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美点赏析

作者&投稿:台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峡》一文带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本文的美点如下:

一、层次清晰之美

本文采用总分式的结构,层次清晰地展现了三峡的山水之美。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三峡概貌,总体描写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接下来三个自然段,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具体描绘三峡之水,写三峡水由丰到枯的特点,分别展现了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充分展现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之美。

二、景物描写之美

课文廖廖一百五十余字,点燃勾画出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气象,生动再现了三峡夏天的动人心魄、春冬的沉静优美、秋天的肃杀凄清。

写夏水,重点突出夏水的水流湍急,迅猛异常。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夏水之丰。其中,“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特点;“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描写夏水的流速之快,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豪迈之美。

写春冬之景,既有仰视又有俯察,且用语凝练生动,惜墨如金的展现春冬之水的宁静之美。难怪余秋雨曾在自己的《三峡》中这样评价:他用最省俭的字句刻画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

写秋水,短短几句,寥寥数字尽显秋日的肃杀凄凉。

课文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既有整体概貌,又有四时特征,景物鲜明,特点突出。在景物描写之中,通过远近、明暗、虚实、等角度仰视、俯察、平视三种视角,动静结合来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展现出一幅灵动而富有蓬勃气息的三峡风光画卷。

三、情景交融之美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

本文作者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通过语言直接表现出来,但是,在描绘三峡奇景时,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欣赏之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三峡》的景色美、感情美、韵律美、写法美分别美在哪里?
答:《三峡》的景色美、感情美、韵律美、写法美分别美在无限风光、万千气象、尺幅千里、音乐美感。文章的第一段只有33个字,却是全景式的宏观勾勒,可谓笔力雄健,内容雄奇,写得异常的美。就那么一笔,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勒出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就那么一笔...

三峡描写了哪三美?
答:汉字。那凌空飞架的点,那单刀直入的撇,那天马行空的横,那陡峻 壁立的竖,那峰回路转的折。以及历尽沧桑的大篆,循规蹈矩的楷书, 温和活泼的行书,狂无羁绊的章草,都在三峡活活地演绎成一种力度, 一种动感,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可以说,一个三峡,蕴含了中国汉字 的精华,抑或说汉字便是对三峡精髓的形象写照。...

三峡文言文的意境
答:《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

赏析三峡文言文
答:1. 文言文《三峡》的赏析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三峡》 的赏析
答:《三峡》 的赏析: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

郦道元《三峡》赏析
答:《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以下是我整理的郦道元《三峡》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三峡》 朝代:南北朝 作者:...

郦道元的三峡作者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的美
答:郦道元的《三峡》作者从山水两个方面来写三峡的美丽景色。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山突出了上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通过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表现。出处: 《三峡》是北魏文学家郦道元所作。原文节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如此美丽的三峡风光,为何会让渔人泪沾裳呢?
答:【赏析】这是两篇描写三峡的美文,颇具迷人的魅力,具有三美: 布局机智巧妙 《三峡》采用提纲挈领的手法,先总后分,仅用155个字,就把巫峡两岸高峻山势,三峡夏天凶险湍急的江水以及峡中奇异的风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先总括三峡的地理形势,然后生动的描绘三峡夏、春冬、秋四季中山、水、草、木的奇特风光,为...

三峡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答: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赏析 本文是《水经注》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自三峡七百里中,...

文言文《三峡》的翻译和赏析有哪些?
答:1、《三峡》译文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