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不买房的人成了什么?

作者&投稿:登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买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么不买房的人都成了寄居蟹。

现在很多都喜欢买房,然后买车,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房有车的成功人物。这样回到老家面对无论亲戚或朋友,都倍有面子。

然而,我却不是这样想的,可能让你们笑话了。

我是农村的,家里也有屋地可以建楼房,但是我不打算建,也不打算在外面买房,理由很简单:我的小孩现在已经有11、12岁了,即使现在建房子,难保10年后他们结婚时会不会喜欢,所以干脆不要楼房。

以现在的物价和工钱,建一栋三层楼式且装修好,起码得60~70万左右。而我的做法就是租房子住,普遍的租房价格是300~400元,我租的是大点的房子,需要550元,一年下来需要7千,住十年就是7万,70万足够我们住100年了,一栋楼房住个20年就已经破旧不堪了,除了留下熟悉的感觉,就是住之无奈,弃之可惜的破烂楼房。年老了,离离开这个世界也不远了,管它以后这个楼房居住权归谁所有。

我自称自己的这种租房行为为寄居蟹,看到合适自己的“房子”就搬进去。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回答一下。很多人说房子是泡沫,千万别买,正因为很多人趋之若鹜,所以这个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你有办法不买吗?好像真没有。但是看看那些买得越早的人真的赚到了。

目前来看,所有的理财投资产品里,房子是保值且增长幅度最大的,我也不去举例北京上海这种高端的学区房的涨幅了,毕竟离得太远,总感觉不太现实,就讲讲我身边的。



我住在一个县级市,这里的房子现在均价一万多一点。我弟弟住的那个小区是我们这个县级市里最好的小区,2006年我老爹给他买房的时候,6800一平方,买完空了十多年,因为要做婚房,一直舍不得租出去,前几年装修好,去年弟弟结婚,刚去住。现在涨到18000一平,整整三倍。但是呢我们就买了一套房,也不会再卖出去,其实6800跟18000也没什么区别,就是心里觉得爽,赚到了;

第二个例子是我堂姐,她大学毕业后跟老公去了苏州的华硕,在苏州贷款买了两套房,每个月要还1万多的贷款,我看着都累,但她说她很开心当房奴,5年的时间,两套房增值了100万。后来她们举家搬到杭州,卖掉苏州一套房,轻松在杭州又买了一套三百多万的。她现在已经不上班,在家带孩子,偶尔买房卖房。

我呢是一个觉悟特别晚的,我一直等着房子降价,从来没有想过要买房。直到儿子读了幼儿园。我才火急火燎地去看学区房,看了整整一年,才找到一套心仪的二手房,但学区不错,而且房子都是新装修的,是人家结完婚有孩子了要换大房子卖出来的,装修不用动,只要买些家具就可以拎包入住。71平方74万,一万零一点,付了首付30万,贷款贷了44万,15年,每个月还4000左右,每个月会少8元。

买了以后,我也舍不得租出去,因为孩子读书了我们自己要来住,再说家具锅碗瓢盆什么都是新买的,所以也空了两年,今年刚刚住进来。期间也有中介来问我们出租吗?可以租到2000一个月。我说不租,自己要住。现在这个学区涨到了12000一平左右。



所以这么算买房子是不是很划算。如果你有闲钱,何不买房子。钱放在银行会缩水,放在P2P,不知道哪天就暴雷了,其他投资理财也没有一本万利的。唯有房子,至少是个固定资产,就算贬值,房子还在,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房子是保值的,且有增值的空间。

所以我觉得房奴听起来还是挺悦耳的。如果我有钱了,我的终极梦想是包租婆,每个月靠收租环游世界,哈哈,我又想多了。

买房的成为了房奴,没买房的成为房奴的奴隶!

因为没买房的人,最后都要从房奴手里租房住,相当于 在帮这些买房的房奴还贷 。

我大学同学,家里有点小钱,所以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就给他在长沙买了一套房。在他读大学的四年时间里,这一套房子就被用来出租了,每个月能有个两千元的租金收入,这就是同学四年时间里的生活费了。后来毕业后,家里说你现在工作了那么每个月的房贷就要自己出了,他也答应了,结果他自己住一间房子,把剩下的两间房子租出去了,每个月也能收到两千元的租金。而那套房子的月供还不到三千元,所以实际上他自己每个月的房贷支出只有几百元。

而这还是因为同学自己的房子位置不是很好,所以租金不算高,如果是那种位置好的房子,基本上租两间房出去之后就不用自己还房贷了,自己还能免费住一间房子。

很多人觉得买房之后会成为房子的奴隶,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先考虑房贷,但其实大部分人在买房之后生活质量并没有出现明显降低。毕竟很多时候租房住也需要付出很大一笔支出,而买房其实只要凑齐首付,每个月的月供跟房租相差其实并不多,这一点越是在大城市就越是这样。

我记得开发商有一个文案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你把钱存在银行,结果别人借走你的钱买房,然后把房子租给你,还让你帮他还月供!

这下你知道了没买房的人都在干什么了吧。都在帮买房的人还房贷!

“房奴”这个词有些年了吧?刚开始时很流行,后来听见的少了,其原因是人们观念的变化。过去是攒够了钱买房,后来发现攒钱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房价的脚步,并且钱越来越贬值,于是就改变了策略,由攒钱改为贷款,居然理想实现了。我有个侄子03年买了个房子,二楼,80多平米,18万多,首付5万,余额贷款10年,现在轻松好多年了,如果等攒够钱再买的话,恐怕现在也买不了。那时候当房奴是不大被人接受的,因为它超越了人们的传统观念。那时当房奴的大致上是两种人,一种是刚需的,不买不行;一种是有眼光的人,预见到房价要涨,可以趁房价处在低位时贷款买上几套,借用银行的钱园自己的发财梦,其结果这些人赢了,也催生了更多的炒房者,成就了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这十几年间,房价涨了多少?依我住的这个楼为例,120平方的房子,00年卖的是22万,03年同样的房子卖了32万,一四年98万,一八年183万。房子是95年建的,早买的房龄仅有5年,去年买的房龄已达24年,前后相比,性价比一目了然。

从房地产市场出现以来,到现在买房的仍然不外乎两种人:刚需者和炒房者。刚需的不买不行,背上贷款也得买;炒房的是不怕钱多,即便有风险也要拚上一把。在这种情况下房价大落的希望简直微乎其微,何况还有建材价格的制约。前不久也是一个关于房子的问题,我曾说过,房价总的趋势是稳中略降,如果是刚需的话你什么时候买都不后悔,反而觉得亏了当时下决心买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人人都能买得起房子,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起“房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能不能接受,这就是现实。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咱们先不讨论买不买房。

各位觉得猪肉会降回五块钱一斤么?葱姜蒜会降回几分钱么?其实真正细算下来许多物价都已经超过正常消费水平了,只是因为都是小额消费大部分人不在乎或不关注而已。

在中国,没有房产的人群大有人在,其次有多少人的房产是在农村或乡镇的?别总说回农村盖房,我们国家是一直在发展进步的,农村人口早晚要并镇,镇并县,县并市的。人口流动是国家发展的必要因素,你不想走,国家有的是办法驱赶你。与其被动赶到大城市,不如早点进入。归根结底其实都是惰性作祟,有太多人认为自己后辈的生活质量和自己无关。可其实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巨大的财富。偏偏有些人巴不得把家产败光,做月光族,啃老族。国家在发展进步,可是人的思想却在退步。思想决定成败。

买房不一定会越来越好,但不买房的一定不会越来越好。有房的不一定有钱,但没房的一定没钱。

买房的人都混成了房奴而辛勤努力不敢松懈活成了一付苦逼的样子。不买房的都混成了潇洒自在一无所有活成了一付心虚飘着的样子。都是苦逼,一个是身体上的而一个却是心理上的只是各不相同而已。

贷款买房子的人因为每个月要还月供,然后就被戏称为房奴,也就是为房子工作的人。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五年以后,房奴其实也不会过得有多糟糕。

首先,就当前的房价来说,虽然已经看不到像前两年那种猛涨的势头了,但是,房子更不会出现那种折腰暴跌的情况,这么说吧,就算是房价跌了,那些该付不起全款的人依旧是付不起全款。并且,我们也一定要明白,现在控制房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抑制有些人炒房,防止楼市流入过多资金,然后引起某些投机取巧但是没有经济实力的人过度投机而出现房产泡沫,而不是为了故意打压房价。

因为就实际情况来说,现在的房价也就是个正常价格,对于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肯定一个月四五千的月供很吃力,但是,对于那些毕业了两三年,并且已经是结婚的两口之家来说,一个月四五千的月供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要知道,现在工资缴税都是五千起步了,也就是说在未来,大部分人的工资是不会低于五千,这差不多就是一个衡量房价高低的标准了。这么说吧,十年前买房子的人你感觉人家现在一个月两三千的月供是不是就过得比你租房子更苦了呢?恐怕你现在租房子一个月的话也得两三千了吧,这就是现实,同理,五年以后也会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因为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物价在上涨,货币就意味着在贬值,而月供却没有变。不过,以后买房的人可能就不会有月供不变这一说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固定利率了,也就是浮动利率了。那你说,银行为什么要搞这种浮动利率,那还不是为了防止以后出现货币贬值而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样一个不买房子的人心虚和不自信的摧残并不比一个买房子的人压力小,虽说年轻时活得潇洒自在,但越活一定会活成一种越心虚落不着地飘着的感觉,特别是成家有小孩以后这样的感觉会更为强烈,到那时你可能会整日为了找房子搬家涨房租而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日子不但别人看不起你连你都会看不起自己,这样的日子越往后越越更凄凉,毕竟活成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生绝对是一个最为凄惨的人生。

房奴看起来好像是一个贬义词,没那个金刚钻却揽了这个瓷器活,每个月拼命赚钱累死累活不说,生活上还要勒紧裤腰带,拒绝所有外出花费邀请,没有任何 娱乐 活动,每天和古时奴役一般生活,压力大到让人绝望。

房奴既然如此痛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当房奴呢?


想买房,但是没有钱,这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

作为新时代的好青年,咱保持乐观,辛勤工作,朝九晚九上六天班,可大多人工资还不及当地房价的1/2甚至1/3。再加上本身家庭并不富裕,都是贫苦出身,父母含辛茹苦供至大学,哪还有什么存款再来全款买房?

买不了,又强烈需要,那就只能偿那大山一般的房贷。现在的年轻人,房贷车贷就像寓言中愚公门前王屋、太行两座大山,还说什么,为了美好生活,搬,搬就对了!


然而,正是这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过去的房奴们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回头观望,绝大多数的买房者不说赚的盆满钵满,至少也是完成了一波资产升值,这时候,当年没有买房的人不高兴了,凭什么?他们也就是运气好一些罢了。

实际上,房价就是这么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有这笔资金,有这份魄力,有偿还的能力,有肯承受压力的心态,房奴们最终获得曙光,唱起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杠杆是什么意思,那我们下面用大白话好好唠唠。


2002年,坐标成都一环,130平米,首付7成,A先生顶着来自家庭与生活的压力,把牙都快咬碎了,狠心买下了这套房子,房贷要在30年之内还清。

2002年,成都的平均工资是917块,A先生需要每个月还款300元,还剩600元再加上老婆的微薄工资,全家人过得那是一个缩衣节食。当时的A先生感觉未来没有任何希望,老婆成天骂他脑袋有病要买这套房子压力巨大,全家人更是病都不敢生,生怕资金链断裂还不起贷款。

然而不管怎样,A先生的日子也这么过来了,17年后的2019年,A先生如今仍需每个月偿还300元的“巨额贷款”,而且这笔“巨额贷款”他还将再还14年......


你听听,300元巨额贷款,这说的还是人话么?

当年贷款买房者,就是典型的先苦后甜,前期生活满载压力,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压力于无形中被稀释了,为什么?

随着通货膨胀,钱越来越不值钱,这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非常头疼的事情。之前的人喜欢把钱存进银行,不但安全,还能拿点利息,岂不美哉?可是随着通货膨胀,他们渐渐发现,即使拿到了这份利息,自己手上的钱好像越来越不值钱了,于是开始纷纷寻求投资之路,国债、基金、股票、期货,有的甚至玩起了P2P,玩起了币圈,以求资产的保值与升值。

但对于当年贷款买房者而言,他们手上的钱只能支付首付,假设全款买了一套房,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的也就只是原资产而已,但成为房奴贷款买房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但享受了前者,还享受了贷款款项的资产升值,这就是杠杆的力量。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问,现在买房还来不来得及,房价会不会跌这种问题。

想问房价会不会跌的,你觉得你的工资会不会跌,你希不希望它跌?

买房来不来得及的,刚需赶紧上车,投资一线环一线。

房奴的日子很苦,不过也只是前期很苦,这就像小时候你父母逼你学习一样,先苦后甜,如今看着曾经好好学习现在功成名就的邻居伙伴,你有没有后悔当年没有好好读书呢?

在中国,房子从来不仅是“水泥盒子”,更多是一种 社会 关系的典型隐喻。

因为房子承担着超乎想象的 社会 意义,比如婚姻、户口、教育、养老、生活等等,很多人终其积蓄地要买 一套房子,它到底给人们能带来什么?

是一段婚姻的保障吗?

房子和婚姻的关系这几年巧妙发生了变化,有房成为时下绝大多数女性公认的第一择偶标准,也是男性展示自身经济实力的第一标志。“一定要买房,房子就是一种保障,没有房绝不会把女儿嫁过去”,许多父母都这么想,他们不希望女儿吃苦。

一套房子,有时候除了是安身立命之所,更是一张婚姻的门片。

是生活质量的保障吗?

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只能租房住。对于租房,很多人表示租房只是暂时的,结婚后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因为不用再面临中介的压榨,不用再和陌生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也不用面对高额的房租来来回回搬家……

而作为越来越多的租房一族,他们认为如果真的费尽力气付下首付,人生的大半时间就要为一套房子奔波,多多少少有些成为“房奴”的感觉,租房一族不想过被房子束缚的生活。

是子女教育的差别吗?

古有孟母三迁,现有家长不惜排队高价抢购学区房,背后都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实写照。家长对名校的追逐,是想孩子能近朱者赤、认识良师益友。

优质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几乎永远是供不应求,不管学区房的价格如何猛涨,很多家长也要花尽心思去争着买,他们买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学区房,而是孩子进入上级圈层社交的门票。

在当下的中国,和房子捆绑在一起的东西太多了,也正是这些东西,一直在催涨着房价上涨,也催生着80、90后身上越来越多的压力。我想说:

买房,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商场店铺这些实体店的不景气都是房奴们惹的祸!兜里没钱消费都粉粉奔向了马云的怀抱。还好还有些房租客没去买房!若都去买房作了房奴,怕是实体店将不会存在非都倒闭不行。

买房成为了奴隶,没有买房就是普通人。

一、买房成为了奴隶。就和封建 社会 的卖身契一样,卖给人家做牛做马,当丫鬟、小妾、太监和奴隶。主人是物业、开发商和银行。

二、没有买房就是普通人,房子为什么要通过开发商买,自己不可以造吗?不可以话可以住农村啊,农村不可以话住山洞啊,山洞不行可以出国买土地自己造啊,离我们近的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都可以去啊。



~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宁愿租房子也不愿意买房?
答:租房子住的时候,他们可以在市中心租个房子,无论上班还是娱乐都十分方便。如果买房,房子可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各种不方便。而且房租每个月才占工资的小部分,另外的部分可以用来好好生活,还可以旅行,给自己充电。如果做了房奴,必须得认认真真工作,轻易不敢辞职。每一笔费用都要小心计划,按时还款。...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买房了?
答:增加了投资的成本和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不买房,而是有一部分人选择不买房,因为他们认为租房更加灵活方便,或者购房的经济负担太大,或者房价波动和不确定性过大。同时,这也需要我们认识到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做出选择。

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 房子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答:我觉得因为房子是最基本的保障。许多年轻人为了婚姻成了房奴。据了解,在当今的许多房奴中,无论是依靠父母资助首付,还是几年来努力积累首付,他们都面临着偿还每月抵押贷款的巨大压力。在那些日子里,有句谚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将一块鲜为人知的石头和爱情绑在一起,宣布“没有钻石,就没...

北大教授称中国租房合算,为何现在的年轻人宁愿租房也不买房?
答:六个钱包可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疑问了,什么是六个钱包,六个钱包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六个人的存款。通俗点来说就是“啃老。”之后,“六个钱包”成了当年的网络流行词,而这也成为了一度的“啃老”的代名词。不是鼓励年轻人们不买房。有很多文章都...

买房的和没买房的,未来的差距会不会越来越大?
答:这样一来在未来的时间里有房的人和没房的人是会有很大的差距的。 我们打个比方,现在100万的房子,贷款20年,最后房子的价值涨到800万。我们抛去成本资产也能增值600万以上。 但是对于不买房的人来说,现在每个月的房租都快赶上月供了,20年后大家花了一样的钱,只是自己少掏了当初30万的首付。如果存20年最后能...

5年以后,“房奴”和“全款”买房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差别?
答:一、“房奴”买房5年后很多人都会认为贷款买房子成为“房奴”,是一件特别有压力的事情,二十年,三十年都要背着房贷生活,很难存下钱。可是现实生活中但凡是“房奴”,很少有没存下钱的,基本上都能存下钱,并且事业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日本房价崩盘的时候当年“没买”房子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答:那些没买房的人一直在租房住。房子问题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属于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即使是在日本也不例外。日本起初房价很高,那个时候有人倾家荡产去购买房子,但是不巧的是,后来日本房价忽然崩盘。买了房子的因为负债累累,最后选择自杀的不在少数,而有些之前没买到房子的当时立刻去买了一套房子,但是...

五年以后,房奴与全款买房的人会有什么差别
答:手里资金不够的人只能通过贷款的方式买房。不过也有不少手里资金充足的年轻人在犹豫,到底是贷款买房还是全款买房,他们犹豫不觉的原因,主要在于还没弄清哪种买房方式会对以后的生活或事业方面更加有利。那么五年以后,已经贷款买房的“房奴”和全款买房的人,他们之间会有哪些差别呢?1、...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买房子了呢?
答: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买房子。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买房子呢?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原因:1.高昂的房价 如今,房价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中年轻人无法承受的负担。在大城市中购买一套房子需要付出巨额资金,而这对于许多刚刚步入职场、收入尚未稳定的年轻...

北大姚洋教授劝年轻人别买房,年轻人为何也会被房子所”绑架“?_百度知 ...
答:现在不买房以后就再也买不起了。然而这个房价却消耗了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奋斗成果,甚至透支了年轻人未来几十年的奋斗,许多购房者都被房贷捆绑着每天,只能辛勤的工作来偿还房贷,就算工作非常的不如意,也不敢辞职,但我觉得年轻人千万不要被一套房子束缚着,应当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