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教育学概念是什么 教育学的概念是什么 教育学的发展是什么 急!谢谢!

作者&投稿:西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绪论
1,教育学概念: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3,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概括,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变幻莫测。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的物质方面的概括。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4,古希腊苏格拉底:美德是否可教。P8
5,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继承教育遗产,吸收当代外国有益的教学经验,阐明教育普遍规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特殊规律,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6,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教育的萌芽阶段。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英国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原则。
德国康德,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德国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法国卢梭《爱弥儿》:提出“自然教育”划分教育年龄阶段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教育》被标榜为“新教育”“现代教育”,西方出现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认知心理学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提倡发展性教学理论。
7,当代教育学状况:(1)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
(3)经过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加强对自身的反省,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8,教育学的学习:(1)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原理。(2)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原理背后的理论假设。(3)理论联合实际。(4)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9,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有: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10,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树立正确教育观,掌握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提高教学质量。(3)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建设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第一章
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起源观点:(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勒图尔诺、英国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P41
4,教育发展的历程:
(1) 原始教育。教育水平低;教育无阶级性;教育与原始宗教有密切联系。
(2) 古代教育。A奴隶社会的教育中。古代学校出现、教育阶级性出现、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B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和浓厚的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教学方法以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形成较系统的教学体系、积累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
C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目的是为培养资产阶级统治人才与给广大人民劳动人民一点知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得到不断调整、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民主化;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得到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教育科学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
5,现代教育的特征:国际性、公共性、终身性、生产性、未来性、科学性。P62
第二章
1,学校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A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基本教学设施。B符合法规、按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C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文体卫生器材。
2,现代学制首先出现在欧洲,提倡双轨学制。美国单轨学制。综合中学化成为现代中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趋势。
3,我国现代学制:1901年全国书院改为学堂,省城的改为大学,府的改为中学,州县的改为小学。1922年的“壬戌学制”规定中小学的六三三制。
4,我国幼儿教育3~6岁,初等教育6、7岁,中等教育初高中,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
5,学校与企业的区别特点:A设置目的不同:学校培养全方面人才,企业追求最大剩余价值。B手段不同: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企业必须拥有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资产。C与政府关系不同:国家用政府加强对学校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企业多通过市场进行调节。D产出不同:学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企业生产商品以追求利润为直接目的。
6,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2)教育必须与宗教分离。P73
7,学校文化概念: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生活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创的,对外具有个性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8,学校文化的形式: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
9,学校制度对学生有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有巨大影响。
10,学校组织特征:除了社会组织的一般特征(目的性、实体性、系统性、程序性)还有其独特性(垄断性、非自愿性、公益性)P83
11,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沟通。沟通的功能:(1)信息传递。这是沟通最直接的目的。(2)控制(3)激励(4)情感交流。 沟通障碍:主观方面(学识、个性、知觉选择性)客观方面(接受信息的条件与实际情况不对称)沟通渠道方面(沟通主要工具语言符号、技术等)
12,如何克服沟通障碍:(1)发送者与接受者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2)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文字(3)选择最佳沟通媒体(4)注意信息时效性(5)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13,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学校绩效。学校绩效分类:按性质(定性、定量)按形式(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直接评估和书面评估)按主体(上级、同级、自我、下级)按时间(日常评估、定期评估、不定期评估)按标准(绝对标准、相对标准)
14,学校管理基本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
15,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监督:(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使用制度(3)学校学籍管理制度。P95
16,我国课程计划的编制实行统一性、确定性、多样性、灵活性结合。
17,教科书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法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是学校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具有法定约束力。
18,中小学学生成绩分:学业成绩、操行成绩、体育成绩。
19,公办教师的管理调配由县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教师职务设有: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20,教师职务逐步实行聘任制,每一任期一般为三年,可以选聘。
21,学校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工作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影响(2)学校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发展(3)学校与社会、家庭联系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发展。
22,家庭是影响少儿发展最初、最重要的因素。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类型:独裁型、保护性、和平共处型、合作性。
23,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和措施,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健康人格教育(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保护子女身心健康、增强体质。
24,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配合:(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一般性指导,针对性指导,分类指导,个别指导)(配合方法: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配合(A学校支持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B学校应积极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指导,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要求,向家长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动员学校人力物力为校外教学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C学校利用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来对学生施加影响,D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1,造成儿童人性差异性的主要观点:(1)遗传决定论。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中国古代性善性恶论(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董仲舒韩愈性分上中下三等)
(3) 环境决定论。洛克的教育万能论、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否定了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3)辐合论,又称二因素论。德国施太伦“合并原则”。美国吴伟士,儿童发展就其发生学意义而言,遗传制约性大于环境因素力量,随着儿童机体的成熟,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2,当代儿童发展观。瑞士皮亚杰:儿童发展是以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儿童活动才是其发展的根本原因,突出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美国杜威:提倡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指出对儿童生活环境改造控制使其适应儿童发展。
3,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基本内容:(1)儿童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活动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4,儿童的个体发展概念: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成熟和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生理心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5,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包括生理成熟和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6,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科学性怎么做:(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体发展(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7,如何尊重发挥儿童主体性: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2)教育活动中,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选择(3)教育中鼓励学生的创造性。P123
第四章
1,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专业化为什么?为确保教育素质的提高,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完善机会。
3,科恩豪瑟提出专业的四条标准:(1)具备知识才能的专门力量(2)充分的自治(3)运强烈的职业道德(4)运用专门才能的责任感与影响力。
4,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有极大意义。(1)从社会和政府角度上应确保教师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从教育与行政角度看,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机会和学习提高的机会。(3)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认同。
5,中小学教师素质要求:(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A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把它运用于实践B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C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D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3)职业道德素养。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岗位上无私奉献B热爱学生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6,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7,教师资格证分类: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8,教师资格条件:中国公民、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9,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任教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审查,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10,教师资格证申请材料:教师资格认定表、身份证明、学历证书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指定医院的体格检查证明、户籍所在地 工作单位 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 有无犯罪记录等证明材料。
11,教师资格证丧失的话,由县级以上人们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12,高等学校职务设置: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3,普通中小学以及幼儿园职务设置: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为高级职务,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为中级职务。
14,如何推进教师任用制度改革:(1)拓宽教师来源,利用人才市场,面向社会公平聘选教师(2)加大职改力度,实行评聘分离
15,教师聘任制度按照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划分的形式: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16,教师培训含义: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相对于职前教育而言,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内容:(1)帮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2)了解教育科研的新成果,充实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技能。
17,中小学教师培训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
18,中小学教师培训类别: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
19,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20,教师考核的含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教师考核由教师所在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组织进行。P152
21,教师考核内容:(1)政治思想(政治态度、职业道德)(2)业务水平(3)工作态度(4)工作成绩
22,教师考核原则:客观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第五章
1,教育目的概念: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教育目的标志着真正教育活动的开始。
3,教育目标: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是每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
4,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往往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教育工作总方向等。
5,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教育目的主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6,教育目的论:(1)神学的教育目的论。捷克夸美纽斯(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以社会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应依据个人本性和个体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卢梭、福禄倍尔(4)教育无目的论。美国杜威P159
7,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主观依据:A人们的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价值取向影响B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2)客观依据:A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B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实际和规律C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8,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9,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2)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教育是人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10,我国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培养的人才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或社会主义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2,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如何落实我国教育目的:(1)特别注意人才的几个素质: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2)处理几方面关系:A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学校教育要做到“两个全面”:全面发展、面向全体B德智体美诸育间的关系。诸育均有相对独立性,现实和真正的教育应是一体的。(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第六章
1,德育的概念: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2,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方面:(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具体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具体落实要注意:A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定B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回归统一。
3,德育的核心任务: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P184
4,德育内容包括:(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的基础是教学生学会做人(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和法纪观念、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5,智力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智慧能力,它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各种知识的综合,可理解为一种系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综合心理能力。
6,美国帕金斯:智力=自然或天赋能力+策略+知识
7,智育的意义(必要性和功能):(1)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开发是有意识的可以加速智力发展B学校智育将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结合起来
(2)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A从社会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B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C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
8,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传授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P199
9,体育概念: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基本特征:教育性、技能性、娱乐性。体育课教材的比重,小学16%-20%,中学则是20%-30%
10,体育功能:(1)健体功能(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
11,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12,美育概念:德国席勒《美育书简》,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 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13,现代美育的核心: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
14,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P209
15,美育功能:(1)美育的直接功能-育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美育的间接功能-育德,促智、健体功能(3)“超美育功能”
16,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第七章
1,什么是课程:(1)课程是知识(2)课程是经验(3)课程是活动P220
2,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3)分科与综合
(4)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
3,课程近代化的标准之一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相对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出现和成熟。
4,课程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P236
5,课程的具体结构以 单元 的形式最适宜,每个单元包括: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6,制定评价标准要注意:评价标准要突出重点;评价标准要有一定弹性
7,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2)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3)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
8,课程设计的方法或模式: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9,美国泰勒(教育评价之父)课程设计模式:(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A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B解决了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学校教育目标是否与社会价值观一致;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依据学习心理学达到。(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准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
10,选择学习经验的5条原则:(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行为而获得满足感(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在学生力所能及范围内(4)有许多特定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产生几种结果。
11,评价程序的四个步骤:(1)确立评价目标(2)确定评价情境(3)设计评价手段(4)利用评价结果
第八章
1,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凭借教学活动实现。
2,教学的任务:(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3)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3,教学活动本质观:(1)教学活动本质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师生间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师生交往过程。
4,我国叶澜最早在国内提出“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
5,教学活动就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1)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认识的对象和方式都是间接的。(3)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教师的领导作用发挥时要注意: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领导方式多样化(4)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6,教学模式类别:(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典型的进程为: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和评价(3)折衷于两者间的教学模式。P261
7,教学原则概念: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表明教学原则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
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1)直观性原则。教师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2)启发性原则。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4)巩固性原则。教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5)量力性原则。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讲究教学艺术(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知识的教学;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挥学生能力;联系实际要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总结收获(8)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9,前苏联赞科夫教学原则:(1)高难度原则(2)高速度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所有学生包

古今中外教育学概念是什么只要笼统的说~

绪论
1,教育学概念: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3,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概括,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变幻莫测.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的物质方面的概括.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4,古希腊苏格拉底:美德是否可教.P8
5,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继承教育遗产,吸收当代外国有益的教学经验,阐明教育普遍规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特殊规律,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6,教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教育的萌芽阶段.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英国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 教育学独立的条件   主要有:历史上前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的奠定;   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2. 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主要有: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
独立的标志性著作
  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2]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1632)。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必备考点】教育的概念
答:那么,教育是什么呢?这是教育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问题。在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教育的概念这一考点也要求考生掌握教育的日常用法、教育的词源、教育的定义等内容,为了方便考生备考,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网的我整理了一份关于教育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教育的概念是什么?有人知道吗?
答:热爱教育事业,这是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师范生今天的学习和明天工作的动力的源泉。它不仅可以激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主动性、责任感,而且使我们产生对教育工作的执着兴趣和深厚的感情,自觉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毕生的精力献给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

什么叫教育???
答:在具体分析教育的系统结构前,有必要对“教育”这一概念作一界定。不然,我们就分不清楚在此讨论的“教育”究竟指的是什么。即就“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的规定性作出明晰的说明。对象不确定,研究也无从进行。 然而,这绝不是一件易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教育是什么作过回答:有的...

现代教育学名词解释1
答: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或提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准备生...

教师考试教育学教育概论:教育的含义与本质
答:”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均是教育之故。”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在中外教育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子思说:“修道之谓教。”教育家荀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教育学的《学记》对其解释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

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答:(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

自考教育学科目:中外教育简史课程简介?
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三、课程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原则要注意古为今用、以史鉴今。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注意运用已学习过的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中外教育...

教育是什么?
答:(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

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常考考点:教育的本质
答:第二,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第三,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的结果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的方向,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对于教育一词,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学曾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概括起来...

什么是国学教育
答:马一浮将国学定义为“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六经之学”。正如马先生所说,“六艺之教固是中国至高特殊之文化。”除了学理内涵的恰切之外,最关键的是,以此定义国学,不仅可以激浊扬清,厘清打着“国学”旗号,糟粕混杂之术士杂学;而且在教育领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