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将相和》故事的梗概200一300字 将相和的故事梗概

作者&投稿:屠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大上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将相和》这篇课文(缩写) 300字~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1、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有名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相和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驿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的三个故事是什么
答:《将相和》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一、《将相和》故事 1、完璧归赵:战国时期,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和氏璧,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赵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以死相逼,宁为玉碎...

《将相和》课文缩写(要说明是那个故事,每个故事150字左右,好的给80分...
答: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知道后,非常想得到那块璧,就骗赵王说他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那块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进宫把璧给了秦王,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叫人把璧送回了赵国,使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因为蔺相如...

《将相和》的故事是怎样?
答:《将相和》的故事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主要包括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1、完璧归赵 战国年间,赵王得到了一块原是楚国丢失的宝玉即和氏璧,秦王听闻后,遂送信表示自己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赵王看了信以后十分不安,他认为秦王不会这么大方,无非是想骗走宝玉罢了,可是...

《将相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

人教版语文书第18课《将相和》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急需,求求啦!_百 ...
答: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

《将相和》主要讲述了将相之间的什么故事?
答:课文《将相和》有三个故事,这三个小标题分别是:1、完璧归赵 2、渑池之会 3、负荆请罪。主要内容是:秦昭襄王假以十五城向赵国索取宝玉和氏璧,赵惠文王知其诈而不敢抗。蔺相如自荐携璧赴秦,察知秦王无诚意,亲试油鼎,大义责秦,完壁归赵。秦昭襄王又设宴渑池,请赵王赴会,蔺相如伴随王前往...

将相和的故事
答:故事发生地 负荆请罪的故事发生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至今在邯郸市区内还有一条廉颇巷的保留街道。编辑本段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一举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于是被封为左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缪贤的门客。 赵惠...

《将相和》的简介
答: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狮颈之交。关于蔺相如还有很有名的一段历史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

《将相和》第一个小故事200字
答: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

将相和这篇课文的3个故事的前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答:负荆请罪:起因是廉颇嫉妒蔺相如的官职升得快,比自己高。经过是大街上当众拦截蔺相如的马车,羞辱他,蔺相如每次都躲避了。结果是廉颇得知了蔺相如躲避自己的原因,感觉惭愧,光着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从此二人和好。《将相和》一文主要讲述了秦赵两国国君互相争斗的过程。赵国大臣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