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技巧有哪些? 逻辑推理题有什么答题技巧吗?

作者&投稿:房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谓逻辑推理技巧,就是如何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把话说得更准确、更清楚的一种技巧。逻辑推理技巧在口语表达中应用十分广泛,有的人说话所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就是因为他掌握和运用了一定的逻辑推理技巧。

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真实反映现实的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这两种基本性质。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亦即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那一对象或那一类对象的总和,即通常所说的概念的适用范围。如“劳动”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人们使用生产工具以改变自然物质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外延是:指工业劳动、农业劳动、服务性劳动及家庭劳动等一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给事物下个科学的定义,这个定义应是严谨的、无懈可击的,否则观点站不住脚,容易被对方反驳。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是有两条腿的动物。”有人指着一只鸡反问:“这是人吗?”苏格拉底发现给人下的定义有问题,又补充说:“人是有两条腿而无羽毛的动物。”那人又反驳道:“这么说来,拔去羽毛的鸡就是人了。”苏格拉底再也无法回答。正是由于苏格拉底给人下的定义不科学,因而才遭到了别人的反驳而无言以对。“人是有两条腿的动物”定义过宽;“人是有两条腿而无羽毛的动物”,没有揭示出“人”的本质属性。反驳的人正是抓住这一点,进行了驳斥。

(2)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时要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外延方面考虑,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四种:

第一,全同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的关系。如“北京”和“中国首都”。

第二,交叉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内涵不同,而外延有部分重合的关系。如“青年”和“企业家”这两个概念就有交叉,有些青年是企业家,有些不是;也有些企业家是青年,有些企业家不是青年。

第三,从属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在两个概念中,一个概念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的关系。其中外延宽的那个概念叫属概念,外延窄的那个概念叫种概念。在说话中,属概念和种概念一般不能并列使用,否则就犯了逻辑错误。例如:我们这次展销会,不仅接待国内和本市的用户,还欢迎世界各地贸易界人士光临。这里,“国内的用户”和“本市的用户”是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造成了语意重迭、含混不清。

第四,并列关系。这种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的关系。如“发光物体”与“不发光物体”,“商品”和“非商品”,“马”和“非马”等。

(3)由一个概念上升到另一个概念,程度要适当。要对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扣大帽子,不能无限上纲。如有一位青年工人搞技术革新,将一台钻孔机拆坏了。车间主任批评他:“你这是破坏集体财产、破坏社会主义建设。”这种批评就不是实事求是的,让人无法接受。

(4)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如某厂有一位团员迟到了几次,有人提出批评说:“团员违反劳动纪律,这个共青团支部还能称为先进青年的组织吗?”这便是以偏概全,显然不符合逻辑,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运用判断必须真实恰当。

具体来说,运用判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用事和理来检验判断的真假。客观实际是检验判断真实和虚假的标准。真实的判断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虚假的判断就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例如:

1967年在一次政治局碰头会上,张春桥认为上海的形势一派大好,并天花乱坠地进行介绍。李先念反驳道:“你那个大好形势我看不到,我只晓得上海的存粮只够吃7天了。搞到最后,大家一起饿饭。”谷牧拿出了一系列统计数字,补充指出:“上海有一半的工厂停工,铁路半瘫痪,港口堵塞,这样乱下去,上海这个工业中心就要垮了!”

康生隔着会议桌,用多疑的目光盯着谷牧:“你说的都没有夸大吗?”

谷牧一句话就把康生挡了回去:“你是要我缩小吗?”

既是事实,无需夸大,也无法缩小。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张春桥的判断是虚假的。

(2)防止判断自相矛盾。判断或是肯定,或是否定,都是不变的。不能前面肯定,后面否定,否则就是“自相矛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对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要发明一种万能溶解剂——它能溶解一切物质。”爱迪生回答说:“那么,你打算把它放在什么容器里呢?”爱迪生抓住了对方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万能溶解剂能溶解一切物质,它当然能溶解掉装它的容器,那么这种溶解剂又何处安身呢?

推理必须合乎逻辑。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人们说话,不能老是堆积概念,也不能老是简单地判断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尤其是演讲或辩论之类的系统讲话,需要把一些有某种关系的判断联系起来,以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这就离不开推理了。

推理有正面推理和反面推理两种方法。正面推理包括:

①演绎推理。这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首先提出一个正确的观点作为大前提,然后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要论证的问题作为小前提,再通过引申发挥,使两者充分地统一起来,得出结论,使论点成立。

②归纳推理。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从特殊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完全归纳推理是由一类对象的每个分子都具有某种属性而推知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对象的部分分子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对象的全体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③类比推理。这种推理就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或者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而推论出它们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间接推理形式。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虽然是或然性的,但它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相同点用已知的事物来说明未知的事物,所以能起到启发联想和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种逻辑技巧,类比推理在说话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反面推理包括:

①反证法。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相反的论题是正确的,从而推翻对方论题的一种逻辑论证方法,叫反证法。反之亦然。

②归谬法。按照逻辑规律,任何推理,必须有正确的前提,才能推出正确的结论。而“归谬法”却违反“前提必须正确”这一规律,故意假设对手的错误观点是正确的,并以此假设为前提,一步一步进行推论,引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使对手的论点不攻自破,达到驳斥对手的目的。



一、 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

逻辑推理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学会“同中求异”的思考习惯:将相同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将相同的事物区别开来。同时还必须学会“异中求同”的思考习惯: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在某个方面的相同之处,将不同的事物归纳起来。

二、 发挥想象在逻辑推理中的作用。

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发挥想象,首先必须丰富自己的想象素材,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知识基础越坚实,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其次要经常对知识进行形象加工,形成正确的表象。知识只是构成想象的基础,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想象力越丰富。关键是是否有对知识进行形象加工,形成正确表象的习惯。再者,应该丰富自己的语言。想象依赖于语言,依赖于对形成新的表象的描述。因此,语言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想象力的发展。有意识地积累词汇,多阅读文学作品,多炼多写,学会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事件,才能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三、 丰富有关思维的理论知识。

其实,推理有着概括程度、逻辑性以及自觉性程度上的差异,同时又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形式上的区别。而且推理能力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中学生应该多了解一些思维发展的理论知识,有意识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在校中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类推理能力存在着不平衡性。如归纳推理的成绩,初一学生能正确使用率已超过60%;演绎推理的成绩要到初三年级才开始接近60%的正确率。根据这样的规律,中学生要学会自觉地用理论作指导,促进自己的各种逻辑能力平衡地发展。

四、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研究揭示,不良的心境会影响逻辑推理的速度和准确程度。失控的狂欢、暴怒与痛哭,持续的忧郁、烦恼与恐惧,都会对推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中学生平时应该学会用意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使自己保持平静、轻松的情绪和心境,提高自己逻辑推理的水平和质量

逻辑推理妙招,父母可以在家教孩子了



逻辑学中推理的方法有哪几种?~

《逻辑判断推理规则大全》本视频简单的介绍一下前面发的图片,有一个笔误,0 写成了个1 ,找出来的评论里说一下!

改错17个,阅读14个,逻辑10个,共41个。 GMAT是申请进入北美商学院的必要条件,一个好的GMAT分数无疑就是一块强有力的敲门砖。一般来讲,对于TOP20(排名前20名)的商学院,有700分就差不多了。 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缩写,中文名称为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科学入学考试的简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都采用GMAT考试成绩来评估申请入学者是否适合于在商业、经济和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决定是否录取。 GMAT考试的综合推理部分衡量您对不同来源、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评估的能力。分析性写作 (AWA) 是要考核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表达观点能力。 GMAT 考试的定量推理部分,将会考核您根据基础定量推理技巧以分析数据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GMAT考试的文本逻辑推理部分使用多项选择题的方式,衡量你在阅读和理解书面材料,审视推理论据,以及改正书面材料使其符合标准书面英语规范的能力。

求侦探推理技巧
答:侦探推理技巧 ※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死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 溺死:口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着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

在学习逻辑推理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在学习逻辑推理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逻辑推理的原则和技巧。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1.理解基本概念:在开始学习逻辑推理之前,确保你对基本的逻辑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如命题、论证、前提、结论等。这些概念是逻辑推理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2.注意语言表达:逻辑推理...

日常简单的推理技巧有什么?
答:逆向思考。如怎样把世界颠倒过来?逆向思考---只要把随便一样东西倒过来,那么作为它的参照物,世界就颠倒了。

行测大礼包—(判断推理部分解题技巧)
答:(五)逻辑推理解题技巧 1 、逻辑推理部分中反对关系的应用 [c1] 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如命题“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命题“所有同学都不及格”即为反对关系,同理,“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张三不及格”也为反对关系。 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的实质为两命题不能...

数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答:验证规律:找到可能的规律后,要用后面的项进行验证,确保规律的准确性。练习和经验积累:数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和熟练运用。多做类似题目,积累解题经验,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保持耐心和冷静:解决数列推理题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观察,不要因为一时找不到规律就放弃,有时候答案...

推理方法有哪些
答:推理方法有多种。一、推理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这些方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二、详细解释:逻辑推理:这是一种基于已知事实和逻辑规则进行推理的方法。它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分析,推导出新的信息。逻辑推理可以是直接...

行测考试中,判推的逻辑推理真的好难,要怎么学习呢?
答:首先,对于基础概念,方法要做系统把握。很多考生在做专项教材或者专项试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正确率还不错,但是一到了整套的模拟卷子,反而就不是很理想。这就说明了,考生对于概念和方法与题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能够做到拿到一道题目迅速反应这是哪个概念哪个推理公式,从而快速运用哪个方法。所以这...

推理方法有哪些?
答:换位法推理是改变判断主项、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换位法的规则是:第一,判断的质不变,肯定判断仍为肯定判断,否定判断仍为否定判断;第二,原判断中不周延的项在新判断中不能变为周延的。除了O判断,A、E、I判断都可以换位。A、E、I判断换位的逻辑形式如下:SAP→PIS,...

使推理更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答:以下是使推理更有效的一些方法:1. 加强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多阅读各种材料、书籍、新闻和文章,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推导能力,加强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和理解。2. 学习逻辑学和哲学:逻辑学和哲学是推理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逻辑学和哲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辩证思维...

在判断推理过程中有什么技巧?
答:判断推理共有四种考察题型,分别是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本文整理的是判断推理解题技巧——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掌握国考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对考生在判断推理部分答题帮助非常大;一、矛盾法 矛盾关系是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考点,这需要考生应该了解每种命题的矛盾关系及矛盾定义。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