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城市群? 中国第四大城市群应该是哪???

作者&投稿:茅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京津冀城市群,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由首都经济圈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沧州、衡水、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11个地级市和定州、辛集2个省直管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阳市。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3、粤港澳大湾区

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4、成渝城市群

具体范围包括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

重庆市的渝中、万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

5、长江中游城市群

又称“中三角”,是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国家级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

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



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和东北城市群是中国正在形成的四大城市群带。四大城市群的教育发展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高等教育相当发达 1990年四大城市圈拥有普通高等学校893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83.07%,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进程,到2003年该比重降为79.06%。1990年,四大城市圈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为173.74万,占全国84.23%;2003年,在校生规模为877.88万,依然高达79.19%。四大城市群的教育优势集中地体现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2003年,四大城市群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542390人,占全国总数的83.28%。 2004年,中国教育发展数据显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达到2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北京和上海两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0%以上,进入普及化阶段。据统计,2003年江苏、山东和湖北等省高等教育规模超过100万,北京、河北、湖南、广东、四川等五省超过80万,其中只有湖北例外,其余6省市均在四大城市圈内。四大城市圈经济结构合理、就业环境比较宽松,即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也是高层次人才就业的重要市场。 环渤海地区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从1990年至2003年,这一地区高等学校规模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27%以上,占全国四分之一强;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呈现地方化和均衡化趋势。这一地区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略有下降,2003年占全国26.98%。与此同时,其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却日益增强。2003年,环渤海地区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招生数量和在校规模分别占全国34.17%、32.67%和32.92%。全国近38.50%的博士毕业于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2003年全国60%以上的博士毕业和在校生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其中博士毕业生有38.50%在环渤海城市群、23.98%在长三角地区;两城市群博士在校生分别占全国的36.57%和23.55%。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已经成为中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高地。 泛珠三角地区的扩大,纳入了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全国贫困地区和教育不发达的海南省,不但没有提供其教育优势,反而使地区间不平衡现象更为严重,背负了沉重的经济、人口负担。这是否有利于以香港和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的发展,即泛珠三角的优势是否大于珠三角,有利于深入研究,并通过发展才能识别。
(二)人力资源较为丰富 中国四大城市群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自然资源相对较少,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大城市群包括了470个城市,占2003年全国城市总数的71.65%;人口规模达89529万人,占全国总规模的69.28%,人口规模相当于3个美国、比欧洲(不含俄罗斯)总人口7.289亿还多1.663亿。15-64岁人口规模占全国的67.68%,人力资源总量占全国的77.68%,高出其人口规模比重10个百分点。具体而言,泛珠三角地区人口规模占全国的36.71%,人力资源总量占32.50%;环渤海城市群人力资源占全国的24.03%,长三角地区占11.29%,大东北地区占9.86%。 四大城市群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四大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人口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具有发展潜力、发展活力和发展能力的地区。
(三)劳动力文化素质较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大专文化以上者占全部人口的5.15%,整体人口文化结构处于以文盲半文盲、小学、中学文化为主的低层次阶段。特大城市高层次人才拥有量继续居领先地位,北京大专文化以上者比例达到20.31%,上海和天津分别为14.16%和 11.59%,已高于中等发展国家水平,成为中国城市群教育发展的“领头羊”。
(四)城市群之间发展不平衡 中国城市群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群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二是城市群内部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发祥地,教育发展水平领先。东北城市群之间教育发展和人口文化素质差距较小、均衡度高。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人口文化素质积淀欠丰富,高层次人才培养差距明显。四大城市群内部都存在教育发展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一般相差20-30年的发展阶段。以珠三角为例,泛珠三角城市群扩大成“9+2”模式,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同时也进一步暴露出泛珠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劣势。在全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大背景下,1990-2003年泛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在校生占全国比例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毕业生规模占全国的16.50%,在校生占全国的17.67%。其中博士毕业生和在校生分别仅占全国的12.38%和13.38%,仅相当于大东北城市群的规模存量。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珠三角地区包括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省、市、自治区,其中西部省区有5个,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特点突出。

答:中国四大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又名沪宁杭,中心城市是上海。
珠江三角洲,又名港穗澳、粤中南,中心城市是香港。
四川盆地,又名蓉渝、巴蜀,中心城市是成都。
京津冀,又名京津唐,中心城市是北京。
这四大经济圈应该修建菱形框架直线公路铁路,这样就可以让这四个经济圈彼此之间有交流。

四个城市就城市群? 中国四大城市群:辽中南 津京唐 珠三角 长三角。

第一,(深圳+东莞+惠州)+香港 第二, 北京+天津 第三,广州+佛山 第四,长沙+株洲+湘潭

我国四大城市群有哪些~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济南为主的环渤海,以南京、无锡、上海、合肥、杭州、宁波为主的长三角,以广州、佛山、深圳、厦门为主的珠三角,以及以西安、成都、重庆、武汉为主的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除了上述核心城市外,截至2017年底,已有超过300个城市和三大运营商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并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介绍说,建设智慧城市将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促进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措施。业内认为,随着更多城市加入智慧城市的行列,上述四大区域将形成覆盖更广、联系更加紧密的智慧城市群,极大地推进我国物联网发展和产业集群快速成型。


扩展资料:
在四大智慧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中,包括芯片制造、传感器设备、系统集成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集群也依托上述核心城市逐渐发展壮大。
例如,在芯片制造领域,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已具备相当的产业规模;西安、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则依托自身的科研教育优势,在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四大智慧城市群加速成形

中国第四大城市群,呼之欲出!网友:毫无悬念

中国四大城市
答:中国第四大城市是深圳。目前比较公认的中国一线城市有4个,也就是所谓的“北上广深”。第一是北京,第二是上海,第三是广州,第四是深圳。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1) 28 16 其他回答 1、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公认的全国第一大城市。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中国构造的四大都市圈中gdp占比最高的是
答:上海。根据查询搜狐新闻网得知,中国构造的四大都市圈中gdp占比最高的城市为上海,四大都市圈即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为什么成渝城市群有望发展成世界级城市群,最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
答:3. 除了这三大城市群,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也在快速发展之中,这有助于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融合发展。特别是成渝城市群,以其活力和潜力,被看好成为全国第四大城市群。4. 重庆和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引领着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该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

四大名城指哪四大?他们各有哪些特征?
答: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邙山古墓群与天子驾六震惊世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一词便源自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洛阳是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和新能源节约型城市,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感动...

世界六大城市群(全球化的中心)
答:北美城市群的特点是: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高度发达的文化和艺术。步骤二:了解北美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北美城市群的发展历程是:20世纪初,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北美城市群的发展也随之迅速。第四大城市群:南美城市群 南美城市群包括...

中国三大城市群,是嘛三个?
答:中国三大城市群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群逐步增加,2018年国务院共先后批复了9个国家级城市群,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

中国西部四大城市
答:成都:四川省的省会,副省级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重庆: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安:陕西省的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城市...

中国四大城市带
答:中国四大城市带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北平原地区.

中国第四大城市是哪里?
答:中国第四大城市是深圳。目前比较公认的中国一线城市有4个,也就是所谓的“北上广深”。第一是北京,第二是上海,第三是广州,第四是深圳。深圳,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

中国五大超级城市群格局形成,谁最有潜力
答:1. 中国五大超级城市群包括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其中长三角最具发展潜力。这些城市群占据全国11%的国土面积,却贡献了全国55%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2. 2016年,长三角、京津冀与珠三角三大传统城市群的GDP规模分别达到14.7万亿、7.5万亿和6.8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