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生平 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如何?

作者&投稿:函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编辑本段早年生活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儒略历的1840年4月25日或者格里历的5月7日,在沃特金斯克,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他是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Modest Ilyich Tchaikovsky的兄长(大了几十年)。 柴可夫斯基从5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在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钢琴的学习。 与此同时,柴可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Luigi Piccioli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可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
  编辑本段音乐生涯
  柴可夫斯基自学校毕业之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 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糊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 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时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后,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1868年开始,柴可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着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天主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一场灾难性的婚姻
  柴可夫斯基同性恋的倾向很早就为人所知。尽管证据都在苏俄时 期被消灭殆尽,但他的性向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响甚钜是无庸置疑的。有些历史学家仍认为他是异性恋,但是大部分学者根据他的仆人苏佛努夫 (Aleksei Sofronov)以及外甥大卫朵夫(Vladimir "Bob" Davydov)的证词,相信他最亲密的伴侣都是同性。其他的证据大多可见于书信、日记及其弟马戴斯特(Modest,亦是同性恋)的信件中。 在法学院的学生时期,柴可夫斯基曾经暗恋过法国女歌手狄希耶•雅朵(Désirée Artôt)但在女方结婚之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在他于莫斯科音乐院教书时,一名偏执的女学生安东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书攻势疯狂倒追他,扬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胁。其实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不断持续写信。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普希金(Pushkin)的诗作「尤金•奥尼金」(Eugene Onegin),正打算改编成歌剧。由于诗作中的主角尤金年轻时拒绝了塔琪安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柴可夫斯基将自己想成尤金,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两人于1877年7月18日结婚。 蜜月还没结束,柴可夫斯基就后悔了,在两人于7月26日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濒临崩溃。周遭的朋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严重性。婚后两周,他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溃的柴可夫斯基逃到圣彼得堡。 他的哥哥安纳托利(Anatoly)到圣彼得堡火车站接他时,几乎认不出面前那个一脸憔悴、濒临崩溃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弟弟。安纳托利火速将他送 到邻近的旅馆,发作了一阵之后,柴可夫斯基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安纳托利之外大概就只有精神医师知道。医师建议柴可夫斯 基彻底改变生活形态,要他不要想要尝试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见新婚妻子。自此之后,柴可夫斯基再也没有见过安东妮雅,但会定期寄生活费给她,到死为止 两人的婚姻关系都还保持着。 此后的几年,柴可夫斯基很害怕安东妮雅会将他们两人分开的内幕公诸于世。安纳托利试着说服她去办理离婚,安东妮雅却不肯离婚,也不愿配合对外宣称两人婚姻破裂的理由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有外遇。出版商尤尔金森(Pyotr I. Jürgenson)费尽唇舌为柴可夫斯基争取离婚机会却始终未果,却在1880年的夏天发现安东妮雅另结新欢已有半年,还生了孩子,都被丢到孤儿院。安东妮雅在1896年被诊断出有精神病,并于1917年病逝。 至于柴可夫斯基,他并不将自己的精神崩溃归咎于安东妮雅,而相信那是命定的悲剧,是对于他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惩罚。尽管结婚的经验像是一场梦魇,身为 同性恋的柴可夫斯基对于婚姻的憧憬却从未消减。当安纳托利订婚时,柴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他,信中提到「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被一个女人温柔的触 摸与疼爱。我常幻想被一个慈爱的女人所拥抱,我能够躺在他的腿上亲吻着她...」后世的学者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妻子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只是想借由婚姻来 取回早逝的母亲罢了。
  一个及时的女恩人
  一个对柴可夫斯基更有影响的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名叫Nadezhda von Meck。她和柴科夫斯基于1877至1890年间互通的信件达1,200封。在她的坚持下两人从未见面。但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在两个不同场合下偶然地碰 上,不过他们没有交谈。她不但提供了一年6000卢布的赞助,亦表达了对柴的音乐事业的关注及其音乐的赞赏。可惜的是这段关系于13年后结束了,原因是她 自称破了产。 有人认为她停止资助的原因是因为她发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身分,而不是因为破产。不过,她的二女Alexandra(她意外地以文字把她的父亲吓 死—她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说姊妹Milochka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在母亲开始资助柴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她柴是同性恋,所以Von Meck应不会因此而停止资助。Von Meck聪明地及极度勤奋地发掘有关柴的一切。有说她对柴可夫斯基一生的感情生活中并不会有女性的存在感到满意。 据说柴可夫斯基被她的突然终止赞助大受打击,更一路消沉。终其一生他亦未能了解Von Mech终止赞助的原因。他所不知的内情,只在Von Meck家族内流传。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死前未能解开所有误会。Von Meck的财政状况比她向外发表的还要差:她的女婿Shirinsky勒索她,威胁要公开他妻子Milochka父亲另有其人的秘密;儿子 Vladimir过度挥霍,要求母亲更多的资助。Von Meck的病情益发严重,她她染上了结核病,而病毒已经感染到了她的喉头。在柴过身三个月内,她亦因窒息而去世。 另外一个使误会不能解开的原因是Von Meck的手臂萎缩,使她不能写信。
  编辑本段去世
  柴可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他的尸体被运至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Tikhvin Cemetery,坟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 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起因是因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 音乐史学家亚莉珊卓欧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点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书手稿中,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尸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英国籍作曲家麦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可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交响曲
  •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 •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 ,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着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 • 《曼弗雷德交响曲》
  芭蕾舞剧
  • 《天鹅湖》 (1876年) • 《睡美人》 (1889年) • 《胡桃夹子》 (1892年)
  歌剧
  •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
  •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 《黎密尼的富兰彩斯卡 》(1876年) • 《1812序曲》(1880年) • 《弦乐小夜曲》(1880年) •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 《哈姆雷特》(1888年)

  生平: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师从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Г.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
  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J.C.F.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Н.Г.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
  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米柳科娃以自杀威胁,)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想自杀跳河却未能成功,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
  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
  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霍乱症逝世(另一说是被逼服用砒霜自杀而死)。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
  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
  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
  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简介:

  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乐派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后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他的作品常被世界各国剧院所演奏,在中国一些剧场或公众娱乐场合,用他的乐曲做伴奏编排的现代歌舞,在某些地方也深受大众喜闻乐见,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1893年的11月6日逝世。

  音乐作品: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情感元素。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交响曲》 ,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
  《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年)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芭蕾舞剧:

  《天鹅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夹子》(1892年)

  歌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876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乐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
  《第三钢琴协奏曲》(1880年)

  其他作品:
  钢琴曲
  《四季》 (1876年)

《天鹅湖》的创作背景。
1871年夏天,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去乌克兰卡明加渡假,拜访了居住在那里的妹妹。做为舅舅,他根据德国作家莫采伊斯的妖精故事《天鹅池》,为可爱的外甥们谱写了一部家庭用的独幕芭蕾曲。1875年8月,莫斯科帝国剧院总裁格里采尔与剧作家皮盖切夫合作编写了大型舞剧《天鹅湖》的台本,并以八百卢布的报酬委托柴可夫斯基为之作曲。早就希望能在舞剧领域里进行尝试的柴可夫斯基,就以四年前所写的这部短篇芭蕾音乐为基础,又融合进1869年所创作的歌剧《女水神》的音乐,于次年4月完成了全部谱曲工作,全剧共分四幕二十九曲。不久,《天鹅湖》由德国人列津格尔编导,在莫斯科正式公演,略波夫担任乐队指挥。遗憾的是他们对于柴可夫斯基的创新感到无所适从,在演出中不按原谱,任意加进普尼等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特别是因为编导的平庸,竟然给扮演天鹅的女演员双臂绑上细木棍,让他们仿效飞禽翅膀,终于导致首演的全面失败,只演了几场就中止了。性格内向的柴可夫斯基,把演出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的音乐,一直打算重新修改《天鹅湖》音乐,但未及动手就与世知辞了。
1894年,彼德堡马林斯基剧院首席编导马留斯·彼季帕在其助手列弗·伊万诺夫的协同下,为柴可夫斯基逝世一周年举行纪念公演时,首先把《天鹅湖》二幕重新搬上了舞台。然后又由彼季帕编导一、三幕,伊万诺夫编导二、四幕,于1895年1月27日在彼德堡上演全剧。他们在指挥德里果的协助下,对舞剧谱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和次序上的调整。在编舞上进行了种种革新,为突出奥杰塔与奥吉丽雅善与恶的鲜明对比,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节奏。当时担任女主角的演员皮埃丽娜·莱格那妮,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完备的技巧创造性的体现了编导的意图,据说在第三幕里天鹅独舞中,一口气做了三十二个Fouette(单腿旋转),首次完成了这一芭蕾舞演员的绝技。《天鹅湖》的重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芭蕾艺术在全世界的推广,《天鹅湖》已成为各国芭蕾舞团演出最多的古典芭蕾舞剧,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中国现有的五个专业芭蕾舞团都将《天鹅湖》作为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成为中国人民最熟知的、也是最喜爱的芭蕾舞剧。芭蕾舞爱好者大多数都是从《天鹅湖》开始感受芭蕾的魅力的,将于12月12日至明年1月20日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中,就将有四个版本的《天鹅湖》演出,分别是来自中央芭蕾舞团、俄罗斯全明星节庆芭蕾舞团、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以及古巴国家芭蕾舞团。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科夫斯基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柴科夫斯基的生平资料~

  柴可夫斯基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被送到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入彼得堡音乐学院跟安·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以后在梅克夫人资助下,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
  敏感的心灵

  如果彼得·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或士兵,我们不会感到惊奇,他必定多少承继了祖先的黩武基因。他的祖上是哥萨克贵族,家族身配蓝天白鸥的纹章,几代人都为沙皇效劳。如果柴可夫斯基成为那个时代俄罗斯少有的科技人员,我们也还能勉强从他父亲那里找到源流。他父亲伊利亚·柴可夫斯基是个矿井工程师,到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的时候,在矿城伏特金斯克已经是个显赫人物。从家学渊源上来探询柴可夫斯基的作曲家之路,不免有牵强拔高的嫌疑。确实,柴可夫斯基不像他喜欢的莫扎特那样,拥有一个音乐氛围浓厚的家庭背景。他也不像莫扎特那样,称得上是个神童。

  如果说小时候的他,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那应该是他特别脆弱敏感的天性。他童年的家庭教师芬妮·杜芭赫小姐回忆起这位学生,说:“彼得实在敏感得过分,因此不得不十分小心地对待他。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刺伤他。他是一个脆弱的孩子。”这种初露艺术端倪的特性或许可以从他母亲那一族里找到某些解释。1833年伊利亚第二次结婚,娶亚历山德拉·阿茜埃。她是一位法国移民的女儿,具有她身处的社会阶层所要求的一些弹琴唱歌技能,这在当时是很普通的。而关于那位移民,也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祖父,人们所知道的是他生来有些神经质而易于激动,据说亚历山德拉家有羊痫风的病史。柴可夫斯基一生承受着敏感天性的折磨,他是一个神经官能患者。但是,他以后所谱写的一些最富于个性的感人乐章,体现的正是他的这种天性。我想,也只有一个分外敏感的人才能把握住内心最深处的渴求与律动,并且委婉真挚地用音乐表达出来。

  音乐的挚爱

  柴可夫斯基很小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在十九世纪初的俄罗斯是很有几分让人惊奇的。当小彼得告诉芬妮他想当个莫扎特一样的音乐家时,这位法兰西女老师冒出的念头是“多怪!对法国和德国人来说,这样想还不算什么,可是俄国人对音乐一窍不通。”她吃惊地发现,音乐常常叫这个孩子显得兴奋。一天,家庭晚会结束后,芬妮看见小柴可夫斯基坐在床上,两眼闪着奇异的光芒,说“啊,听这音乐,听这音乐,救救我,它在我头脑里,我摆脱不了它!”这段轶事真实到什么程度无从考究,但通过它,我们洞见了小柴可夫斯基心中对音乐不可遏止的挚爱。

  家里对彼得的音乐兴趣不置可否,不过还是屈从了他孩童的热情。在柴可夫斯基五岁生日过后不久,家里为他聘请了一位钢琴教师,对他进行比较正规的训练。不到三年工夫,柴可夫斯基就可以跟这位年轻老师一样一眼就能识谱了。他幼稚的弹奏中含有的热情让人惊讶。但也仅此而已。小彼得并没有显示出任何非凡的音乐天分来。有谁试图通到小彼得预言他将成为俄罗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音乐家,这即使不让人当作是胡言乱语,也多少有些异想天开。家人和作曲家本人似乎想循着当时的生活路子走下去。父亲退休后在首都彼得堡安了家,柴可夫斯基进了当地的法律学校。毕业后他成了司法部的一等文书。但是,对音乐的爱好柴可夫斯基一直坚持着:利用闲暇时间参加合唱,在姑妈的要求下表演流行的歌剧片断,跟定居彼得堡的德国著名钢琴家昆丁格上课……天性中对音乐的亲近终于让柴可夫斯基不满足于只当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他报考了彼得堡音乐学院,向部里提出辞呈,从此完全投身音乐,在音乐中找到了他存在与表达的焦灼和快乐。

  自然的遐思


  落日、融冰的小河、幽渺暗淡的早春,在列维坦的画中,在屠格涅夫的笔下,俄罗斯丛林田园中的风光郁郁勃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回荡着神秘莫测的天空与大地的交汇之声。用灵魂去感受十九世纪俄罗斯自然的广袤和秀美的艺术家中,柴可夫斯基算是一个。除了音乐,柴可夫斯基的幸福主要来自他对大自然的沉思默想。像音乐需要敏感的人来体会一样,自然的美也需要细腻的心灵才能很好地捕捉与欣赏。贯穿于音乐、自然、心灵三者之中的,是对冥冥生命的关注与表达。柴可夫斯基喜欢自然的一切———自然的多样的表情,不管它是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自然的多姿的孩子,譬如那风中盛开的各色花朵,他甚至写过一首很美的小诗赞扬铃兰花。

  岁月还没有撒下它忧郁凄苦的魔网,柴可夫斯基像大多数家庭环境优越的孩子那样舒适地度过了童年。自然的曼妙让他欢愉。据说,有一次,他独自一人走进高粱地,“扑通”跪在地上,为自己从自然中感受到的喜悦向上帝谢恩。对自然的热爱延续了作曲家的一生。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我们确实可以相信,柴可夫斯基从自然中听取了生命的博大与纤柔,谱写出多愁善感的浪漫乐章;而在自我冲突分裂的时候,作曲家则从自然那里找寻到了心灵的安恬与平和。

  什么时候,到柴可夫斯基的故居去走一遭,或许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作曲家敏感之心对音乐与自然的热爱与遐思。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编辑本段早年生活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儒略历的1840年4月25日或者格里历的5月7日,在沃特金斯克,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他是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Modest Ilyich Tchaikovsky的兄长(大了几十年)。 柴可夫斯基从5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在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钢琴的学习。 与此同时,柴可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Luigi Piccioli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可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
  编辑本段音乐生涯
  柴可夫斯基自学校毕业之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 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糊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 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时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后,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1868年开始,柴可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着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天主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一场灾难性的婚姻
  柴可夫斯基同性恋的倾向很早就为人所知。尽管证据都在苏俄时 期被消灭殆尽,但他的性向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响甚钜是无庸置疑的。有些历史学家仍认为他是异性恋,但是大部分学者根据他的仆人苏佛努夫 (Aleksei Sofronov)以及外甥大卫朵夫(Vladimir "Bob" Davydov)的证词,相信他最亲密的伴侣都是同性。其他的证据大多可见于书信、日记及其弟马戴斯特(Modest,亦是同性恋)的信件中。 在法学院的学生时期,柴可夫斯基曾经暗恋过法国女歌手狄希耶•雅朵(Désirée Artôt)但在女方结婚之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在他于莫斯科音乐院教书时,一名偏执的女学生安东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书攻势疯狂倒追他,扬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胁。其实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不断持续写信。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普希金(Pushkin)的诗作「尤金•奥尼金」(Eugene Onegin),正打算改编成歌剧。由于诗作中的主角尤金年轻时拒绝了塔琪安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柴可夫斯基将自己想成尤金,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两人于1877年7月18日结婚。 蜜月还没结束,柴可夫斯基就后悔了,在两人于7月26日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濒临崩溃。周遭的朋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严重性。婚后两周,他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溃的柴可夫斯基逃到圣彼得堡。 他的哥哥安纳托利(Anatoly)到圣彼得堡火车站接他时,几乎认不出面前那个一脸憔悴、濒临崩溃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弟弟。安纳托利火速将他送 到邻近的旅馆,发作了一阵之后,柴可夫斯基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安纳托利之外大概就只有精神医师知道。医师建议柴可夫斯 基彻底改变生活形态,要他不要想要尝试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见新婚妻子。自此之后,柴可夫斯基再也没有见过安东妮雅,但会定期寄生活费给她,到死为止 两人的婚姻关系都还保持着。 此后的几年,柴可夫斯基很害怕安东妮雅会将他们两人分开的内幕公诸于世。安纳托利试着说服她去办理离婚,安东妮雅却不肯离婚,也不愿配合对外宣称两人婚姻破裂的理由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有外遇。出版商尤尔金森(Pyotr I. Jürgenson)费尽唇舌为柴可夫斯基争取离婚机会却始终未果,却在1880年的夏天发现安东妮雅另结新欢已有半年,还生了孩子,都被丢到孤儿院。安东妮雅在1896年被诊断出有精神病,并于1917年病逝。 至于柴可夫斯基,他并不将自己的精神崩溃归咎于安东妮雅,而相信那是命定的悲剧,是对于他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惩罚。尽管结婚的经验像是一场梦魇,身为 同性恋的柴可夫斯基对于婚姻的憧憬却从未消减。当安纳托利订婚时,柴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他,信中提到「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被一个女人温柔的触 摸与疼爱。我常幻想被一个慈爱的女人所拥抱,我能够躺在他的腿上亲吻着她...」后世的学者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妻子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只是想借由婚姻来 取回早逝的母亲罢了。
  一个及时的女恩人
  一个对柴可夫斯基更有影响的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名叫Nadezhda von Meck。她和柴科夫斯基于1877至1890年间互通的信件达1,200封。在她的坚持下两人从未见面。但在机缘巧合下他们在两个不同场合下偶然地碰 上,不过他们没有交谈。她不但提供了一年6000卢布的赞助,亦表达了对柴的音乐事业的关注及其音乐的赞赏。可惜的是这段关系于13年后结束了,原因是她 自称破了产。 有人认为她停止资助的原因是因为她发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恋身分,而不是因为破产。不过,她的二女Alexandra(她意外地以文字把她的父亲吓 死—她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说姊妹Milochka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在母亲开始资助柴的时候,已经告诉了她柴是同性恋,所以Von Meck应不会因此而停止资助。Von Meck聪明地及极度勤奋地发掘有关柴的一切。有说她对柴可夫斯基一生的感情生活中并不会有女性的存在感到满意。 据说柴可夫斯基被她的突然终止赞助大受打击,更一路消沉。终其一生他亦未能了解Von Mech终止赞助的原因。他所不知的内情,只在Von Meck家族内流传。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在死前未能解开所有误会。Von Meck的财政状况比她向外发表的还要差:她的女婿Shirinsky勒索她,威胁要公开他妻子Milochka父亲另有其人的秘密;儿子 Vladimir过度挥霍,要求母亲更多的资助。Von Meck的病情益发严重,她她染上了结核病,而病毒已经感染到了她的喉头。在柴过身三个月内,她亦因窒息而去世。 另外一个使误会不能解开的原因是Von Meck的手臂萎缩,使她不能写信。
  编辑本段去世
  柴可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他的尸体被运至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Tikhvin Cemetery,坟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 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起因是因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 音乐史学家亚莉珊卓欧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点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书手稿中,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尸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英国籍作曲家麦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可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交响曲
  • 《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 •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 《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 • 《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 •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 ,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着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 • 《曼弗雷德交响曲》
  芭蕾舞剧
  • 《天鹅湖》 (1876年) • 《睡美人》 (1889年) • 《胡桃夹子》 (1892年)
  歌剧
  • 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 • 黑桃皇后(1891年)
  管弦乐作品
  •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1869年) •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 •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 • 《黎密尼的富兰彩斯卡 》(1876年) • 《1812序曲》(1880年) • 《弦乐小夜曲》(1880年) • 《意大利随想曲》(1880年) • 《哈姆雷特》(1888年)

谁知道Vitas他背后神话般的故事
答:他很有魅力,只要他站在舞台上,只要他开口唱歌,你就无法不去注视他。他的眼神,如同鬼魅一般,瞬间就让你如中了咒语般失去抵抗能力。有几个关於他的说法:1).他被认为是alien 2).他自己从来不提Vitas 3).他特别喜欢鱼 4).他从来不接受采访 5).他是个服装设计师 简要生平 Vitas 于1981年2月...

保尔。柯察金是什么人物??
答: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电视连续剧《保尔。柯察金》,据说收视率还不错,各大媒体也纷纷作出评论,众口一词地认为,保尔。柯察金既是前苏联内战期间的战斗英雄,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卅多年前,笔者在中学求学时,就听到过保尔。柯察金,他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

爱因斯坦的贡献以及他的生平?
答: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 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诞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工程师叔父的影响,他从小受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896年爱因斯坦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1年获得瑞士国籍,于次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

关于体育运动的名言和诗句
答:● 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 ●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泰戈尔 ● 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普希金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697777.html?si=2

路易·阿拉贡的生平
答:《巴黎的土包子》(1926)。1927年,阿拉贡加入法国共产党,1928年11月,他在巴黎蒙巴那斯的一家咖啡馆,结识了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女友艾尔莎·特里奥莱。几个月后,阿拉贡和艾尔莎开始过夫妇的生活。三十年代前半期,他四次访问苏联,回国后发表了诗集《乌拉尔万岁》,同时发表了一系列演说,...

艾米·诺特的人物生平
答:1916 年,应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克莱因的邀请,一位 34 岁的女数学家来到数学圣地哥廷根。不久,她就以希尔伯特教授的名义,在哥廷根大学讲授数学课程。希尔伯特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才能,想帮她在哥廷根大学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当时的哥廷根大学没有专门的数学系,数学、语言学、历史学都划在哲学系里,...

关于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名句或谚语有哪些?
答:11、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 12、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马雅可夫斯基 13、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泰戈尔 14、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苏格拉底 15、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

果戈理生平
答:在彼得堡,果戈理有幸结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茹可夫斯基和普希金,这对于他走上创作道路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与普希金的友情与交往传为文坛的佳话。1831年至1832年间,年仅22岁的果戈理发表了一部以《狄康卡近乡夜话》为题的短篇小说集,步入文坛。这部小说集是优美的传说、神奇的幻想和现实的素描的精美的结合,以明快...

关于运动的名言和佳句不少于20字
答:——帕斯卡11、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12、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马雅可夫斯基13、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泰戈尔。 6.关于体育运动的名言和诗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不韦)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欧阳修) ...

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杜甫仁科的生平简介
答:紧接着,多夫仁科将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给涅切同志-轮船和人》改编成影片《外交信使的提包》,这是一部反映乌克兰人民从起源于北欧直至爆发革命的抒情历史剧。影片以其紧凑的情节和昂扬的爱国主义主题而成为乌克兰早期优秀影片之一。(这部电影和魔法广场、土地并称多夫任克乌克兰三部曲)。杜甫仁科创作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