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特点?

作者&投稿:轩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概括。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课本的表述,就无法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首先,关于对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理解。这一矛盾包括哪些方面?它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怎样的关系?在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着地主的压迫与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而且有时还很突出。而教材中却不把国内矛盾表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经济结构来看:在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后期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阶级关系来看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复杂化了。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之外又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矛盾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矛盾。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非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可以这样说: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正是如此,才有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才有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的时期。 总之,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地位的变化则影响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又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支配的殖民地。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

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答:政治这种东西,最主要的是“理解”,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要求一个标准答案。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生活过的更好了,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就想着吃更好吃的东西,穿衣服要穿更好的衣服,名牌的衣服,要看书,看电影,崇拜明星之类,这些应该是所谓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何时转化为什么的?
答:新中国成立以后,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随着国际和平的发展,我国的主要矛盾逐渐转向国内从1952年起,我国主要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56年...

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
答:现有公共财政和社会协调机制不适应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分层加快的新挑战。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大量转移,而城市财政体系远远没有做好准备。强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高涨,而贫困群体和社会边缘群体的呼声往往被忽视;部分社会成员既得利益的减少或丧失将引发不满情绪甚至过激行为。人口发展态势仍然严峻。基数大...

何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可以理解为:封建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与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民大众的矛盾。理解这对矛盾,要明确以下几点:1、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封建社会,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在单一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也只有这一对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入侵,中...

如何从包身工作品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3、新民主主义的领导 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

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有何异同
答:4、基本矛盾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主要矛盾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怎样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答:所谓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关键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需要如何写。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有何特征?
答: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的、决定性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各非主要矛盾处于次要的、服从的地位。历史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作用。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解的重点是“最主要矛盾”,理解的难点在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如何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官民矛盾
答: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一切社会现象的总方向和把握一切社会问题的总钥匙,它从方法论上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正如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一样,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必然存在着一种基本矛盾,它决定着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面貌、存在方式与运行方式,因而也就构成了理解和研究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分析对象!那么,...

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答: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变为对抗性的,全局的矛盾。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