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冲击式压路机施工具体工艺? 哪位大神能指教啊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是什么?

作者&投稿:秦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冲击压路机施工工艺——错轮碾压法

冲击压路机是工程机械新兴的基础压实设备,其夯实力大、夯实能力强、压实影响深度大及施工效率高等特点,收到广大施工队伍的欢迎,近几年使用越来越多。人们根据其施工特点总结出一系列冲击压路机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法。

冲击压路机

这里,我们通过国内冲击压路机品牌生产厂家下属冲击压路机租赁公司多年的生产及施工经验,手把手给路友们讲一下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施工的错轮碾压法以及采用错轮碾压法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错轮碾压法又称错轮回转法,是指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冲击碾压施工时,为避免压实点不均匀或出现漏压,要求冲击压路机的两个冲击碾压轮在行进时轮迹交错不重叠。这一点与振动压路机在碾压时碾压轮迹应相互重叠0.2~0.3m不同。

冲击压路机施工

错轮碾压法是冲击压路机品牌生产厂家下属冲击压路机租赁公司结合冲击压路机产品结构及施工技术特点,在以及长期大量的施工应用总结而出的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施工方法,合理且有效。

冲击压路机外形示意图

参考三边形双轮冲击压路机外形图纸,我们可以看到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轮的单个宽度为0.9m,双轮外边缘的总宽度为2.96m,两轮隙宽度为1.16m,那么,问题来了,冲击压路机采用错轮碾压的方式,轮迹之间不重叠,横向会各留有0.13m的空隙未能搭接对压实会不会有影响?

冲击碾压原理示意图

答案自然是没影响。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带有“夯”的一定特性,夯实力大,巨大的冲击力产生类似穿透力极强的地震波向地基下深层辐射传递扩散,0.13m的空隙表层下面的压实效果相互交叉重叠。同时,冲击压路机在纵向遵循错峰碾压规则碾压以及增加多遍数碾压时,也会对于其他部分补充压实,这在工程施工中已得到大量验证。

错轮碾压法示意图

冲击压路机错轮行驶两次为一遍,其冲击碾压宽度计4m。每遍的第二次冲击碾压,0.9m宽的冲击碾压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冲击力以一定夹角向基础下层理论间隙0.13m处辐射式传递。即满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

冲击压路机施工

错轮碾压法是冲击压路机施工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但它仅仅是在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施工在横向排列上应当遵循的规则。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施工在纵向排列上遵循的错峰碾压的规则,我们在相关文章另行介绍。

冲击压路机施工

冲击压路机采用错轮回转法进行冲击碾压施工时,可选择以道路中心线为对称轴从一侧向另一侧行进,并遵循先中间后两边的碾压原则,同时,靠近边侧的位置可适当增加冲击碾压遍数及排列密度,以加强压实效果。



修路工程一般选用哪种型号的冲击压路机,求高手指教??~

冲击压路机所使用的冲击压实技术是一种用非圆形、大功率、连续滚动冲击压实路面、路基的技术,它于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Aubrey
Berrange公司提出,但成为一种成熟的可供实用的非圆滚动冲击压实机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向全球推广
一般32kj及以上更大型号的冲击压路机,主要用于机场、大坝等设计工艺要求较高的工况;而25kj及30kj这两款型号的冲击压路机,则主要用于公路、铁路等工况的原地基冲击压实、高填方压实、补强夯实作业。

自上世纪90年代冲击压路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在道路、机场、大坝以及填海等众多工程领域发挥出无可取代的作用,其主要产地分布于河南,陕西等地区,其中以河南省郑州市的产销量最为密集,以中航设备和宇通重工(郑州哈威)两大生产厂家为核心,以多地市多个经销商为辐射的销售网络占据了国内冲击压路机70%的市场份额。冲击式压路机是继光轮压路机和震动压路机之后出现的新型压路机,他凭借巨大的冲击能量和较高的行驶速度可获得深层压实效果和极高的压实效率,在公路,铁路路基和机场处理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在路基成型后,为了提高其整体稳定性。采用SD30三边形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压实,其工作原理可视为轻型强夯,这种压实方法吸取了普通压路机和强夯机械的优点,把强夯作用力变成为连续滚动式的冲击。如图:

冲击碾压施工原理
冲击式压路机的压实轮在滚动过程中,距轮轴中心最远点着地时,是在压实轮组件的整体重心举升产生重力势能,牵引机械使压实轮按一定速度转动具有瞬时功能。转化为距轮心最近处着地时的动能冲击地面,在压实轮下的局部面积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冲击土体,结合滚压,揉压的综合作用,使土颗之间发生位移,变形和剪切,从而使土体层随着冲击波的传播得到压实。


压实机的运转规律
一 、确定冲击压实遍数:
根据实测轮迹可知,压实轮每转动一圈前进6.3M,产生3个0.7m+0.8m的矩形轮迹,双轮外援总宽2.7m。压实地一遍时,前后轮痕迹中心点纵向排距L=3a=2.1m。压第二遍时,右轮痕迹插入第一遍轮迹之间,形成纵向排距L=1.25a=0.875m。以此类推,路基顶面压实12m,理论上压实机械需行驶约3.5圈方可全断面压实一遍,实际试验时,安排冲击压路机行驶5圈为一遍。在冲击压实前原始状态下,先对路基各项基本物理指标检测一次。以后每压实8遍分别进行一次检测,每个试验段共压实30遍,检测6次,从而可以看出结果。

施工示意图
二 检验结果表明:冲击压实前采用普通压实方法施工后,成型路基的压实度较低,0.6m深度以上范围实测点的压实度K=90%到93%之间。深度以下范围是测点的压实度k<84%,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冲击压实后,在1.0m深度以内压实度随压实遍数增加而显著增大。深度越浅,压实度增长幅度越大,1.0m—5.0m深度压实度随压实遍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压实24遍以后,1.0米深度以内压实度达到96%以上。说明冲击压实有效加固深度为1.0m,压实影响深度为5.0m。补强压实24遍以后,在1.0m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路基压实度没有明显增长,说明冲击补强压实对图纸路堑采用20遍是合适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压实遍数的增加,路基压沉量有不断增大的规律,压实前8遍的压沉量增长幅度较大,8遍后路基沉降量增长幅度减少并渐趋稳定值。冲击压路机的压实效果以沉降量和压实度两项指标来反映,分别在冲压前和冲压后进行检测,其中,沉降量检测时每10-20米取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取4-8个点,以中线对称布置。压实度的检测深度应位于表层20厘米深度以下,检测密度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三 采用冲击压实的效果:提高路基压实度:当路基上部压实度偏低时,经过冲击压实足够遍数后,在一定深度的压实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压实影响深度随冲击遍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提高了路基整体强度:路基的回弹模量,与弯沉试验结果表明,除部分地段受积水影响外,大部分试验段冲击压实后回弹模量增大,弯沉值减小,说明补强压实后路基整体强度及承载力提高,弯沉变形得到改善。减小了路基工后沉降:通过试验表明,在冲击压实有效影响深度范围内,路基的压缩性和孔隙率随压实遍数的增大而减小,累计压沉缝随压实遍数增大而增大,有效的减小了路基的工后沉降量。
各种冲击碾压路线

查明了路基土局部软弱区:1:冲击压实技术在对路基补强压实的同时,又具有查明跑水软弱分布位置的作用。在本次试验中,压实至16和24遍时均发现了局部跑水软弱区,压实40遍后仍呈现明显的橡皮土隆起现象,在开挖换填处理后达到了规范要求。2:在对填土路堤冲击压实时,发现个别已行车1-2个月的路基出现了局部鼓包翻浆,经开挖显示为下卧湿软夹层所至,说明通过冲击压实可以有效的检查路基填筑的均匀性。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会发现采用冲击式压路机施工,能有效的减少公路路基完工后的总沉降量,大大改善因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病害,挺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对暴露地基或路基内部的缺陷、消除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该技术在地基压实强度、影响深度方面比常规碾压设备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不仅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而且能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