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详情

作者&投稿:始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相传东晋时期,浙江上虞有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名叫祝家庄。祝家庄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祝英台长到15岁的时候,就一心想到外地的私塾里去读书。于是,她就假扮成男子,丫环扮作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

在赶路的途中,祝英台和丫环二人感觉有些累了,就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里来歇脚。他们互相问候,祝英台才知道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

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两个人在亭子里结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随后几个人便高高兴兴地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拜见了老师。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很是高兴,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

一开始,老师和同学一直也没有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份。可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早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说破了真相,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秘密,师娘答应了,并对这个聪明的女孩子更加细心关照了。而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也都来对师娘讲。

时间飞逝,一晃3年过去了。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说她和梁山伯同学3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祝英台将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一定要亲自送她。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情,又不好意思直说,就只好打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

他们二人走到河边,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

前面来到一条河,河里游着一对鹅,公鹅就在前面游,母鹅后面叫哥哥。

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祝英台只好无奈地继续往前走。途中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爱情的歌,但是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祝英台开玩笑说:“你真是一只呆头鹅!”

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妆女,梁兄啊,

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你不是女红妆啊!”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

梁山伯本来就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

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江边,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梁山伯望着江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来越远,渐渐地看不见了。

等祝英台千里迢迢回到家里,父亲的病早就好了,他让祝英台换成女孩子的装束,不让她再外出读书了。这时,恰巧有一家姓马的大财主来求亲,父亲就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的儿子。

祝英台知道后,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她对父亲说自己已爱上了梁山伯,并且托了师娘做媒。可是父亲反对说:“从来儿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女孩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像什么话?”不由分说,硬要祝英台嫁给马家的公子。

梁山伯自从那天送别祝英台后,回到学馆,继续用心读书,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师娘拿着玉扇坠儿来,说明祝英台托她提亲的事,梁山伯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她说的九妹就是祝英台自己!梁山伯立刻向老师请了假,赶到祝家去和祝英台会面。

梁山伯来到英台家里,看见祝英台完全恢复了女子打扮,显得更加美丽可爱。他说出师娘为他们提亲的事,哪知祝英台一听这话就大哭起来,她说:“梁兄啊,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我父亲已经硬逼把我许配给马家了!”

梁山伯一听,俩人就抱头痛哭起来,他们互相发誓,无论谁也不能破坏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情,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

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祝员外怒气冲天地跑上楼来,把梁山伯赶出家门,将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

梁山伯回到家里,因为想念祝英台,茶不思饭不想,很快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离开了人间。临终之前,他告诉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

很快,马家迎亲的日子就到了,花轿抬到了祝家的门口,吹吹打打好热闹。可是祝英台却哭哭啼啼,怎么也不愿意上轿。在她父亲的命令之下,硬把祝英台推进轿子抬走了。

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哭拜亡灵,结果因过度悲伤,痛心而死。祝英台去世后,就葬在梁山伯的墓地东侧。

人们无不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真挚爱情所感动,就将他们的故事口口相传。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传说,当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的时候,霎时间,天地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没过多久,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飞向了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化而成的。

“梁祝”的传说已经耳熟能详,不仅版本很多,而且流传到国外。五代十国至宋代时期,唐代著名诗人浙江余杭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的人辑入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

到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目前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的传奇故事。可见,梁祝文化早已走向世界,历史久远。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000多年,可谓是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自古以来,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我国汉族民间传说。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是怎样的情节?~

西晋时,汝南郡南30公里梁庄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祝庄,庄上祝员外家有一女儿叫祝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祝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为弟兄,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红罗山学校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祝英台和同学们一块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祝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祝九弟象女人一样”。祝英台顿时满脸飞红。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床中间立了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祝九弟是个女的。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祝英台说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说与山伯,山伯答应了。来到祝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妹出来献茶。英台换上女儿服装端着茶走了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祝九弟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约终身。北马庄有一秀才马文才,姥娘家是祝庄的,祝员外有心为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亲,就托马文才的姥娘说媒,许英台于马家,英台无奈,违心应允。山伯如约前来议婚,英台泪告已晚。山伯气得当场吐血,归家后一病身亡。家人遵嘱将其埋在马乡官路的西沿,碑刻梁、祝姓名,黑红两色。马文才迎娶朱英台,花轿至马乡村后,突起旋风挡路,祝英台下轿哭祭山伯,墓忽然裂开,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从墓中飞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故事介绍:
相传,在中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
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

扩展资料
主要特征:
梁祝的传说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民间文学中积极向上的部分。诸城的梁祝传说之所以久传不衰,多具魅力,其原因不仅因为梁祝是诸城人,更因为它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心声。
重要价值: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祝英台女扮男装并且主动向梁山伯示爱的故事情结,能更深一步地体会古代社会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 渴望美好爱情的个人情感。梁祝的爱情悲剧,使人们认真思考包办婚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体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千百年来,这种力量一直鼓舞着人们向一切为了私利而破坏世间的美好的顽固邪恶势力作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山伯祝英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
答:这是一个悲剧,反映出我国古代婚姻封建的思想严重,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顾各自的儿女情长。女子的地位一般都很卑微的,西厢记,还有孔雀东南飞讲的都是,男女主人公敢于反抗的进步思想,和对爱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现实社会的残酷,并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明更多的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是怎样的情节?
答:梁山伯悲痛欲绝,回家后因病去世。7. 家人按照梁山伯的遗愿,将他安葬在马乡官路的西沿,并在墓碑上刻上他们的名字。祝英台在马文才的婚礼上,因梁山伯的坟墓裂开,她跳入墓中,随后墓碑合拢。8. 自此,祝英台与梁山伯化为一对蝴蝶,翩翩起舞在天地间,他们的凄美爱情故事流传千古。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字数为50个字?
答: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为了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祝英台女扮男装来到书院里读书结识了同龄的梁山伯,两人朝夕相处产生了感情。又因为祝英台和马文才有婚约,而祝英台并不喜欢马文采,而是深爱着梁山伯。而马文才却喜欢祝英台,对祝英台穷追不舍,还处处针对梁山伯,迫害梁山伯。梁...

梁山伯和祝英台当年怎样谈恋爱的?
答:强娶英台,把山伯打伤,然后不治身亡,英台结婚那天,走到他坟前,突然刮起大风,然后坟墓打开,英台就跳进去了,最后化成蝴蝶。我最喜欢的就是《梁祝》还有歌曲《化蝶》所有版本我都看过,歌曲不同乐器演奏的也听过,我羡慕他们对爱情的忠贞。讨厌马文才,如果不是他,他们会有个美好结局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答:梁山伯因失意而病倒,告诉家人自己死后要葬在通往祝家的路边。祝英台在婚礼当天逃至梁山伯的坟前,悲痛欲绝,最终因悲伤过度去世。她被葬在梁山伯墓旁,传说中两人化作了蝴蝶,飞向天空。梁祝的故事千古流传,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远播海外。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是...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这是一个口头传承的传说故事,叙述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结识同窗梁山伯,最终却无法结下姻缘的爱情悲剧。在2003年将梁祝传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是怎样的??
答: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答: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还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答:梁山伯在爱情的驱使下,终于考取了功名,被任命为贸城县令。他到任后,忙于政务,无法立即处理私人事务。他想要娶祝英台,但又找不到充分的理由。梁山伯终因忧郁成疾,不幸病逝。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的死讯,悲痛欲绝。在父母的哀求和催婚的压力下,她答应了马家的婚事。梁山伯的亲友将他葬在贸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文章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