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有房契和地契的? 房子又是什么时候可以买卖的?(请标明提供答案的书籍)谢谢! 买卖房子需要房契地契吗

作者&投稿:卞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自阶级社会形成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土地国有制,也叫王有制,这就是说,全国土地都归国王一人所有。《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国土地只能由国王来分封、赏赐、授予或收回。当然,在这样的制度下,私人是没有土地的所有权的,更不能把土地当作商品来买卖。
《礼记。王制》所谓“田里不鬻”,就是这种古老的规定。查商代甲骨文中,绝无土地买卖的记载,那么到什么时候国家取消这种禁令而土地可以买卖了呢?这件事,有人认为发生在西周,有人说是在春秋,有人提出在战国,还有人说是在秦代。
  主张西周中叶已经出现土地买卖的学者,主要根据是1957年在陕西歧山县出土的一批西周铜器的铭文。其中《卫釐》的铭文说:(周懿王)三年三月,矩伯向裘卫取了价值贝80朋的瑾璋,答应给裘卫土地10田;矩伯后又取了赤琥两件以及其他物品,共计价贝20朋,于是矩伯答应再给裘卫土地3 田。裘卫把这事报告给几个执政大臣,这些大臣就命令主管官把矩伯的田授给裘卫。《五年卫鼎》记述了周懿王五年,裘卫和邦君厉交易土地的事;《九年卫鼎》载周懿王九年,裘卫又以车马用器和矩伯的一块林地相交易。此外,西周恭王时的铜器《格伯簋》,也记格伯以良马四匹,换取了倗生的土地30田。这里的关键是,上列铜器铭文中的“贮”字的意义。主张西周已有土地买卖的学者认为,这个“贮”当读作“贾”,引申为买卖、价钱。这样,《五年卫鼎》中的“汝贮田不?”“贮田五田”,《格伯簋》中的“贮三十田”,自然都是买卖田地了。但不少学者不同意这种解法,他们有的认为应读作“予”,意即给予;有的认为应读作“偿”,意即偿还,有的认为应读作“租”,意即租借。这样,上列铜器铭文所记的事,都成了土地与物品的互相兑换。
  而且,在互相交换时,必须经过执政大臣的批准,主管部门的监督执行,这当然不能说是买卖行为。
  到了春秋时期,有没有土地买卖的迹象呢?晋国的魏绛曾经向晋悼公建议:边疆的戎狄少数民族“贵货易土”,即重视财货,轻视土地,因而“土可贾焉”(《左传。襄公四年》)。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据此认为,这“一语已露出了土地买卖的端倪,西周以来,‘田里不鬻”的格局被冲破了决口“。但不少学者仍然认为,这是中原国家用财货去向边疆戎狄部落换取土地,并非民间的土地买卖。直到战国初年,晋国的赵襄子在中牟县选拔了两个平民出任中大夫之官,于是当地农民都想攀登仕途,纷纷”弃其田耘,卖宅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由此可知,当时的住宅及周围的菜圃可”卖“,但耕种的大田还只能”弃“而不能卖的。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战国中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从政策法令上规定了民间土地可以买卖。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王玉哲编著的《中国上古史纲》都持此说。他们的主要论据,就是汉代董仲舒说的:“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卖买”(见《汉书。食货志》)。但是近来又有一些学者提出,董仲舒的这个说法和《战国策》、《史记》中论述的商鞅“劝民耕农”的改革措施不合,它与商鞅抑制商业的主张是相矛盾的。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大部分是战国晚年秦国的法律文书,而且数量相当多。如果商鞅有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这批《秦简》中一定会有所反映,但现在却根本找不到这一方面的规定或事例。再则,从现存的战国后期的历史资料来看,土地买卖的现象仍然是凤毛麟角,十分罕见。战国晚年的荀卿在论述当时农田情况时还指出:“百亩一守,事业穷,无所移之也”(《荀子。王霸篇》)。由此推定,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的说法,乃是一种误传。有的学者提出,真正允许土地在民间买卖,应该是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 年),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徐广语)。“黔首”是秦代对广大人民的称呼。所谓“自实田”,即废除历来由国家给人民“授田”的制度。秦始皇又表彰乌氏倮、寡妇清等大财主,汉代崔实作《政论》,并说他“尊奖并兼之人”(《通典。食货典》引)。这样,土地的买卖兼并自然就盛行起来。据说战国晚期,赵国的赵括曾用赵王所赐的金帛,“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是赵国贵族买进土地的个别情况。到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人民便可以自由买卖土地了。

请问古代房契和地契有什么区别~

在当时就是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所有权证

只是现在土地是国家的,我们拥有的是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

房产证和土地证都可以去房管局办理遗失重领的,房管局是有备案的,不是谁捡了谁就能卖的,你以为捡了人民币谁都能用啊?

男子意外翻出71年前的古董房契!这古董房契的价值如何?
答:河南一名中年男子,在他爷爷去世后,为爷爷整理遗物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惊诧不已。他竟然翻出了一张房契,。一说到房契,大家肯定会心中了然,绝对不是现在的。因为我们现在不叫房契,而叫房产证。这个房契的落款日期是1951年,也就是说,距离如今已经有70多年的时间了。房契上清楚地写着:...

民国地契有效吗
答:民国地契——或者说是“房契”,说它无效他就无效,说它有效它也有效。比如:你一直住在这块地上,它就有效!拆迁的时候会据此给你增加补偿款项——但别太贪心。太贪心了的话国家一旦按照既有法律彻底不承认,那你就哭去吧!由于时代原因,城市里有些房屋产权不明(建国后为解决进城干部住房问题,曾...

为什么龙氏后人清晖园地契
答:龙启明,清晖园园主龙廷槐的第三代传人,也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飞虎队”成员之一。近日,88岁的龙启明携同龙氏后人20余人齐聚顺德。他们从世界各地赶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龙启明的儿子龙文侃透露,捐赠房契、地契等与清晖园相关的历史文物,是龙家人在2005年参加顺德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时...

民国时的房契还有法律效力吗
答:法律分析:民国时期立的地契没有法律效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旧的社会制度下的土地关系,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被取缔,不能再作为现在的土地权属的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第三十条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此...

男子整理遗物发现71年前古董房契有北京四合院!这四合院现在属于谁...
答:现在我们租房子一般都会有房产证,就算是农村的房子,现在也有产权证明可以自由的买卖,所以第七就是一个房子的价值,有地契就等于有钱才有财产,但是河南一个男子整理爷爷的遗物时,竟然从家里翻出了一张71年前的古董房契,而且还是北京的四合院,如果这张地契还能够换回房子,那可是价值上亿的财富,这...

解放前最早的房契有没有收藏价值?
答:当然有,它具有一定的收藏与文化价值,对研究当时的土地制度与农村历史有科学价值。现在收藏市场有人专门收藏地契房契。解放前的邮票从集邮的角度看有收藏价值。从投资的角度看你要准确把握。有些解放前的邮票很便宜,几元前而已,且升值空间不大。

老房契还有法律效力吗
答:该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可见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土地改革完成后,所有的土地契约就随之废止。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因此,解放后颁发的私有土地证或者地契现均已失效,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请教一下各位,清朝到民国时期的房契 地契有收藏价值吗,很多都快被虫...
答:有,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想要保存主要有三点。一,防老化,放在碳酸氢镁或碳酸氢钙溶液中浸润,然后晾干。这样做,可以纸中的酸,并防止以后再发生酸反应。二,防虫。文章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书架、墙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缝;2、温度应该经常保持在6—20度,湿度应该经常保持在50%——60%之间;3...

地契的解释
答:地契的解释[title deed for land;owning contract] 买卖 土地的双 方所 立的 契约 详细解释 买卖土地时所立的契约。 刘白 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 :“我把地契一归总交给政府,说我离不开 火龙沟 了。” 陈其通 《万水千山》 第三幕第二场:“开完公审大会,就开仓、分粮、烧地契!” ...

现代买房程序繁琐,古代房屋如何买卖?
答:而有了“地契”,你就可以合法地买卖房产。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中间商来赚差价的话,买卖双方可以自行签订买卖契约,然后到官府盖章留底。如果有第三者的话,就要把第三者带上。官府在签订契约的时候,会把买卖双方的人名,买卖的房屋,买卖的原因和结果都一一记述清楚。这些字据要让当事人双方签字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