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宪性审查可以保证什么的根本法地位

作者&投稿:巢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合宪性审查与宪法监督及宪法实施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合宪性审查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知,力图在今后大力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以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构建合宪性审查机制,需嵌入中国话语,体现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应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有序实施,秉持政治问题不审查的原则。合宪性审查工作要想取得实质突破,应该设立专门的审查机构,明晰与“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之间的关系,明确启动合宪性审查的主体资格,厘清合宪性审查的对象范围,健全合宪性审查的基本程序以及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从理论指导和制度实践两个维度,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逐步走向深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宪法监督与实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这表明党对合宪性审查工作愈加重视,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合宪性审查机制将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切实维护宪法权威,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1]因此,明晰合宪性审查的意义,找准合宪性审查制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从实体和程序的角度思索具体的制度构建,才能提供有益的启迪。
【拓展资料】;
一、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合宪性审查在宏观层面能够发挥较强的制度功能,不仅能有效促进党提升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还能解决当下宪法监督力度不足,宪法实施效果不彰的难题,并最终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在微观层面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能够丰富完善救济渠道,有利于基本权利的保障。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再次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障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一) 合宪性审查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党的权威

依宪治国具体路径的设计,是一个极其严肃且富有挑战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简单地照搬照抄。[2]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享有最高权威,合宪性审查是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违宪行为,化解宪法实施中潜在的风险。毕竟,宪法的最高地位需要强有力的武器来保障,合宪性审查就是宪法的“牙齿”,是维护宪法尊严最有效的方式。我国现行宪法沿袭1954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规定,仍然采用最高代表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3]其实早在现行宪法制定之初,学界就有声音指出应该顺势建立合宪性审查制度,囿于种种原因,这一制度在当时没能最终建立。当初有观点认为合宪性审查主要是针对党,重在审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不利于维护党的权威,甚至有可能弱化党的领导。

三十多年来随着宪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学界对于构建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大声疾呼,终于为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打开了一扇窗。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这一制度必须有利于贯彻和实现党的领导,保证宪法监督在党的领导下进行。[4]其实合宪性审查与党的领导是完全可以兼容的,如果理论准备充裕,制度设计得当,完全可以消弭合宪性审查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相反,还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一,有利于党以法治思维处理宪法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前,党还没有完全从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对于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仍然习惯于用政治思维来解决。导致许多本应该以法律方式解决的问题,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成为法律的禁区。领导者同志多次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充分表明党希望以法治思维化解执政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难题,合宪性审查恰好体现了以法治方式解决违宪问题的初衷。第二,有利于党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合宪性审查就是我们党运用宪法治国理政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具体体现。[5]法治作为一种优良的治理范式,早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我国也概莫能外,宪法第5条早已宣示“各政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从形式上来看,或多或少会对党的某些执政活动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影响的积极效能将日益凸显。因为,它将从侧面鼓励督促执政党提升执政能力,规范执政行为,确保执政活动始终运行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伴随执政能力的稳步提升,党将获得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并赢得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二) 合宪性审查有利于监督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

我国合宪性审查的法律依据
答:合宪性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从理论上说,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与具有根本法意义的宪法同时产生的,但在实践中,这一制度的形成要晚于宪法的出现。合宪性控制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合宪性解释和违宪审查。这两种途径存在共同之处,具体...

为什么制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答: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宪法监督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进行审查之后,要作出是否违宪的结论。这种结论一般都具有强制性,被宣布为违宪的规范性文件将全部或部分失去法律效力。在中国,因违宪而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以及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合宪性审查
答:法律分析:合宪性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法律分析:依据宪法对法律文件或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确认其与宪法规定是否不一致、相抵触或矛盾,并根据宪法作出合宪或违宪的判断。是监督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方式,对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保证宪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遵守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
答:合宪性审查,说白了就是审查一个法律,它的制定是否符合宪法的内容与精神。为了防止“恶法”“劣法”出笼伤人,就必须有相应的监督、纠正机制。就比如孙志刚案,当时的《收容遣送条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宪法,孙志刚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此案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最终此条例被废除。合宪性性...

()不属于违宪审查的基本功能
答:强制执行不属于违宪审查的基本功能。违宪审查的基本功能包括: 保证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协调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保护少数人的权利;确定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立法机关不同人员的构成实际上就是社会上各种力量对比关系在议会中的缩影,当然在我们国家中并不完全是这样。违宪审查既可以作为对少数人利益的保...

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什么?
答:是宪法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保障宪法法律实施、保证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备案审查工作,对发现存在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者不适当问题的,积极稳妥作出处理,取得了突出成效。以上内容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合宪性审查 ...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⑴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⑵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3、从制定和修改的...

合宪性审查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它是一种什么?
答:合宪性审查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制度,它也是一种宪法监督。违宪审查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做...

我国宪法是怎样尊重保障人权的宪法保护人权内容?
答:一般而言,宪法保障有两种方式:一是宪法自己的保障,即宪法自身确认和规定的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如宪法中关于其自身的地位、效力、作用的规定;二是宪法监督,主要是通过合宪性审查、违宪性审查和宪法诉讼等方式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宪法自己的保障已在宪法序言中有所规定,我们现在有待完善的是宪法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