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哪三位伟人去世? 1976年有哪三大伟人去世

作者&投稿:典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扩展资料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 分别在1976年1月8日,1976年7月6日和1976年9月9日去世。

1976年我国去世的三位伟人~

1976年我国去世的三位伟人是:
1、周恩来:
1月8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原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享年78岁。
2、朱德:
7月6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同志逝世,享年90岁。
3、毛泽东:
9月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享年83岁。

扩展资料:
1972年周恩来总理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表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鼓舞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大批党员、工人、学生、干部甚至士兵和农民,为了纪念他。
也为反对当时还当权的四人帮,举行自发的集会,被称为天安门事件,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抗议运动,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76年

1976年去世的三个伟人是: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
1、1976年的1月8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去世,终年78岁。
2、1976年的7月6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造者,中国中药国家领导人之一,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去世,终年90岁。
3、1976年的9月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造者,中国重要的国家领导人,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去世,终年83岁。

扩展资料:
1976年1月8日这一天,日历上写着农历十二月初八。本是每天早晨8点钟医疗组全体人员开交班会,医院里人们常称此为早会的时间,这一天7点40分大家已集合在小客厅里,主治医生吴阶平主持了交班会。
值夜班的医生护士详细地向大家报告了周总理夜间的病情、治疗、睡眠状况、醒来次数、有何不适以及大小便等情况。由于周总理病情已经进入最后关头,每个人都更加细心、紧张。因此除了早会,大家一天要碰头多次,只要发现一点新情况就随时讨论,提出治疗意见与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早会后,张佐良走进病室在心电示波仪旁看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异常变化,再到总理床边,见他仍安静地仰卧在床上,眼睛闭着,脸色灰暗,嘴唇有点青紫,呼吸轻而快,每分钟有30多次,脉搏虽然有90多次,但细弱无力。
张大夫觉得情况不太好,当即将情况报告了心脏病专家与麻醉科专家。他们决定通知所有专家到场,于是按下事先准备用于应对突发情况的电铃。铃声就是命令,主治医生吴阶平等所有医护人员迅速赶到了周总理的身边。
高振普一听这电铃,心想不好,赶紧返回去。这时大夫也都跑了过来,跑过来就赶紧看周恩来的心脏监护器,眼看着快速跳动的光波,由140一下就掉到了130,几乎就在一分钟之内,心跳直接掉落到了70以下。
谢荣教授来到周总理床旁,看到总理的病况,他立刻提出要做气管内插管,并要张佐良向总理报告,征得他的同意。他弯下身子,将嘴贴近总理右侧耳朵,提高嗓音说:总理,您的气管被黏稠的痰堵住了,阻碍呼吸,氧气进不去,很危险。
谢主任要求马上给您从鼻孔插一根橡皮管进去,把黏痰吸出来,再大量输入氧气,就好了,您同意吗,您如果同意,请您点点头,或者睁一下眼睛。张大夫说着话时,满屋子的人都屏息静气,凝神注视着周总理的反应。
谁也没有想到,周恩来真的被张大夫叫醒了,他不但是睁开了眼睛,还微微地点了一下头,表示同意。大家的心一下又腾升起来,只要总理心里明白,还有求生欲望,那一定能抢救过来!谢教授立即将早就拿在手里的橡皮管迅速准确地插进了周总理的右鼻孔,开动吸引器马达吸痰。
经过加压吸氧,体外心脏按摩后,仍看不到病情有所转机。大家刚腾升起来的希望又一点一点地破灭了专家们一个个双眉紧锁、神情紧张,看来真的到了药石不医、难以回天的生命终点了。张佐良一直握住周总理的右手。
周恩来的脉搏停止了跳动,慢慢地手臂的皮肤也变凉了心电图上画直线后,抢救工作又进行了10多分钟。至此,吴阶平看了下手表,同几位专家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宣布:抢救工作可以停止了,把那些东西都撤掉。
这包括了总理身上的输液管、各种引流管与排泄管、心电图电极板等设备,并嘱咐护士给总理脸上擦干净,整理好床铺,用新床单将总理全身覆盖起来,就这样周恩来总理在医院去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76年

同样是夺位,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口碑天差地别?
答:(二)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 钱俶 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

有关宋代赵普的详细资料
答: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去世,由遗孀佐幼主宗训即位。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要职。建隆元年。(960年)春,传契丹勾结北汉入寇。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而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按律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

适于朗诵的爱国主义诗歌或散文(三到五分钟)
答:1949年,一位伟人挥动着巨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五千年的阴霾; 1978年,一位巨人以超人的胆识,审时度势,将尘封的国门向世界洞开! 1997年,她迎来了紫荆花的清香, 1999年,她又增添了水莲花的芬芳! 走过世纪的风雨,万里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 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世界最高坡。 我们的共和国从没...

六年级导游作文
答: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公元976年, 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弦歌不断,现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名人辈出,如朱熹、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蔡锷等人,他们都是湖湘学者的重要代表人物,为湖湘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的故乡,还有一处美轮美奂的地方,那就是橘子...

六年级导游作文
答: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公元976年, 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弦歌不断,现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名人辈出,如朱熹、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蔡锷等人,他们都是湖湘学者的重要代表人物,为湖湘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的故乡,还有一处美轮美奂的地方,那就是橘子...

伟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答:天快亮时,赵光义急忙叫人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 天亮后,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这件事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 尽管世人对赵光义取得政权的方式心存疑虑,却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赵光义确实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为了弘扬传统...

找一下伟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答:天快亮时,赵光义急忙叫人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 天亮后,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这件事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 尽管世人对赵光义取得政权的方式心存疑虑,却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赵光义确实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为了弘扬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