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生不能独当一面?为什么? 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成为中医了吗?

作者&投稿:贯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般而言,中医学生是很累的。中医本科五年既要学中医基础及临床知识还要学西医基础和临床知识。学的东西比单纯西医学校的学生要多,而且两套理论都要达到相当水平才能顺利毕业。

我是从中医本科的过来人,一周排满课时要55~60节,基本都每天都的课到晚上八九点,中医还有功法训练,清晨便要起床练功.所以四年下来,人是学得满满的,最后一年的实习轮转科室也是要求中西两套。五年结束还要通过联考,论文才能取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医院做住院医师满一年才能考医师执照。到执照下发已经工作二年,可以独立当班。但医学就是一门不断积累的学问。中医学生毕业后,都会不断跟随有经验的老教授,老先生抄方,积累经验,不断精进!

为什么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生不能独当一面?

现在中医药大学里的学生,五年的学习里中医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属于西医和英语政治(可能不太准确),有的学校还把学习中医经典给设置为选修课。医学其实是一个临床医学,有的学校里讲课的老师基本上没有临床经验,基本上都是照课本讲,很少结合临床,这就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知道怎么用。

还有就是现在中医院住院部基本上都是中西医结合,并且是以西医为主的。刚毕业的学生进医院,当住院医,主要靠西医混,这也导致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重视西医而轻视中医。

独当一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

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力很难达到。学校出来以后,学习的那点东西本身就不完善。甚至可以说,一些简单的病都不会看。能做到独当一面,显然是不可能的。

学习的东西一定要通过验证才能够检验正确与否。学习的理论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面对病人时才有信心。病人不会看你的牌子,而总归要看你的能力。不能把你的能力水平体现出来,病人还是不会认可你的。所以,学生出来以后还是应该,把心态放下来。学过不等于学会,要认认真真的,做好踏实的基础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医疗水平。



医学需要终身学习,尤其是传统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实用医学。仅仅几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3年、现在5年的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在学校学到的只是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一些基础、皮毛,真正作为一名医生为病人推拿的时候,还得在临床实践中多学习,不仅要学习中医四诊在临床应用中的探索和学习各种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必须具备中西医结合的知识。


向中医老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多问多学,多讨论,多研究,多理解,多做笔记,一点一点积累临床经验。在正常情况下,要想成为一名能够负责某项专业的医生,大约需要20年的学习。此外,中国传统医学具有多面性。在真正了解其本质后,大多数疾病都可以得到治疗,而且会有很好的效果。作为一个中医学生,还是要多增加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著名的中医。


余秋雨并不是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为自己说好话。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不好,不会看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观点是基于一个历史事实: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很多技术精湛的老中医都没有上过大学。相比之下,那些上过大学的人就不那么优秀了。因此,从中医大学出来的学生不能看病。

事实上,事实是,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的确,那些非常优秀的老中医有很多都没有上过大学。他们不优秀是因为他们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被虐待过。这是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动乱之下,稍有文化的人都是人才,能读完大学的很少。这里有些正规学校的记录是有水分的,比如说,原来是中专考了个助教,后来考了个教育学院的本科课程的正规学校记录,这种可以先放一放,不影响整体。

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没有天赋的学生没有得到锻炼。每个专业都有这样失败的学生。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综上所述,余秋认为,目前中医药大学的模式可能并不完美,但它确实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我们不能只说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毕业生不好,只是需要更多的实践罢了。



中医的理论过于宏观和抽象,无法做到现代医学的标准化,路径化。中医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经验的传承和对针、药等治疗手段的理解对于临床疗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中医中药的疗效,还受着患者生存环境、遗传因素、季节天气、个人习惯以及饮片药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社会和生活阅历才能有深刻体会。目前的中医药大学教学模式,给不了学生足够的积累和体会,因此毕业生很难在短期内独当一面。

1956年,中国要建立中医学院,“系统教育培养”中医人才了。“科学派”认为:传统中医的“父传子,师带徒”的传承方式是“原始和落后的,不科学的”,因此要求按照苏联的大学课程设置方式,“科学地培养中医”。这个任务显然只能让西医学习中医后,出来编写“科学的中医教材”。

所以现代中医教材是由不懂中医的西医根据“标准化、分科分类”思想编写的。这一贻害,导致近现代,正规中医教育体系中没有出什么名中医或大医。

再说中医药大学的课时分配。中医药大学学生40%课时分配给了西医知识,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据30%课时(有的院校还有营销课),留给中医知识的仅有30%,连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被排挤成为选修课!试问学医不读经典能够成为大医吗?入学先学两年西医知识,把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固化了,即使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也很难像过去中医那样对疾病进行整体诊疗、系统思维,完全成了西医那样的线性思维模式!

顺便说一句,目前流行的所谓中医是“对症治疗”的说法就是解放后才开始的,以前根本没有这样的说法。因为中医治病是对“病机”的准确把握遣药处方,绝非仅仅对症!

还有医与药的分家,学医的很少学习药物,而专门开设中药专业。将来毕业后,中医生不懂药的性味归经,能够治好病?

分科教学也是一个大问题,像西医那样分科,什么呼吸科肾病科等等,这样的分科教学完全割裂了中医的系统思维,毕业后很少会有整体观念来对待患者与疾病!

中药也好不到哪里去,气候的变迁,土地、环境、空气和水等被污染,中药的药效已经时过境迁。经方的剂量也因为时代变迁、度量衡的变化而失去了准星。

早在2001年,焦树德,邓铁涛老中医就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了标题为《中国几十年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的文章,对我国的中医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

因为中医药大学是按西医标准设立的,西医学一点,生物学一点,英语学一点中医选择性的学一点。这就是假中医。所以不能看病。毕业都转行了。

关于中医专业的问题~

1、可以,大部分学校中医学专业文科都有招生。
2、80%以上当医生,其余也多在医学边缘行业,或是留校研究等。就业情况一般,略不如西医。楼上说的关系是一方面,但是能力也是一方面,现在什么专业就业都得跑关系...很现实,也很无奈。但是我还是信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要把握好自己的机遇。
3、很多中医药大学都有,比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就与马来西亚、印尼等十多个国家有交流生互助主教学协议。
4、中医博大精深,你要花一辈子去学习,我现在学了三年了,老师还那我们当没长牙的小娃娃来看,呵呵。等你啥时候能在你所在的小片区域小有名气,街坊四邻有病信你,找你不找别人,那说明你可以独当一面了。
5、学中医要专精,全国有19所中医药大学,其中就北京中医药是一本211院校。其他那些一本综合类院校尽量不要去,不客气的说,他们的中医系还不如中医药院校里的三流学校呢。在贵州招生不清楚。
6、不贵,我一年4400。上一堂解剖课就挣回来了,呵呵。一具尸体就四千以上。
7、我的感受?两个字“还行”。毕竟还在学习,刚开始觉得挺简单,挺好玩的,现在越学越迷糊,越学越觉得难,等什么时候我能拨开迷雾见太阳就成了。呵呵。
8、在吃上、睡上还比较在意,基本达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偶尔翻翻养生书,图书馆这方面的书真多...学校里男生抽烟的基本见不到,就是有估计他也不是医学系的。不能说重视,这是学校的一种风气,在这个学校不知不觉养成的习惯,不需要重视。

有一个医学院校排名估计对你有用:http://hi.baidu.com/%B3%E0%BD%C5%E5%D0%D2%A3/blog/item/7d9f93fb54f7989c58ee902f.html

首先,选择了中医药大学,并且可以读到硕士博士的一般都会从事与中医相关的专业,因为这部分人对中医有着相当的热爱与理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有少部分的人会选择从事其它与中医相关的专业,也会有一部分从事其他工作,这是每个专业都不可避免的。
其次如果想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是有许多选择的。
第一:中医医师
你可以选择一家足够优秀的医院,在其中当临床医师,为世界各地的人看病,同时从事相关的临床科研工作。
你也可以选择去社区的门诊,为基层医疗贡献出一份力量。
同时,你也可以选择去开一家诊所,相对比较自由,但一般来说有了相当的经验后,会更容易成功。

第二:中医药大学的老师
如果你足够优秀可以在毕业之际选择留校当老师,学校会对这样一部分人有相当优惠的政策,同时你也可以选择到别的中医药院校竞聘,学校的老师也会有临床方面和基础研究方面,这要看你对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了,通常也都会有门诊和科研的时间,同时也有相应的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人员
从事研究工作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进入一所中医研究院或者进入大型药企,为他们做科学研究的工作。

第四:创业
现在中医从业者创业的还是蛮多的,中医药产业相关的副产品,和中医药研究相关的产业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具体还是要看自己的喜好了!

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毕业的学生可以做医生吗
答:单纯一种,在临床上有局限性。学生毕业后是可以当医生的,并且可以继续深造,这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量很大,以后还可以从事科研,教学,卫生防疫等工作。总体就业面很广。医药类大学有哪些类型?想报考医学类院校,首先要考虑院校的综合实力,在看学校名字时需要注意,并不是名字中带有医科字样的学校才有...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博士毕业可能留校吗
答:可以留校。根据查询湖南中医药大学官网显示,留校需要学历要符合要求,留校任教对于老师的学历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任教留校当老师对于学历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学历至少是研究生以上,在大学要有优异显著的成绩,在大学期间很多福利,很多评奖评优都和学习成绩直接挂钩。

浙江中医药大学7年毕业有执业医师吗
答:没有。根据查询浙江中医药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专业的学制为5年,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为7年,毕业后,拥有医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后,才能成为执业医师。

中医毕业生前景怎么样
答:中医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成都。从目前现状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中药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

中国医科大学的红医班毕业后,不能当医生,只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吗...
答:中国医科大学的红医班毕业后,不能当医生,也可以从事别的行业。中国医大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创办于1931年11月,原校址在江西于都,1932年10月增设了调剂班等,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3年4月迁至兴国,1933年8月又迁往瑞金。1934年跟随中央红军长征。是...

中医药大学真的难就业吗?
答:4. 竞争情况:无论是哪个行业,就业都存在竞争。中医行业也不例外。毕业生的数量和竞争对手的背景和能力都会影响就业竞争力。5. 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中医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行业变化非常重要。虽然中医大学毕业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有很多...

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成为中医了吗?
答:如果你足够优秀可以在毕业之际选择留校当老师,学校会对这样一部分人有相当优惠的政策,同时你也可以选择到别的中医药院校竞聘,学校的老师也会有临床方面和基础研究方面,这要看你对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了,通常也都会有门诊和科研的时间,同时也有相应的教学任务。第三:研究人员 从事研究工作也是比较不...

中医专业毕业好就业吗?
答:早期的中医都是以师徒的形式传授下来的,很多都是中医世家。解放后才开始真正的学校教育,开办学校是中专。直到1962年,中到1962年才毕业。截至目前,中医学院已遍地开花,每年本科毕业生达数万人。近两年发展更快,如果你不了解的话,中医学院已更名为中医药大学了。中国政府在医疗展是中国政府在医疗领域...

#湖南中医药大学#各位校友大家好,本人药学专业18届毕业生,请问各位学 ...
答:首选去大医院药房上班。

为什么很多人不学中医?为什么说学中医后悔一生?
答:1、就业难度高,年轻中医不受认可 大多数的综合医院对中医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是远低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大型的中医医院,但数量很有限,能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不多。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前来看诊的人都更相信“老中医”。如果看到坐诊的是年轻人,往往会觉得对方不专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