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那些逃课但考试前突击成绩好的现象 对“大学”的定义是什么?

作者&投稿:盍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两个角度看吧。
看到这个问题十分有感触。
原创回答,请勿抄袭。剽窃别人劳动成果占为己有者不得好死。

先从个人来看,他们这样做,的确有其合理性的,因为现在的教育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大学许多知识流于空泛,而就业形势又十分严峻,加上中国大环境出现人情大于能力的局面,他们不把精力放在大学的学习上也不足为奇了。另外,教育制度的缺陷也决定了“突击”的合理性,因为教育中死板的知识,决定了大部分能凭借记忆突破考试的局面,这么些人或许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来不断考试,也窥破了这一点,因而总这么投机取巧。再有,或许他们在高中经历了很艰辛的一段日子,压力很大,来自各方面,家庭,老师等等,到了大学,压力消失,他们就很快失去以往踏实用功的耐心了。最后,这些“突击”分子有相对较好的记忆力,或学习能力,从而屡屡得手。
我认为,我们同为学生面对这种现象总是无奈的,更有些心酸,自己兢兢业业一年,却不能与那些虚度时光的人拉开差距。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从自己的努力与拼搏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么一个分数,更重要的是,我来到大学,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即便将来社会上我不能获得比他们更多的地位和名声、金钱,但我也波澜不惊。
再有,作为踏实用功的学生也必须适时的发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商谈技巧,绝不能在大学的平台里完全丢弃社会关系这一重大资源。因为它毕竟在当今社会能否取得成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有就是要记得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大学是绝好的平台,在校大学生,家庭压力相对小,社会压力相对小,自身学习压力相对也小,也许将来再也不会有这么一段时间了,因而此时是发展自己特长的大好时机。

从社会角度看,这些投机分子屡屡得手离不开当今教育的失败。永远一味的应试制度,给了“突击”派生存空间。当今教育偏离能力培养,美德熏陶。我并不是说当今教育中没有去培养能力,没有去熏陶美德。其实这些都是有的,只不过都被应试教育搞歪了。应该还记得高中时候吧,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和学校活动都是应付式了事,都为了那一个分数日夜苦读。结果就是,上了大学,生活一团糟,没有自控能力,自我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现在商业化的运作手法,失去了扎根的人文精神,学者商人不分家,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骨气。一切以功利的进取的为目的,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如此,大学更如此,将来社会也必定如此,这样的教育链,学生能不功利吗?学生永远被利用作商业运作中的重要一环,“功利教育—高升学率—高入学率—高学费—高利润—功利教育—高升学率—高入学率……”,学生究竟是什么?是商业运作的棋子?还是所谓的国家栋梁?更可怜的是这些教育工作者榨干了父母辛苦赚来的钱,嘴上说替他孩子办教育,背地里中饱私囊,还在功利教育过程中间接将自控能力不高的学生推向了
投机取巧和“突击”派。

“人情大于能力”的社会氛围,“能力不如学历”的单一的人才审核标准,都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或许正如元曲所说吧“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
部分中国人劳动观念偏差,认为做技术的就是低下,做管理的就是高档,往农村跑,说明你不行,往大城里跑,说明混得好。
还有,不可遗忘的一点,是我们最初去学习的动力是来自于父母。说得比较难听就是,一开始去上学都是父母逼的。幼儿园开始被送去上学,那时大概还不懂上学是个什么概念。从“逼着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视个人而定,有的相对年龄早,有的相对晚。也就是说,父母对我们最初的学习动机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八零后这一代,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一般水平,大学生普及率相对低,而且普遍身份是工人阶级,父母处于特殊的历史环境里,自己流于平凡的同时,一边归咎于社会,一边归咎于自身,社会无法凭一人改变,而我们却能改变我们自己,于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就成了普遍人找到的所谓的“根源”因而可说父母们一片苦心也带有弥补当初他们自身遗憾的动机在里头吧。于是都把我们往一条独木桥上赶,一旦过了这座桥,他们不再陪伴相送,我们便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急才.你我羡慕不来的.其实大学都不注重考试的有得逃课就赶快逃了不象我们监得特紧........

这些都是学习能力强,短暂记忆力好的人才可以做到的事。他们平时不愿意繁琐的跑教师上课,选择更高效的“考前突击”来达到好的成绩。
但是,这是不可取的。一来,逃课行为不尊重老师,白费家长给的学费;二来,自己考前突击只能短时间内有用,过后就几乎彻底忘光,这不是教育要求的效果;三来,“临时抱佛脚”对培养人脚踏实地做事有消极作用。
所有还是应该平时好好上课学习。

无所谓了,大学里面成绩不重要,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当真了就没意思了

在我们这看来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老师考前一般都会勾重点,只要考试前把重点弄懂了,十有八九就会过了。而且我们学校的复印店会卖历年的题目,买来做上几套也基本上可以包过,因为每一年的题型基本上都不变。
对于这点,我们要摆好心态,自己平时也要认真学。在校的成绩也不能证明你的能力的。以后毕业找工作,我们去应聘的时候还得参加公司的笔试和面试,到时候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看出来了。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加油吧!

985是那几所大学~

高等教育机构
大学的释义有三:一、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包括综合性大学、学院、高职高专等。二、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三、 太学。《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 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发,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大学一词出处有三:一、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是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学院、高职高专等等。二、太学。《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卢辩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发,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三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


基本释义
1、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
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或院。这里专科的含义是专门科目,如医科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药科大学、商科大学、高新科技大学等。
现代大学的概念,来自英文University(A university is an institution where students study for degrees and where academic research is done)。
2、《礼记》中的一部
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礼记》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附录:《大学》概要,《大学》主要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学代表作。作者曾参(cān)孔丘的得意门生;春秋后期儒者。“大学”即大人之学,亦为未来之君主、栋梁领导天下的必修之学。旧时大学为胶;小学为痒;承办讲学之地为学堂;私立学堂为私塾,教师为先生。

教育机构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 ,大学还包括高职高专院校。
中国封建时代“大学”一词除了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外,还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根据文献记载,大学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机构,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的成均和上庠;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痒近是也”。虞舜时成立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郑玄:“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以后夏朝的东序,商朝的瞽宗,周朝的辟雍,是当时位于京师的最高学府。
皇朝帝国时代到了汉朝,中央设立太学,为最高学府,而地方也开始设立郡学、州学、府学、县学等供同龄学生学习的的地方官办高等学校,相当于不同阶级的公立大学,低阶大学学业出色的学生可以进至高阶大学学习。隋唐以后太学改为国子监,唐朝以后出现书院。书院可以分为大学部、小学部,有些并不严格区分,有官办,有私立,不少是私办官助。白鹭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都是著名书院的代表。中国传统的学校部分培养公共政治服务的官员仕人以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偏重儒学人文教育。
另外,还有专门学科部或者专科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南朝宋时设有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合并后分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唐朝的国子监设有律学馆、书学馆、算学馆。明朝时设有专门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四夷馆。此外还有兼具人才培养功能的专门性的科研及应用服务机构,如医学领域的太医馆等,天文历法领域的司天监或者钦天监等。还出现过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如南朝之宋朝设立的华林学省,相当于后来的中央研究院。

对于大学生逃课,你有什么看法?
答:我大学的时候也逃过课,不过我是逃的一些选修课,而且逃课也不是出去玩而是去图书馆或者微机房。我们那时候有些选修课也不是很重要,你只要能考试及格就行,而这种科目考试前考试都会给画重点的,所以也不用担心会挂科。对于这种情况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利用选修课的时间去学习必修课的东西。如果是逃课去...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逃课现象
答:大学生逃课现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使大学生们都能按要求到课并认真听讲,不发生显性逃课及隐性逃课现象,是教师、学校、家长、社会都希望看到的。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定能使逃课现象有所减少。但在进行疏导及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方式方法的研究,不能使不正常的逃课现象变成正常现象...

如何对待逃课学生?
答:一.逃课原因分析 现在大学校园“逃课族”出现了这样的学生,他们的逃课是为了考研或者为了准备英语四、六级等其他级别的重要的考试。面对现在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足,自已必须在学校学习到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或外语、或计算机、或考研、或公务员,等等。为...

如何看待大学逃课的人?
答:这类学生我平时接触挺多的,主要特点有: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总想在每个领域都做到最好、精神内耗Q严重、缺乏自身的规划、遵守规则但从不研究规则。比如考研/考公这类问题,众所周知,当前这两项考试是非常内卷的考试。如果你想参加这两项考试,在大学阶段就不得不作出一些权衡:比如逃掉无用的实习(...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的行为?
答:- 2.生逃课有多种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学习状态的调整和调节,适当的课程缺席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重新调整学习状态,使其在回归课堂时更加专注地学习。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对某些课程感到无趣、无用或者无法理解,或者对某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满意或者不尊重。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兼职、...

怎么看待大学生平时不学习,临考试就开始复习这件事?
答:还是不太提倡这么做的,学习是自己的事,并不是死板的去完成任务,日常生活中如果不重视学习,平时不学习,然后到了考试的时候,临时再去学习,也许能保证不挂科,但是不会有什么收获。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期末突击?
答:回答: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给自己安排了许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健身、练舞、兼职等等。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呃,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呃,而且这个自我控制的度是比较不好把握的,然后最后到了要期末考试的时候,大家都会开始突击复习。那么,如何看待大学生期末突击复习呢? 是为了有个好考试成绩的正常现象 对于学...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
答:确实,逃课是时下大学里最普遍的一种违纪现象,许多同学在上了大学之后,就不再用心学习了,“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令他们再也无心听课。由于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而且考试的内容一般都在书本里,所以考前猛攻几天,临时抱佛脚,想考及格并不难。然而,大学是人生最关键的黄金时段,充分利用这...

为什么大学里逃课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答:首先,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学生的课程负担加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泛。然而,这种改革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许多学生在面对繁重的课程任务时,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导致逃课现象的产生。此外,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以考试成绩为主...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逃课现象
答:明显旷课:未办理请假手续而不上课的行为 隐蔽逃学:上课不学习的行为。1. 显性旷课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学生异常出勤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学生自身、教师和管理。以上三个原因的实质只有一个,就是管理制度不严格,或者执行力不够。无论什么样的心态一个学生,不管有多少原因他逃课,不管老师是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