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安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内容如下:
曾子曰:“吾6日7三省8吾身:为人谋9而不忠10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1乎?传12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13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4,四十而不惑15,五十而知天命16,六十而耳顺17,七十而从心所欲18,不逾矩19。”《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20,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1,思而不学则殆22。”《为政》。
子曰:“贤哉,回23也!一箪24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25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26者27不如好28之者,好之者不如乐29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30,曲肱31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32而富且贵,于33我如浮云34。”《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5。择其善者36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37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8。”《子罕》。
子曰:“三军39可夺40帅也,匹夫41不可夺志也。”《子罕》。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论语的研究成果:

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它与《孝经》都是汉初学习者必读之书,是汉人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论语》,已亡佚殆尽,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的何晏《集解》,宋人邢昺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经义考》,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和吴检斋(承仕)《疏证》。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以下列举一部分:

1.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2.朱熹《论语集注》——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是论语注疏中的重中之重,非今人之注疏可比。

3.刘宝楠《论语正义》——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

4.程树德《论语集释》。

5.杨树达《论语疏证》。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学而》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 》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3] 》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2] 》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依然乐在其中。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约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属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原文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到知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操练和复习,这样的学

习不也让我感到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投到我孔门之

下),我不也感到快乐吗?人家不理解我,而我并不感到愤怒,不也是道德上有

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为别人考虑事情有没有不尽心

尽力呢?我跟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够诚实可信呢?老师传授的技能(教给我的知识)

我有没有反复练习(操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的时候独立做事,

四十岁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天意何在了(哪些事情不

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的时候就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七十岁的时候就能随

心所欲,而不会越过规矩(超过规范)。”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复习(温习)学过的知识(经历过的事情)而可以从中获

得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你如果只学习而(但)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

考但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定见。”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真是高尚啊,这个颜回啊!一箪(碗)米饭,一瓢水,住

在简陋的巷子里,别的贵族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是颜回也不改变他的

(好学的)乐趣。真是贤德啊,我的弟子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怎样学习的人,不如那些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

人又不如那些以学习为乐的人。”

第二种理解:“懂得仁义的人,不如那些喜爱仁义的人;喜爱仁义的人又不

如那些以施行仁义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而枕在胳膊上睡觉(弯着胳膊

当枕头睡觉),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富有的生活和

高贵的地位,这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不可靠,也不长久。”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翻译:孔子说:“多人同行,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里面。我可以选择

他好的方面跟着他学,看到他不好的方面我要对照自身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站在河流的上游)说:“逝去的(时间)就像这河流一

样(匆忙)啊,不(遗漏)放弃任何一个白天和黑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啊,但男子汉却不可以他的改变志向啊。”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最近发生的事情,那么仁德就在其中了啊。”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翻译是什么?
答:《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3、子曰:“君子喻...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译(新版)
答:《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2、曾子曰:“吾日...

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
答:《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

论语十二章的翻译及原文
答:高二论语12章翻译及原文如下:<论语》十二章(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答: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3...

高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答:高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_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
答: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如下: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质胜...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译(新版)是什么?
答: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 值的部分。(三)《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 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 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

论语12章是哪些内容?
答: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论语12章及翻译和原文
答:孔子的《论语》第十二章翻译:1、孔子说:“学习了又按时的去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过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真的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