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20,30,40,50,60,70,80~90,100岁分别叫什么?

作者&投稿:驷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

在古代2O岁、3O岁、40岁、50岁、60岁、7O岁、的年龄称谓是什么?_百度...
答:古代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的年龄称谓分别是:弱冠、而立、不惑、艾、花甲、古稀。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

孔子有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它的完整的是什么_百...
答: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

古人对年龄的说法
答:15、20岁(女)——桃李年华 16、24岁(女)——花蓓(信)年华 17、出嫁——标梅之年 18、30岁(女)——半老徐娘 19、30岁(男)——而立之年 20、40岁(男)——不惑之年 21、50岁——知命之年、半百。22、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23、70岁——古稀、杖国...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称为什么
答: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

古代20岁称为什么?
答:古代男子20岁称为弱冠,女子20岁则称为桃李年华。一、弱冠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赐以字。男子完成...

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
答: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 岁 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知命之年:男子50 岁 花甲之年:男子60 岁 古稀之年:男子70 岁 喜寿:男子77岁 耄耋之年:8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 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有关年龄的别称~~~
答:襁褓,不满周岁;垂髫:指幼年;豆蔻:女子十三、四岁;束发,男子十五岁以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九十耄耋;一百岁期颐。 89十读maodie 仅对楼上上的进行补充 楼上的做法就觉得不对了吧 复制人家的啊!·!·20-弱冠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 60-顺耳(花甲)70-古稀80、90-耄耋...

表示年龄的词语,如:不惑之年(40岁)
答: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

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是几岁?
答:弱冠是20岁,而立是30岁,不惑是40岁,知天命是50岁。除此之外,还有艾,花甲,但它们不是具体年龄的代表,是古代针对男子什么样的年龄,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而特定的一个分段。在古代的时候,形容一个人的年龄,有很多的称谓,比如襁褓婴儿,孩提时代,弱冠之年,知天命,不惑之年,花甲之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