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汉武帝时期,大侠郭解的故事 汉朝第一大侠郭解被追杀 郭解为什么刺杀汉武帝

作者&投稿:通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好!

  1. 郭解(音xiě,来源《辞海》),字翁伯,汉族,河内轵(今济源东南)人,汉善相人许负的外孙。其父亲因为行侠,汉武帝时被诛,西汉时期游侠。

  2. 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

  3. 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少望别人报答自己。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

  4.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以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5.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6.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却得不到别人的尊敬,这是我自己的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负荆请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7.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8.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9.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

  10. 当时大将军卫青替郭解向汉武帝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汉武帝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椽,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椽的头。从此杨家于郭家结了仇。

  11.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郭解个子矮,不喝酒,出门不乘马。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

  12. 郭解逃亡,把他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顺便要求他帮助出关。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官吏追逐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籍少公无奈自杀,口供断绝了。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

  13. 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他说:“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朝第一大侠郭解被追杀 郭解为什么刺杀汉武帝~

郭解才没有刺杀过汉武帝,因为郭解杀死仇家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而且郭解年轻时残忍狠毒,不法行为不计其数,等到年龄大了才开始检点自己。

郭解何曾刺杀过汉武帝。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
当时大将军卫青替郭解向汉武帝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汉武帝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椽,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椽的头,从此杨家于郭家结了仇。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郭解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取郭解的项上人头?
答:郭解的家庭背景非常奇怪,他的外祖父许负以善于看相闻名一时,而他的父亲因为好打不平,得罪了权贵,在汉文帝时被处死了。 这样“传奇”家族背景,让郭解小小年纪就名声在外(神算子的孙子,大侠的儿子)。郭解的形象与一般人心目中的大侠有所不同,他一点儿也不高大威猛,相反他身材非常矮小,他也不像梁山好汉那样动辄就...

郭解|教父唐(Don)一样的侠者
答:郭解越老越为人恭敬。不乘车去衙门。去别的郡国为人办事,能成的就利索的,不行的就协调,直到双方都接受,才敢去喝酒吃饭。这一点被人们特别看好,争着用他给自己办事。作为一个吸引眼球的侠客,经常有城里的少年或者近旁县里的豪杰去找他帮忙。有时夜里到他家能停十余辆车,都是去请郭解。汉武...

汉朝景逵求关于他的资料
答:隐藏在太原的郭解最终被官府擒获,而此时,一个轵县的儒生因为批评郭解而不合时宜地被郭解的门客杀掉并割去了舌头,继自己的父亲因为行侠而在汉文帝时被杀之后,一代大侠郭解最终被汉武帝下令灭族。 死因: 直接的罪名是: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

汉武帝为何跟这位无官无职的百姓死磕到底,非要杀之而后快?
答:郭杰并非出身豪门,甚至不是富豪。如果要追根溯源,只能说他是秦汉时期著名宰相徐消极的孙子。但到了郭杰那一代,它已经属于老百姓了。那么,这个身份的郭杰是如何骚扰汉武帝的呢?一切都始于公元前127年。这一年,汉武帝下令将全国各地的权贵们转移到其他地方。标准是家里有300万元。郭杰达不到这个标准,...

郭解是什么人?汉武帝为何会忌惮他?
答:郭解的外甥杀了杨家的人,杨家人当然不会放过郭解,这个时候郭解还没有想好怎么办,而郭解原来的同乡,竟然为了郭解将杨季主给杀了,这还不算完,杨季主的家人激愤之下想要上书告状,有人又在宫门口把杨家的告状人给杀了。后来汉武帝终于知道了这件事,对这件事非常震惊,于是派人将郭解和涉案人员都抓起来。郭解听到了...

史记游侠传(郭解)--司马迁(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四)
答:郭解,轵(ㄓˇ只)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1]。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2]。解为人,短小...[13]客:指郭解的门客。舍养:供养在自家房舍之中。 [14]徙:迁移。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按汉武帝建元...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 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

三大游侠之一,郭解做了什么事,使得整个家族被诛?
答: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他单独列了一个篇幅来记述当时的一些游侠,这里面的游侠有朱家,田中等人,其中最著名,而且人生起伏最大,结局最惨的就属郭解了。因为郭解最后因为自己的名气太大,反而得罪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最后使得整个家族都被杀死了。郭解是汉朝时期的一个普通人物,家里的经济条件还算一般,...

汉朝第一大侠郭解被追杀 郭解为什么刺杀汉武帝
答: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椽的头,从此杨家于郭家结了仇。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郭解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

汉武帝为何要杀“大侠郭解”?
答:汉武帝就是,重用了两个女奴的“私生子”,硬生生地将匈奴从“鼎盛”打到了“中衰”。可是一代大侠郭解,久负盛名,为何汉武帝宁愿杀了他,也不重用他去打匈奴呢?匈奴人擅长骑射,作战骁勇,按常理游侠擅长格斗,郭解作为当时的大侠,能够网罗的高手不在少数。可为什么...

汉武帝为何要诛杀侠魁郭解并灭其族?
答:汉武帝时期,著名游侠郭解的行径及其灭族的结局,可以很好地诠释游侠本身的问题与政府对待游侠的态度。 郭解,字翁伯,是积县(今河南济源)人。年少时即多劣行,以豪侠自居。西汉有“徙陵”制度,即把豪富迁徙到位于关中的各位皇帝陵寝周围居住,名义上使豪富享受“护陵”的政治名誉,实际上是强制他们离开原籍,使之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