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里的古诗词2——《浪淘沙》

作者&投稿:通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钱塘江大潮,自古至今都是打卡圣地,从晋代开始,跨越了唐宋元明清近代、现代的千年观潮岁月,咏潮的诗词多达390余首,李白、孟浩然、苏轼、罗隐、范仲淹、杜甫、杨万里、白居易等都有写过,被称为天下奇观。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其四)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罗隐《钱塘江潮》

百里问雷哲,鸣弦暂辍弹。——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观浙江涛》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秋季语文课本的改动较大,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改成了“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自南宋以来,便把每年的八月十八作为观潮节,是一种传统,沿袭至今,可见,钱塘江的潮,乃大观,中国独有,被誉为“世界三大涌潮奇观之一”,自古至今,闻名天下。

《观潮》课后,读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从课文《观潮》中找出与诗句的内容相关的句子,这是我认为第一课课后题中设计得最好的一道题,也是我最喜欢的第一道,更是我怕迫不及待地想给小孩讲刘禹锡,讲他的《浪淘沙九首》。

刘禹锡,字梦得,他的名字由来还挺有故事,是母亲在生他之前做梦,大禹赐儿,当他出生的时候,便取名刘禹锡。刘禹锡还做过太子的宾客,也被称“刘宾客”。因永贞革新实践被贬的刘禹锡,往后都过着贬谪的日子,所以他的诗词遍布各地,这首《浪淘沙》就是最好的解说。

《浪淘沙九首》是刘禹锡辗转各地的有感而发,有黄河、洛水、汴水、长江、岷江、淮水、钱塘江、湘水等。黄河,原名叫大河,在唐代的时候,因为大量的沙子被人们发现水渐渐变黄,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后叫黄河。组诗首先写气势雄伟的黄河,用丰富的想象,借神话的演绎,寄寓迎难而上的精神,表达出刘禹锡在逆境中的豁达和从容。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组诗的开篇,也是我们通常提到刘禹锡的《浪淘沙》,最熟悉的一首。“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自昆仑山发源,一路东来,蜿蜒曲折,九九千里的滚滚流沙,源远流长,逐浪滔天;“浪淘风簸自天涯”照应了“九曲黄河万里沙”,对黄河寻根溯源,也写出了黄河的曲折东去,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上不差上下。

同为回溯远眺的视角,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写黄河的源远流长,引起一片遐想后顺势挥洒出“一片孤城万仞山”,山水自然间,十分壮丽。刘禹锡则是瞬息间,从地上到天上,写出天地间的宏大飞扬,这是刘禹锡写黄河的独到之处。

《浪淘沙·其一》不仅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一次遨游天际的畅想,更是刘禹锡一生的抱负和情怀。

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达对爱情的理解;第三首讲世事的沉浮、时光的流变;第四首写游子情;第五首写锦江风景;第六首揭示付出与得到的不平等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第七首描写钱塘江大潮,也正是第一课《观潮》课后题所选诗文。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是: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观潮》一文按照总分结构,从潮来前、潮来中和潮来过后的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浪淘沙·其七》前两句恰好是写了涨潮的情景,对应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后两句是落潮时的情景。

《浪淘沙》第八首写骚客情怀,对主题大浪淘沙有更鲜明的阐述,同时也是与第一首的回应,第九首与第三首同。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刘禹锡一生写诗无数,收入中小学的至少有十六首之多,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望洞庭》《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浪淘沙》,还有《答柳子厚》,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富含哲理被后世广为传诵的诗句,出自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读刘禹锡的诗词,领会他不屈的意志和爽朗的本色。

~

四年级下册语文写景的对联
答:4.4年级课外练习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有哪些 1、《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

有关于浪的有名诗句
答:广天阔地, 诗中山河最壮丽。 `。 2.有关“浪”的古诗词有哪些 1.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2.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3.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4.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5.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6.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1.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

关于河流的诗句大全
答:5、《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7.描写江河的古诗词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2、独立...

在现在的小学课本中,五年级的语文课本有哪些古诗?
答: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的古诗文有:《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1、《牧童》 作者: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 《全唐诗》中。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

关于黄河的诗句
答:“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古诗词有哪些
答: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 第一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静夜思 唐(李白)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描写潮水的古诗诗句
答:2、北宋苏轼《瑞鹧鸪·观潮》原文: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译文:青山影里舞动着小红旗,我是江南踏浪弄潮的小伙子。拍手想笑我如山简酩酊醉,两岸观众齐唱浪婆词。西兴渡口赛舟的帆刚...

小学生的古诗大全
答: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

小学必背古诗词(2)
答:4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4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唐 卢纶 4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唐 刘禹锡 4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唐 ...

劝导年轻人努力奋斗的诗句
答: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青年励志的诗句 励志古诗词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