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见义勇为成为一种信仰 初二作文 有关反面见义勇为的作文600初二

作者&投稿:占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见义勇为成为一种信仰
  “这两口大锅可以做1000个人的抓饭,这两个储水罐可以储1吨水,用上3天没问题……”前不久,在和田市残疾人工贸发展中心汽车修理厂,董事长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高兴地向我们展示他设计并制作的“移动厨房拖车”。
  “这是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专门为抗震救灾设计的。”工厂里跟着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一起做拖车的工人艾尼瓦尔•库尔班解释说。
  自从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地震,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在灾区给群众做了两个星期的抓饭回来以后,他就冥思苦想,开始设计制作“移动厨房拖车”。
  从第一次救人、帮人起,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似乎便保持着一种时刻准备的姿态,因此,他才能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冲上去,救人于危难。
  去年10月13日,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作为第五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站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这让所有认识阿不力孜•买买提尼亚孜的人都感到意外,但又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意外的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寡言少语,甚至有些腼腆的人会走上全国道德模范的领奖台;觉得理所当然,是因为了解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的人都知道,他已经把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信念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里,渗透在了行动中,变成了生命中最崇高的信仰。
  24年里他救了60多个人
  这个并不强壮,身患残疾,平时连5公斤重物都提不动的男人,却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救出一条条生命。“我也不知道咋回事,一到救人时,浑身都是力气!”面对记者的提问,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的回答质朴而简单。
  第一次救人是在1991年5月,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17岁,在一片火海中,他从浓烟滚滚的中巴车上救出了11个人,自己却全身80%被烧伤,险些丧命。
  “浴火重生”后,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对生命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世上什么最重要?生命。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用心中的善良和爱心点亮他人,照亮自己。从此,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与爱心一路结伴而行,24年里,他一共救了60多个人。
  2001年6月的一天傍晚,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开车行至315国道民丰段,前方一辆摩托车一头撞上翻斗车,骑摩托车男子颈部被锋利的钢板割开,鲜血喷涌而出。翻斗车司机报了案,说要等交警处理,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火了:“再等人就没命了!”他将伤者送到医院,不巧停电,他又买来手电筒,举着照明。一小时后,医生为伤者缝合完伤口。
  2009年6月,塔中沙漠公路,一辆旅游大巴翻下路基,13名日本游客被困,他顶着40℃的高温,先救人,后拖车。临别时,全体游客向他深深鞠躬致敬。
  2010年5月,在和田县朗如乡,他救出3名车祸伤者,未留下姓名就匆匆离开。
  2013年3月,河南省新郑市孟庄镇农民孟民仓与3个同伴开一辆轿车从河南前往若羌县,途经315国道青海段950公里处时,车不慎翻下路基,栽进湖泊。正巧被路过此处的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一行6人遇见,在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的带领下大家跳进冰冷刺骨的湖水中,连扛带背,将两名伤者救上岸来……
  见义勇为背后是榜样的力量
  一次次的奋不顾身,一次次的义无反顾,千钧一发之际,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父亲那熟悉的身影。
  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的父亲是在杜瓦煤矿工作了30年的老技术员,曾4次在井下救人,因公致残。
  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8岁那年,父亲下井救人时,被突然塌方的煤块砸中,小腿粉碎性骨折。
  还有一次,父亲下井救人时,左手被砸伤,血肉模糊。经过治疗后,三根手指落下残疾。
  年轻的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曾经问父亲,为什么非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救人。父亲说,救一个人就是救一家子人啊。
  周围工友邻居谁家有困难了,父亲二话不说就去帮,发了工资父亲首先想到的是接济他人,父亲的一言一行,在年少的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随着时光的流逝生长开花,最终升腾为一种不灭的信仰。
  1991年5月,当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第一次救人被严重烧伤,昏迷了3天后醒来时,父亲对他说了3个字:“好样的!”
  就是这3个字,让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每每回想起来,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追赶“雷锋”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说他啥都不图。不过,每当听到有人喊他“雷锋”,他就像大热天喝了杯冰爽酸甜的“格瓦斯”,浑身舒坦。
  这些年来,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做慈善到底花了多少钱、帮助过多少人,他不记得了。他只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毫不犹豫……
  2001年,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用贷款和全家人的积蓄开办了和田市残疾人工贸发展中心,招收了80名工人,一半是残疾人、一半是下岗工人;
  2011年,他又办汽车修理厂,20名工人绝大部分还是残疾人、下岗工人。
  2013年,他带着5000个和田月饼,10000个馕,232箱矿泉水,只身一人开车,千里迢迢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送去温暖。
  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地震,他独自一人赶到灾区,亲自为灾区的群众做了两个星期的抓饭。
  同年2月,于田县阿羌乡发生7.3级地震,他听到消息后,拿出10万元钱,两天时间制作一万多个馕,买了500多箱矿泉水、50件榨菜和其他生活用品,送往灾区。
  2015年7月3日,皮山县发生地震,还在乌鲁木齐治病的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听到消息后立刻赶回和田,亲自为灾区群众送上救灾物资……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至2015年,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为社会捐出的物资和钱款就超过300万元。他还倾其所有资助困难群众,仅救助的孤儿就有60多名。2012年,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被授予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称号;2013年,荣获自治区第三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2015年,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被授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如今,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的慈善轨迹照样拓展着,他的汽车修理厂在地区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又扩大了规模,如今有100多名下岗职工、残疾人在他的公司就业,他用心经营,希望随着公司规模的继续扩大帮助更多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就业,赚更多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助人为乐的跑道上,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始终保持冲刺的姿态,他停不下来,也不想停下来……

让家风成为一种信仰 作文800字~

“邢台地震,伯父赶到现场。跟大伙儿讲话时,他发现自己是顺风、而成百上千的群众都顶风站着听他讲话,于是,马上调转了方向,他迎着风讲话,这样群众就顺风了。警卫不解,总理说,和大家比我们就几个人,顶一下风也没关系了。”周秉德的回忆处处都闪现着周总理镌刻在心中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她说,伯父将这枚像章传给她,意义非凡,就是要她继续传承“为人民服务”的家风。
  周总理将“为人民服务”像章作为留给后代的家风传承载体,体现的不仅是他对后代的殷殷期望,我们更能从中读懂他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伟大情怀。
  其实,中国人对家风的讲究由来已久,许多著作中都有迹可循。《文言》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鲁迅在遗嘱中也留有对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家风”不唯中国所独有,国外许多显赫的家族亦有关于家风的记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被誉为“国际金融之父”的梅耶在教育后代时始终强调家族的团结和荣耀,罗氏家族的家训中说:“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正是对家风的严格传承,才保证了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一次成功就等于一个人做事的认真、仔细。只要有了这些优点,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那是一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想出门去寻找成功的感觉。  
  我走在小区里的小径上,走着走着想:今天,我去邻居家看看,有什么事要去帮忙吧!想着我便走开了。  
  我在路上走,忽然,我看见一个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锁。我若无其事地上了六楼,往后一望,邻居家没人耶!  
  我离开了现场,在家中立刻拨打了110。  
  不一会儿,我的心快跳出胸膛的时候,警察叔叔便飞快地赶到现场,把那个恶人绳之以法,我这才放下了心。  
  我知道这次我成功了!我虽然担惊受怕,但我保护了邻居家的财产,帮助警察抓到了坏人。众人的夸奖使我一下子变成了英雄似的,这种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