》等多种科普资料工具书。充分体现了他的为民思想。 笃重交游 蒲松龄在西铺期间,由于馆东...

朋友圈点赞最高的句子有哪些?
答:——张岱《补孤山种梅叙》 黄昏的月光为尘世披上一层朦胧的纱,梅花枝条嶙峋,稀疏的影子横斜在水面,愈发映衬得西湖清浅,若有若无的香气似在空气中浮动,好像不忍辜负黄昏月光。 4.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 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菜根谭》 自然界中...

墨梅 王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答: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如《伤亭户》《江南妇》《对景吟》《吴姬曲》《墨梅》《剑歌行次韵》等。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亦善画竹。求者踵至。画梅学杨无咎,花密枝繁,行草健劲,生意盎然,尤善于用胭脂作没骨体,别...

"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的全部是什么?作者何人?介 ...
答: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

古诗赏析
答: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望岳》杜甫翻译和赏析是什么?
答:清·张培仁《古欢堂集杂著》:余问聪山;老杜《望岳》诗“夫如何”、“青未了”六字,毕竟作何解?曰:子美一生,唯中年诸诗静练有神,晚则颓放。此乃少时有意造奇,非其至者。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少陵以前...

找古诗 一样找5首就够了 只写作者和古诗名 好的重赏
答:内容代表作思乡爱国亲情送别托物言志边塞叙事山水田园季节代表作春夏秋冬类别代表作地名动物数字颜色植物找多点,我说的是例如;思乡的古诗写5首,爱国的5首。以此类推。速度后天就要... 内容 代表作 思乡 爱国 亲情 送别 托物言志 边塞 叙事 山水田园 季节 代表作 春 夏 秋 冬类别 代表作 地名 动物 数字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