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传入中国的由来 在古代,鸦片最早是由哪里传入中国的。

作者&投稿:年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早鸦片是作为一种药剂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皇帝就有以鸦片为春药的记载。此时的鸦片,还是作为一种正式商品在中国流通。根据《鸦片事例》,明万历十七年的时候,进口每十斤鸦片收税银二钱。

到了清代的康熙时期,鸦片是作为药品被允许进口的,按照每斤三分的规定收税。比起明代来,税率略有提高。

国外鸦片的进入我国,无论是少量的民间私带还是成规模的进口,都绝不仅仅是作为药物而进口的,吸食鸦片从鸦片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清代的雍正时期,已经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并且奏报给了皇帝。世界的第一个鸦片禁令,正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实施的。

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孟加拉垄断鸦片出口中国的贸易。尽管中国禁烟,1799年进一步下禁令,但东印度公司每年走私鸦片入中国平均900吨,到1838年中国以死刑禁鸦片走私时,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量竟达每年1500吨。林则徐禁烟,东印度公司鼓动英国政府出兵,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割让香港。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扩展资料:

一百至二百年前的中国清政府无法禁止鸦片、亦无法限制鸦片使用,而西方国家大力倾销到中国鸦片,逆转西方世界对中贸易逆差(而后中国自行生产鸦片),这些鸦片让许多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

对中国经济和人口体质都造成严重威胁,但吸食者具体数量难以估算,统计数字从几百万到上千万都有。曾有学者根据国外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加上本土自产推算吸食者人数可能在250万到1500万之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非常惊人,鸦片战争前流入印度的白银高达每年500-600万两。

鸦片母体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最初的目的可能是解毒药,鸦片是其主要成分,具体成分据说不下数十种)。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

公元六世纪初,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

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罂粟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不过当时更多称其为“底野迩(Ther iaca,也有叫底也伽)”。据称对其评价是““神方千卷,药名八百中,黄丸能差千阿,善除万病”。”从此,在中国就有了“鸦片(或雅片)”一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鸦片



最早鸦片是作为一种药剂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皇帝就有以鸦片为春药的记载。此时的鸦片,还是作为一种正式商品在中国流通。根据《鸦片事例》,明万历十七年的时候,进口每十斤鸦片收税银二钱。到了清代的康熙时期,鸦片是作为药品被允许进口的,按照每斤三分的规定收税。比起明代来,税率略有提高。

国外鸦片的进入我国,无论是少量的民间私带还是成规模的进口,都绝不仅仅是作为药物而进口的,吸食鸦片从鸦片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清代的雍正时期,已经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并且奏报给了皇帝。世界的第一个鸦片禁令,正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实施的。

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孟加拉垄断鸦片出口中国的贸易。尽管中国禁烟,1799年进一步下禁令,但东印度公司每年走私鸦片入中国平均900吨,到1838年中国以死刑禁鸦片走私时,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量竟达每年1500吨。林则徐禁烟,东印度公司鼓动英国政府出兵,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割让香港。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扩展资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鸦片战争



西方殖民国家向中国贩卖鸦片,最早有葡萄牙和荷兰。他们以澳门为据点,向中国输入鸦片。1773年,是英国对华贸易十分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英国政府确立的把鸦片这种毒品作为贸易的政策,同时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实施,它给予了东印度公司鸦片的专卖特权。

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说得很露骨,他在声明中说:“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这个声明中所说的所谓的“对外贸易”,指的就是对华贸易。

东印度公司不但大量的制造毒品,还十分用心的研究毒品如何适应中国人的口味,从而能更大量的向中国出口。东印度公司一面大量制造毒品榨取中国人民血汗,一面用榨取的资金向清朝官员大规模行贿,腐蚀清朝官吏放松对它们的监管。

扩展资料:

17世纪的英国医生、临床医学的奠基人托马斯·悉登汉姆(Thomas Sydenham)歌颂道:“我忍不住要大声歌颂伟大的上帝,这个万物的制造者,它给人类的苦恼带来了舒适的鸦片,无论是从它能控制的疾病数量,还是从它能消除疾病的效率来看,没有一种药物有鸦片那样的价值。”“没有鸦片,医学将不过是个跛子”。这位医学大师因此也获得“鸦片哲人”的雅号。

一百至二百年前的中国清政府无法禁止鸦片、亦无法限制鸦片使用,而西方国家大力倾销鸦片到中国,逆转西方世界对中贸易逆差(而后中国自行生产鸦片),这些鸦片让许多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

19世纪的清朝书籍这样记录鸦片吸食的痛苦:

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léi,二声)奄奄若病夫初起。——俞蛟:《梦厂杂著》

在日治时期后期,由于台湾人民族自觉的觉醒,抵制“阿片”(即鸦片)逐渐有成,吸食者显著减少,因此阿片的专卖的收入也就跟着减少。当时台湾阿片的进口是由三井物产独占。由于阿片吸食者减少,台湾总督府于是在1929年1月颁布《改正鸦片令》,重新发给吸食者许可证。

这项法令颁布之后,引起全台有识之士的愤怒。然而,连横却于1930年3月2日,在日本人御用报纸《台湾日日新报》上发表《新阿片政策讴歌论》(坊间多称《鸦片有益论》)辩称鸦片有益,其中最令人不齿的言论有:“台湾人之吸食阿片,为勤劳也,非懒散也。……我先民之得尽力开垦,前茅后劲,再接再厉,以造成今日之基础者,非受阿片之效乎?” 当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欧亚大陆以后,鸦片也成为社会商品的一个重要种类,但那都只是入药佳品。

参考资料:鸦片-百度百科



最早鸦片是作为一种药剂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皇帝就有以鸦片为春药的记载。此时的鸦片,还是作为一种正式商品在中国流通。根据《鸦片事例》,明万历十七年的时候,进口每十斤鸦片收税银二钱。到了清代的康熙时期,鸦片是作为药品被允许进口的,按照每斤三分的规定收税。比起明代来,税率略有提高。国外鸦片的进入我国,无论是少量的民间私带还是成规模的进口,都绝不仅仅是作为药物而进口的,吸食鸦片从鸦片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清代的雍正时期,已经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并且奏报给了皇帝。世界的第一个鸦片禁令,正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实施的。

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孟加拉垄断鸦片出口中国的贸易。尽管中国禁烟,1799年进一步下禁令,但东印度公司每年走私鸦片入中国平均900吨,到1838年中国以死刑禁鸦片走私时,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量竟达每年1500吨。林则徐禁烟,东印度公司鼓动英国政府出兵,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割让香港。

18世纪中期,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而英、法、美、意、俄等国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政策,且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中,中国出口茶叶、丝绸等贵重物品实行的贸易顺差。英、法、美、意、俄等殖民主义国家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实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只是鸦片传入中国的由来。

鸦片最早是由那个国家传入中国的~

鸦片最早是从印度等西域国家于公元七八世纪传入中国的,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已经传到了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发了“鸦”音。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从此在中国就有了“鸦片”一词。
鸦片母体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公元六世纪初,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

扩展资料:
据史书记载,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国(即大秦,东罗马帝国)遣使献底也伽。底也伽是古代西方的灵丹妙药,它的主要成份是鸦片等,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
与此同时,罂粟的种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携入中国,中国的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了。不过,当时鸦片罂粟的种植,纯粹是为了观赏和药用,而不是把它当成毒品吸食。
唐朝时,人们对罂粟已有相当的了解。陈藏器在其《本草拾遗》中记述了罂粟花的特点,他引述前人之言说:“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
不仅如此,对如何种好罂粟花,唐人也有认识,唐文宗时人郭橐驼在《种树书》中指出:“莺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种之,花必大,子必满。”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时人在诗词中多有吟咏。
雍陶在《西归斜谷》中写道:“行过险栈出褒斜,历尽平川似到家。万里愁容今日散,马前初见米囊花。”“米囊花”,即罂粟花。
游子在经过爬涉艰险路程之后,来到了一马平川的平原,极目远望,平川万里,赏心悦目,游子的愁容消失在一片五彩缤纷的罂粟花里。
罂粟花使游子有归家之感,使游子消失了愁容,感到了归家的快乐。 直到明朝末年,罂粟花仍是名贵稀有的佳花名木。
明朝万历年间,大文学家王世懋在《花疏》中对罂粟花大加赞赏,他写道:“芍药之后,罂粟花最繁华,加意灌植,妍好千态。”
崇祯年间,旅游家徐霞客在贵州省贵定白云山下看到了一片红得似火的罂粟花,大为惊奇,叹为观止。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鸦片

在古代,鸦片最早是由印度传入中国。
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罂粟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不过当时更多称其为“底野迩(Ther iaca,也有叫底也伽)”。据称对其评价是““神方千卷,药名八百中,黄丸能差千阿,善除万病”。”从此,在中国就有了“鸦片(或雅片) ”一词。
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
鸦片属初级毒品,因产地不同,或呈黑色,或呈褐色。其气味强烈,有氨味或陈旧尿味。一般经烧煮和发酵,便成了可供人吸食的熟鸦片,并被制成了条块状或饼状,此时它呈棕色或金黄色,吸时会有香甜气味。
而罂粟作为一种被考古学家认为是超然的权力象征性植物,是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地中海东岸的群山中游历时偶然发现的;罂粟的种植则是从小亚细亚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传播开来。从罂粟植物中获得鸦片也有6000多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危害
鸦片作为药物使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则造成药物依赖性;作为毒品吸食,对人体产生难以挽回损害甚至造成死亡。
吸食鸦片后,可以初致欣快感、无法集中精神、产生梦幻现象,导致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停止则会发生渴求药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寒战、打冷颤、厌食、便秘、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戒断症。云南的一项调查表明,吸毒者走出戒毒所以后,复吸率在80%以上。
过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小,严重的引起呼吸抑止致人死亡。长期使用还能破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使吸毒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由于不洁注射,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如脓肿、肝炎和艾滋病等。

随着毒瘾的不断发展,毒品的用量会越来越大,从米粒大小,到绿豆、黄豆乃至蚕豆大小,而且吸毒途径也越来越直接,从吸含毒品的香烟,到用锡箔纸烫吸,最后是静脉注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鸦片 (提取物)

是不是英国人将鸦片最早传入中国?
答:不是英国人将鸦片最早传入中国,鸦片最早是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鸦片母体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

贺岁片的说法是从哪里传入内地的?
答: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大团圆结局。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是第一部以“贺岁片”的名义引进中国内地的影片,当年的票房收入仅次于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1997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

鸦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入中国的
答:鸦片别名罂粟,罂粟的原产西亚地区,六朝时代传入中国并有种植,但并不广泛,直到唐朝时还作为贡品从国外进贡。鸦片的药用价值,宋朝以来历代医书多有记载,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药。元朝时,中医对罂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建议慎用。如名医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

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海外传入的走私鸦片开始危害中国人民_百度...
答:公元前139年,鸦片传入中国,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华佗是三国时期的名医,曾吸食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唐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在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富尔。公元973年,北宋出版的开宝本草将鸦片命名为“罂粟粟”,后者的粟是一种胶囊。17世纪,荷兰人通过台湾将北美印第安烟斗和烟叶引进...

摄影最初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
答: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一些介绍摄影的书籍和刊物,它们把系统的摄影理论和技术介绍给人们,促进了摄影在中国的传播。一、《格术补》与《摄影之器记》1844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先后完成了两部摄影光学著作—《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格术补》是一本论述光学的专著,它继承我国古代学者的光学研究...

鸦片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答:(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

贺岁片一说从哪里来
答:什么是贺岁片:贺岁片的历史考证(一)从贺岁片的来源谈起在做进一步探讨的时候,我们首先面临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问题:贺岁片从哪里来?中国大陆贺岁片的源头来自香港。香港的贺岁片起源何处?2001年1月12日新浪网登载了一篇未署名文章《贺岁片到底为谁贺岁》,其中关于贺岁片尤其是香港贺岁片的起源作了这样的推测,摘录如...

电影的来历是什么
答: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中国第一部剪纸片——1958年万古蟾导演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

动画片的来历?
答:动画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画的正式诞生,同时埃米尔·雷诺也被誉为“动画之父”。动画艺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产业体系,并以其独特...

眼镜的起源
答:眼镜的雏形始于东汉水晶凸面镜,江苏扬州憎泉山的刘荆墓里,出土了一只小巧玲珑的水晶放大镜。它是水晶凸面镜,圆形,并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里,它能使物体放大五倍。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由此可见早在东汉初年,中国的造镜技术和工艺就已经十分高超了。这为眼镜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