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名称的由来?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名字的来历?

作者&投稿:夫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金庸原名查良镛,当年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小说之约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成为“金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金庸先生也用过其他的笔名,例如用姚馥兰写影话,用林欢这笔名写影话也写电影剧本,在读者中间也曾留下印象。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6]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10月30日,在中国香港逝世,享年94岁。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
分别代表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9年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名字由来是什么?~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名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这四个字在佛家里面代表着芸芸众生。天龙八部这部小说也算是金庸的代表作品,里面讲述了萧峰虚竹段誉三兄弟他们这一生的经历,萧峰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从小他的母亲就在一次意外事件当中身亡,他的父亲怀着愧疚之心跳下了山崖,萧峰被丐帮帮主抚养成人,当年的事情完全是一场误会,慕容家族的人是幕后的指使者,是当年的带头大哥。

萧峰身上流着辽国人的血却在宋朝长大。宋国和辽国是势如水火的两个国家,连年的战争也让两国的人们饱受战乱之苦,萧峰就在辽国和宋国之间夹缝中生存,在他没有知道真相之前他还以为自己是宋朝人为宋朝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但是在知道真相之后他打破了自己的理想世界,血淋淋的事实就摆在他的面前,最终他还是离开了宋朝,去忘了自己曾经的故乡。他在这里并没有找到家的感觉,他身上虽然留着辽国人的血,但是她的心仍然在它生长的地方。
萧峰最后还是离开了辽国,回到了宋国的怀抱。宋国人把它当作辽国人,辽国人把它当作宋国人,萧峰就在这种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的世界当中生存发展。没有一个真正的地方是能够让她停靠自己孤独的船只,他就生活在这种无限的纠结当中,最终为了自己人生的信仰了,为了两国的和平,他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离开了这个没有任何值得眷恋的世界。
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一直贯穿于整部小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隔阂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内容,百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此名源于佛典,为善道八部众生。
书中三位男主角皆有佛缘。乔峰虽杀人如割草,但保境安民,救
天下苍生于水火,此非菩萨不能为也。段誉幼熟经书,宅心仁厚,
爱民如妻,正是一代佛君。虚竹更是身源少室,自幼出家,虽破
戒出寺,但此为前生旧业,非是本心。何况修身悟道本有八万四
千法门,也并非出家不可。旧人以书中主角释八部众生。此法极
难。吾强为诸家试之。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即帝释天)。
且天人死前有五哀,乔峰正是哀莫大于心死。呜呼!默哀三刻!
段誉出身龙脉,当为八部之“龙”。(顺便一提,八部众之“迦
楼罗”以毒龙为食,而死前因毒聚过多,痛苦之极,当为番僧鸠摩
智。此人屡次行凶于段誉,结局时全身功散,形如废人,报应报应!
不过此后一心向善,终成一代护法神鹰,实为佛门幸事!段誉曾
服莽牯,真是好大毒龙)虚竹不才,应为“夜叉”。“夜叉”者,
捉鬼之神,实鬼王也。虚竹接掌灵鹫,振臂天山,以宅心神技统领
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魔,使之弃恶从善,歼敌保国。善哉虚竹子!
“乾达婆”为香神及帝释乐神,当为女子。但书中精音律者唯阿碧
矣。此女性情虽为上上,无奈身居配角,位为侍妾,难于八部同列。
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只是与阿碧异曲同工,难登上堂。“乾达婆”
梵语为“变幻莫测”之意,阿朱精于易容仿声,人所难辨。且为乔
峰(帝释天)爱侣,当居于此位(不然乔爷必忿)。“阿修罗”乃
世代魔界帝王,总爱与佛辩论。佛说四谛,其曰五谛;佛言四众,
其曰五众。且喜擅动刀兵,与天人争地,害得苍生涂炭,十足一个
慕容博!“紧那罗”为独角神,历代被少林尊为“护法棍仙”,至
今寺内尚存紧那罗殿。故此位当属少林僧,应为方丈玄慈。大师虽
犯淫戒,但护寺有功。前时率诸雄雁门狙寇(蒙骗作孽遭辱),后
日于危难之际,慷慨成仁,挽得宝刹千年净誉,当追认护法禅师。
“摩呼罗迦”为大蟒神。且赐位游坦之。此君际遇之惨,容貌之丑,
性情之怪,武功之毒,皆令人思之蛇蟒。且其纳冰蚕之精粹(冰蚕
毙蟒之举,直如闲庭饮酒,令人思来神醉,吾窃尊之为蟒神),直
堪与段誉龙蛇争霸,并称当世双毒。

武侠的名字
答:可以说,寻常作品中的人名也是普通的,而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其名字是让读者过目不忘的,中国古典小说历来注重人名的考究,象《红楼梦》中的元、迎、探、惜四姐妹,象袭人,湘云等名字,都为人津津乐道,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能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也能增添作品的意境。金庸小说人物众多,各呈异色,其名字也是丰富多彩,看是...

小说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哪里?
答: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1〕(《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2〕(李善注《文选》三十一引《新论》)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

金庸的小说有哪些?
答: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

庸写过多少部武侠小说
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狐外传》(1960—1961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1966年)《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鼎记》(1969—1972年...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有多少部被翻译成外文了?
答: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

金庸的武侠小说哪一部最好看最经典?
答:最像散文的是《白马啸西风》,虽只看过一遍,却一直记得李文秀(好像是这个名字)的忧伤。 最恐怖和故事情节最突兀的是《连城诀》,当年看这部书的时候,怎么都觉得中间像是掉了一大段似的,前后变化太快。不过砌死人墙的情节却让我的朋友一直没看完这部书,而且把其归为了恐怖小说。 最没想象力的是《越女剑》,这部...

金庸的各部小说分别都由几本书组成?(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的)
答: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

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小说重点是放在主人公的经历的一些事上。金庸的小说里的主人公,一般都会经历一些奇遇,从一个资质平平的小人物。成为一代大侠。简单的说,金庸喜欢写英雄的成长史。(只有萧峰是个例外,萧峰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挂似的人物存在)第三,武打动作的描写,古龙写的武打动作,一般不提使用的是什么招式的名称...

令狐庸是谁??今年多大了??
答:然而,不知何时,江湖上又多了一位以“庸”为名的大侠,处处踩着金庸的脚印走,这个人便是令狐庸了。令狐庸是个怪才,专门爱写金庸小说的补篇,也就是专拣金庸先生在作品中一笔带过的情节而展开想象,加以详细描摹,且写得酣畅淋漓,热闹非凡,这种见缝插针的功夫可谓绝矣。令狐庸小说的主角大多是...

刚渡过雷劫的大乘期是什么梗?
答:这个梗的来源: “大乘期”出自《凡人修仙传》里,是一部仙侠修真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山村穷小子,偶然之下,跨入到一个江湖小门派,虽然资质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计最后修炼成仙的故事。 小说中的主角体外神与元婴结合在一起共同修为,分身基本趋近实体化,好像再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渡劫修为趋近大乘期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