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产生的心理学因素有哪些? 鬼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作者&投稿:答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们把生活中种种不可思议的灵异之事,统统归之于鬼。有关闹鬼、撞鬼之事不绝于耳,即使在科学昌明发达的今天,鬼们依然可以登堂入室,人们似乎乐于编出鬼话、鬼事、鬼影来吓唬自己,于是鬼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独特的文化心理。《北京科技报》通过对科学家和心理学的专访,对五大“鬼问题”进行解析。 1.鬼的形象和观念从何而来? 心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心理咨询社督导王文忠指出:产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原始人和婴幼儿,由于个体能力的限制和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对一些神奇现象进行拟人化理解。 心理学硕士、高级心理咨询师,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首席咨询师,知名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向程指出:“鬼”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最原始的心理需要。如果人类没有恐惧,人类将不必群居,在静僻的山村的夜晚,绘声绘色地讲出一个鬼的故事,大家会因恐惧和刺激紧紧地抱在一起,这会营造出一个相互关切、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群体氛围。原始部落借助于防御“鬼神”而万众一心。对鬼的恐惧实际上起到了强化“人际关系链接”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鬼的恐惧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鬼”不过是一个象征,代表死亡以及可能引起死亡的威胁力量;对“鬼”的恐惧实际上象征了对死亡以及与死亡有关的某种威胁人类生存的力量的恐惧。 2.鬼的谣言为什么会传播得这么快?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哲学博士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史博士田松指出:人们寻求鬼刺激、对鬼言论产生兴趣并且乐于去传播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鬼代表着人类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层面上的一些东西,自己认识不清的这些东西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永恒的“诱惑”。 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何明华指出:很多人不敢去面对心里的鬼,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否定。或者通过传播这种言论来实现自己对鬼的恐惧的回避。对鬼,还有的人感到恐惧后,把自己的恐惧告诉别人,看见别人也恐惧,自己的恐惧也就减弱了。 3.人类为何要编个鬼来吓自己? 王文忠:死后的世界是一片孤寂的黑暗?死了之后跟这个花花世界再也没有关系了?太悲哀的了。人们相信有鬼,有神,是一种补偿。人们编个鬼,并不一定只起吓唬人的作用,有时也能给人带来安慰,甚至带来某种稳定感和幸福感。 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蔡晨瑞指出:编鬼故事和传播的人实际上心里也有一个类似的鬼,表达出来之后可以降低自己的恐怖程度。人们把自己心里的鬼投射在外面作为一个鬼故事或作为一个鬼形象,让自己觉得这是故事,是传说,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自己,防御自己不被吓着,保护自己内心的心理防御机制。 4.有时人类为何渴望见鬼? 王文忠:人们在安全(或缺乏刺激)的环境下喜欢猎奇,在险恶的环境下喜欢平凡;这种现象,表明这些人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社会里。 蔡晨瑞:这是一种对自己进行“行为脱敏”的行为。“简单地打个比方来说,我们闻一种香味,如果天天闻这种香味就变得闻不到了。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有一种恐惧,我们在外界环境中不停地接触这种恐惧,久而久之,就变得不怕了。所以这种追求鬼刺激的行为,都可以看成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脱敏的训练。 5.鬼和灵魂之间有哪些异同? 王文忠:灵魂可灭,那么灵魂就成了精神的同意词;灵魂不灭,而且这个不灭的灵魂还要与其他活着的人发生关系,影响活着的人的生活,那么灵魂就成了鬼(办坏事)或神(做好事)。 6.信鬼和信神有什么区别? 蔡晨瑞:信鬼和信神都是寻找一种寄托,我们内心都是有恐惧、空虚感的,当我们找到一个外在的寄托的时候,那么自己可能就觉得安全了。 田松:信神和信鬼的人也有一些不同。有一些高级的佛教徒或大宗教的信徒,是只信神不信鬼的,他们反对迷信,认为自己只跟上帝打交道。相反是一些小教派、或邪教信鬼。欧洲曾经多次出现基督教徒焚烧女巫的情况,当然很多是冤案,但是原因大多是他们认为巫师相信自己能通过法术跟鬼进行交流。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啊,怎么解释鬼打墙?(走着走着,明知此处该有路却看不见.)~

首先看你认为鬼是什么,其次说见到鬼的人也请思考一下,你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看到,别人看不到?什么原理?等等! 鬼是怎样产生的呢? 人死后的精神溢出? 那么人死后的精神溢出 有没有交流所必须的意识呢? 鬼产生的心理学因素有哪些? 是人们希望死后仍有"剩余的存在" 另一种形式的满足"永生的愿望"? 世界各地最早关于鬼的记述, 涌现在人类的观点来解释是不是会觉得: 古人的想法比较单纯呢? 如果说"鬼"是人死后的精神残留...那么尝试着解释一下... 人死后,大脑死亡,意识中断,身体终将与自然融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意志,继续传承! 有可能游离出一组具有生前记忆的数据包!数据包没有主动与世界交流所必须的"意识"! 但是可能被相同脑电波的人类所接收,读取,甚至被占据! 因此,接收到同"频率"数据包的人就误以为那就是自己前生的记忆! 其实是你的思想已经被更适合你这个身体的灵魂占据了! 人的大脑是一部终端,漂浮在世间的亡者之魂,都有可能被接收,读取,这便是,"见鬼""通灵"!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大量压制自身"数据库"就有可能导致"着魔""中邪"就是被"占据"! - - - - - - - - - - - 鬼打墙其实是人自身意识混乱的结果,缺乏正确判断力,有时也是无能为力! 就好比"迷路"难道一定要"冠以"鬼神之名才能解释的通吗?

我不是心理医生,但我也可以讲讲吧?啊,真的可以啊?我讲啦:

这个世界上肯定有鬼,但是你为什么会怕呢?
说实话,我也有时候会怕,但是,心里面有一个信念就不怕了。

我的信念就是:“和鬼做朋友”,你看不见他,就和他打打招呼吧。

你怕鬼,是因为你怕鬼来伤害你,只要你心里把鬼当成你的朋友,就不怕了,有时候你可以对你旁边的空气说说心里话啊什么的,不要怕。他们其实很好相处的。

心理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哪些
答: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两个方面。心理过程是由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当一个人在接触外界时,通过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如颜色、...

人的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答:人的心理产生的因素包括:1. 生物学角度: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人的心理活动源自大脑中神经元的电化学信号传递与处理过程。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是探索心理现象的关键研究领域。2. 心理学角度: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由思维、感知、记忆、情感等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学实验和调查...

试述心理学中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生物遗传因素 在心理学领域,遗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首先,遗传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对个体的人格特征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其次,遗传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因人格特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后,人格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潜力和变化的方向。二、社会文化...

青年心理学的因素产生
答:4、其他因素包括来自家庭的因素,如婚恋的成功与否、家庭是否有幸福感、亲友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子女的教育和对子女的期望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等等。此外,组织中领导与员工角色冲突、工作过量、工作气氛差、工作条件封闭、对组织决策的参与度高低,也是影响枯竭的重要组织因素。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产生...

促使认知心理学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1、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历来是研究方法论的争议焦点。尽管今天基本上已经确立科学是以实证为主要检验手段的思想,但这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才确立的。而在心理学内部,认知心理学的体系完全是基于科学实证的方法确立的,与相对的心理动力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其他流派相比有着明显的...

心理问题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心理问题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学因素:个体的遗传基因和生物化学特征可能对心理问题的发生起到影响。例如,家族遗传史和脑化学的变化可能与某些心理障碍有关。2. 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学校...

医学心理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1.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心理学的出现是医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伴随新的、更完善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应运而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存在有多种原因,早期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重视了...

试述心理学中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生物遗传因素 总结以往研究,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第三,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改变。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

心理成长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几个可能对自我成长产生影响的因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可以塑造个人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和情感。家庭中的教育方式、父母对个人的期望和亲子关系等因素,都可能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

心理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原因?
答:心理问题的产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遗传因素:某些心理问题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例如家族中有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患上相同或类似的心理问题。生物学因素:脑化学物质的不平衡、神经系统的异常、遗传突变等生物学因素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童年经历:早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