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七简介

作者&投稿:豆卢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五加科植物竹节参呈竹鞭状的根茎·《中医大辞典》·竹节七
    • 3.1 竹节七的别名
    • 3.2 来源及产地
    • 3.3 性味归经
    • 3.4 功能主治
    • 3.5 使用注意
    • 3.6 运用
    • 3.7 化学成分
    • 3.8 竹节七的药理作用
  • 4 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中医大辞典》·竹节七
    • 4.1 竹节七的别名
    • 4.2 来源及产地
    • 4.3 性味
    • 4.4 功能主治
    • 4.5 使用注意
    • 4.6 化学成分
  • 5 参考资料
  • 附:
    • 1 用到中药竹节七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竹节七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竹节七

1 拼音

zhú jiē qī

2 英文参考

ensateleaf tupistra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五加科植物竹节参呈竹鞭状的根茎·《中医大辞典》·竹节七

竹三七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的别名[1]。

3.1 竹节七的别名

竹三七、野田七、竹节七、白三七[2]。

3.2 来源及产地

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呈竹鞭状的根茎[2]。主产云南[2]。

3.3 性味归经

甘、苦,温[2]。入肝、脾经[2]。

3.4 功能主治

功在补益气血,化痰止咳,散瘀止血[2]。

1.治病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肺结核咯血,咳痰不爽;胃出血,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倒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2]。内服:煎汤,3~9g;研末服,1.5~3g[2]。

2.治外伤出血[2]。研粉撒[2]。

3.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3.6 运用

竹节参的肉质直根称峨三七,又名芋儿七[2]。功用与竹节三七基本相同[2]。

3.7 化学成分

根茎含与人参皂苷类似的多种竹节皂苷(Chikusetsusaponin)[2]。亦含人参皂苷、伪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2等[2]。还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以及痕迹量的β檀香萜烯、β金合欢烯[2]。

3.8 药理作用

大鼠口服本品煎剂,对多种实验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切除肾上腺后,仍有效[2]。能抑制非特异性 *** (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2]。对肝糖原的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2]。本品皂苷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2]。

4 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中医大辞典》·竹节七

竹节七为中药名,出自《陜西中草药》,即《陜西中草药》记载的竹根七的别名[1]。

4.1 竹节七的别名

竹节七、竹根参、牛尾七[2]。

4.2 来源及产地

百合科植物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的根茎[2]。分布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及陜西等地[2]。

4.3 性味

甘、微苦,寒,有毒[2]。

4.4 功能主治

功在益阴清热,活血调经[2]。

①治劳热咳嗽,白喉,月经不调[2]。内服:煎汤,1.5~3g;研末冲服,0.6~1g[2]。

②治风湿痹痛,痈疖肿毒,跌打损伤[2]。煎服并捣敷[2]。

4.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内服过量,可致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2]。服药时忌食醋及酸味食物[2]。

4.6 化学成分



~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答: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例如 惊蛰打雷 清明下雨 谷雨与仓颉?
答:二十四节气简介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15为一节,每月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全年分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以后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答: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最初是依据北斗七星的循环旋转规律而制定,后来结合了不同的气候、物候变化,又吸纳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进而形成了今日的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为上古农耕文明...

春季里的六个节气(名称及简介)
答:春季里的六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1、立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

春天的6个节气分别是什么
答:二拆念山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

农历24节气的准确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答:1、排列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在历史上,二十四节气曾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

二十四节气歌歌词解释
答: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春就是指春季的开始。春雨指的是雨水量渐增。夏满芒夏署相连:分别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秋处露秋寒霜降:分别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秋:秋季到来。

二十四节气名称
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简介:二十四节气(廿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上古农耕文明的...

二十四节气立冬介绍
答:立冬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立冬介绍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