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难度系数如何设定? 岗位系数如何分?

作者&投稿:正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x0d\x0a1、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x0d\x0a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由劳动责任、技术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大要素组成。四大要素分解为12个因素,每个因素按不同程度划分分级标准,同时按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最高分和级差,组成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x0d\x0a 1.1 劳动责任:是指劳动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劳动责任是岗位劳动评价划分岗位等级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体现劳动岗位在生产、安全、质量上的责任,劳动责任分解为“岗位责任”、“安全责任”、“质量责任”三项因素。\x0d\x0a1.2 技术要求:是指不同的劳动岗位对技术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反映了不同的岗位等级。技术要求分解为“作业、操作难易程度”、“工作对象复杂程度”和“技术知识要求”三项因素。\x0d\x0a 1.3 劳动强度:是指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要求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程度和疲劳程度。劳动强度分解为“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和“工作班制”三个因素。\x0d\x0a1.4 劳动条件:是指劳动场地的客观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劳动条件分解为“危害程度”、“危险程度”和“工作环境”三项因素。\x0d\x0a2、岗位因素及分级\x0d\x0a以上四大要素分解为十二项因素,每项因素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x0d\x0a2.1 岗位责任是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以岗位责任制为依据,按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分级。直接生产的主要岗位为一级,后勤服务一般岗位为五级。\x0d\x0a2.2 安全责任:按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和可能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分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高和程度严重的为一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低和危害程度很轻的为五级。\x0d\x0a2.3 质量责任:按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最终生产、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分级,影响程度大并负主要责任的为一级,影响程度小负一般责任的为五级。\x0d\x0a2.4 作业、操作难易程度:按岗位作业的工艺复杂程度或操作的难易程度分级。工艺复杂、精密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为一级,作业简单、操作单一的为五级。\x0d\x0a2.5 专业技能要求:按岗位要求应达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和文化知识水平分级。要求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高级工技术水平,八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的为一级,初中毕业,熟练制的为五级。\x0d\x0a 2.6 工作对象复杂程度:按岗位看管设备、检修安装设备的范围和技术设备的复杂程度或加工件的复杂程度分级。工作对象范围大、非常复杂的为一级,工作对象范围小、比较简单的为五级。\x0d\x0a2.7 脑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脑力和视力的紧张程度分级。需要脑力与视力高度集中、进行高度紧张而准确活动的为一级。只需要短时间注意、脑力和视力长时间处在松驰状态的为五级。\x0d\x0a2.8 体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体力消耗程度分级。完全依靠体力作业的重体力劳动的为一级,使用体力很轻的为五级。\x0d\x0a2.9 工作班制:按常年从事不同的工作班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分级。常年从事四班三运转的为一级,常年从事正常班的为五级。\x0d\x0a2.10 危害程度:按不同岗位所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分级。主要指在劳动过程中经常直接接触粉尘、噪声、高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按国家标准执行,暂时没有国家标准的可参照行业标准执行。按危害程度分为五级,经过实测达到国家规定危害程度严重的为一级,无危害的为五级。\x0d\x0a2.11 危险程度:按不同岗位作业的危险因素对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影响程度分级,危险作业主要指高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带压堵漏等作业。凡有国家标准的按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按经常从事危险作业可能对劳动者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程度的为一级。无危险作业的为五级。\x0d\x0a 2.12 工作场地差异:按工作场地客观环境的差异分级。常年大部分时间(70%以上)在露天、地下、洞内及大容器内等条件下作业的为一级,室内作业的为五级。\x0d\x0a3、岗位要素、因素级别及权数\x0d\x0a由于不同要素对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各要素的最高分及级差也不尽相同。其中劳动责任要素占权重25%,技术要求要素占权重30%,劳动强度要素占权重25%,劳动条件要素占权重20%。\x0d\x0a4、岗位归级\x0d\x0a岗位归级是以岗位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不同的岗位分别测评因素,确定因素级别,按级别转化为评价分数,各因素评价分数之和,即为综合评价的总分数,按总分数对应岗位等级表划定的分数段,确定相应的岗位级别。生产岗位设置了八个岗级,八级最高,一级为最低。\x0d\x0a生产岗位归级表如下:\x0d\x0a\x0d\x0a5、岗位测评方法\x0d\x0a\x0d\x0a岗位劳动评价的四大要素分解为十二个因素,结合公司特点,按因素的性质采用因素评价法进行测评。\x0d\x0a6、岗位测评工作的程序\x0d\x0a6.1 成立岗位测评工作小组,由企业主管领导牵头,劳资、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x0d\x0a6.2 对公司现有工种进行清理、分析、汇总。\x0d\x0a6.3 选择运用正确的测评方法,制定测评操作规范,认真做好测评工作,防止测评中的随意性。测评工作力求公正合理。\x0d\x0a6.4 由劳资部门根据测评组的测评资料进行岗位归级,岗位评价领导小组要负责协调平衡本企业岗位等级关系和岗级结构,保证岗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x0d\x0a 6.5 岗位评价及岗位归级结果经岗位评价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后,报请主管领导审核。

岗位难度系数如何设定?~

【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
1、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
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由劳动责任、技术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大要素组成。四大要素分解为12个因素,每个因素按不同程度划分分级标准,同时按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最高分和级差,组成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
1.1 劳动责任:是指劳动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劳动责任是岗位劳动评价划分岗位等级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体现劳动岗位在生产、安全、质量上的责任,劳动责任分解为“岗位责任”、“安全责任”、“质量责任”三项因素。
1.2 技术要求:是指不同的劳动岗位对技术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反映了不同的岗位等级。技术要求分解为“作业、操作难易程度”、“工作对象复杂程度”和“技术知识要求”三项因素。
1.3 劳动强度:是指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要求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程度和疲劳程度。劳动强度分解为“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和“工作班制”三个因素。
1.4 劳动条件:是指劳动场地的客观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劳动条件分解为“危害程度”、“危险程度”和“工作环境”三项因素。
2、岗位因素及分级
以上四大要素分解为十二项因素,每项因素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
2.1 岗位责任是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以岗位责任制为依据,按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分级。直接生产的主要岗位为一级,后勤服务一般岗位为五级。
2.2 安全责任:按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和可能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分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高和程度严重的为一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低和危害程度很轻的为五级。
2.3 质量责任:按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最终生产、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分级,影响程度大并负主要责任的为一级,影响程度小负一般责任的为五级。
2.4 作业、操作难易程度:按岗位作业的工艺复杂程度或操作的难易程度分级。工艺复杂、精密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为一级,作业简单、操作单一的为五级。
2.5 专业技能要求:按岗位要求应达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和文化知识水平分级。要求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高级工技术水平,八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的为一级,初中毕业,熟练制的为五级。
2.6 工作对象复杂程度:按岗位看管设备、检修安装设备的范围和技术设备的复杂程度或加工件的复杂程度分级。工作对象范围大、非常复杂的为一级,工作对象范围小、比较简单的为五级。
2.7 脑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脑力和视力的紧张程度分级。需要脑力与视力高度集中、进行高度紧张而准确活动的为一级。只需要短时间注意、脑力和视力长时间处在松驰状态的为五级。
2.8 体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体力消耗程度分级。完全依靠体力作业的重体力劳动的为一级,使用体力很轻的为五级。
2.9 工作班制:按常年从事不同的工作班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分级。常年从事四班三运转的为一级,常年从事正常班的为五级。
2.10 危害程度:按不同岗位所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分级。主要指在劳动过程中经常直接接触粉尘、噪声、高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按国家标准执行,暂时没有国家标准的可参照行业标准执行。按危害程度分为五级,经过实测达到国家规定危害程度严重的为一级,无危害的为五级。
2.11 危险程度:按不同岗位作业的危险因素对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影响程度分级,危险作业主要指高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带压堵漏等作业。凡有国家标准的按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按经常从事危险作业可能对劳动者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程度的为一级。无危险作业的为五级。
2.12 工作场地差异:按工作场地客观环境的差异分级。常年大部分时间(70%以上)在露天、地下、洞内及大容器内等条件下作业的为一级,室内作业的为五级。
3、岗位要素、因素级别及权数
由于不同要素对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各要素的最高分及级差也不尽相同。其中劳动责任要素占权重25%,技术要求要素占权重30%,劳动强度要素占权重25%,劳动条件要素占权重20%。
4、岗位归级
岗位归级是以岗位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不同的岗位分别测评因素,确定因素级别,按级别转化为评价分数,各因素评价分数之和,即为综合评价的总分数,按总分数对应岗位等级表划定的分数段,确定相应的岗位级别。生产岗位设置了八个岗级,八级最高,一级为最低。
生产岗位归级表如下:

5、岗位测评方法

岗位劳动评价的四大要素分解为十二个因素,结合公司特点,按因素的性质采用因素评价法进行测评。
6、岗位测评工作的程序
6.1 成立岗位测评工作小组,由企业主管领导牵头,劳资、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6.2 对公司现有工种进行清理、分析、汇总。
6.3 选择运用正确的测评方法,制定测评操作规范,认真做好测评工作,防止测评中的随意性。测评工作力求公正合理。
6.4 由劳资部门根据测评组的测评资料进行岗位归级,岗位评价领导小组要负责协调平衡本企业岗位等级关系和岗级结构,保证岗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6.5 岗位评价及岗位归级结果经岗位评价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后,报请主管领导审核。

摘要:为了全面反映岗位劳动差别,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首先对生产岗位进行劳动评价以确定岗技工资的标准,生产岗位的劳动评价是指通过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对技术能力的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各要素的差别,进行科学的测评和计量,综合评价不同岗位的劳动价值,从而划分岗位等级和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级别。
关键词:岗位难度系数 评价指标体系
1 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
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由劳动责任、技术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大要素组成。四大要素分解为12个因素,每个因素按不同程度划分分级标准,同时按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最高分和级差,组成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
1.1 劳动责任:是指劳动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劳动责任是岗位劳动评价划分岗位等级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体现劳动岗位在生产、安全、质量上的责任,劳动责任分解为“岗位责任”、“安全责任”、“质量责任”三项因素。
1.2 技术要求:是指不同的劳动岗位对技术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反映了不同的岗位等级。技术要求分解为“作业、操作难易程度”、“工作对象复杂程度”和“技术知识要求”三项因素。
1.3 劳动强度:是指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要求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程度和疲劳程度。劳动强度分解为“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和“工作班制”三个因素。
1.4 劳动条件:是指劳动场地的客观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劳动条件分解为“危害程度”、“危险程度”和“工作环境”三项因素。
2 岗位因素及分级
以上四大要素分解为十二项因素,每项因素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
2.1 岗位责任是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以岗位责任制为依据,按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分级。直接生产的主要岗位为一级,后勤服务一般岗位为五级。
2.2 安全责任:按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和可能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分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高和程度严重的为一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低和危害程度很轻的为五级。
2.3 质量责任:按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最终生产、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分级,影响程度大并负主要责任的为一级,影响程度小负一般责任的为五级。
2.4 作业、操作难易程度:按岗位作业的工艺复杂程度或操作的难易程度分级。工艺复杂、精密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为一级,作业简单、操作单一的为五级。
2.5 专业技能要求:按岗位要求应达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和文化知识水平分级。要求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高级工技术水平,八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的为一级,初中毕业,熟练制的为五级。
2.6 工作对象复杂程度:按岗位看管设备、检修安装设备的范围和技术设备的复杂程度或加工件的复杂程度分级。工作对象范围大、非常复杂的为一级,工作对象范围小、比较简单的为五级。
2.7 脑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脑力和视力的紧张程度分级。需要脑力与视力高度集中、进行高度紧张而准确活动的为一级。只需要短时间注意、脑力和视力长时间处在松驰状态的为五级。
2.8 体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体力消耗程度分级。完全依靠体力作业的重体力劳动的为一级,使用体力很轻的为五级。
2.9 工作班制:按常年从事不同的工作班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分级。常年从事四班三运转的为一级,常年从事正常班的为五级。
2.10 危害程度:按不同岗位所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分级。主要指在劳动过程中经常直接接触粉尘、噪声、高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按国家标准执行,暂时没有国家标准的可参照行业标准执行。按危害程度分为五级,经过实测达到国家规定危害程度严重的为一级,无危害的为五级。
2.11 危险程度:按不同岗位作业的危险因素对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影响程度分级,危险作业主要指高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带压堵漏等作业。凡有国家标准的按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按经常从事危险作业可能对劳动者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程度的为一级。无危险作业的为五级。
2.12 工作场地差异:按工作场地客观环境的差异分级。常年大部分时间(70%以上)在露天、地下、洞内及大容器内等条件下作业的为一级,室内作业的为五级。
3 岗位要素、因素级别及权数
由于不同要素对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各要素的最高分及级差也不尽相同。
其中劳动责任要素占权重25%,技术要求要素占权重30%,劳动强度要素占权重25%,劳动条件要素占权重20%。
4 岗位归级
岗位归级是以岗位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不同的岗位分别测评因素,确定因素级别,按级别转化为评价分数,各因素评价分数之和,即为综合评价的总分数,按总分数对应岗位等级表划定的分数段,确定相应的岗位级别。生产岗位设置了八个岗级,八级最高,一级为最低。生产岗位归级表如下:



5 岗位测评方法
岗位劳动评价的四大要素分解为十二个因素,结合我公司特点,按因素的性质采用因素评价法进行测评。具体见附表如下:


             
说明:以上四大指标分解为十二项因素,每项因素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
6 岗位测评工作的程序
6.1 成立岗位测评工作小组,由企业主管领导牵头,劳资、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6.2 对公司现有工种进行清理、分析、汇总。
6.3 选择运用正确的测评方法,制定测评操作规范,认真做好测评工作,防止测评中的随意性。测评工作力求公正合理。
6.4 由劳资部门根据测评组的测评资料进行岗位归级,岗位评价领导小组要负责协调平衡本企业岗位等级关系和岗级结构,保证岗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6.5 岗位评价及岗位归级结果经岗位评价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后,报请主管领导审核。

试卷分析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怎样计算
答:把试题收录到试题库前,往往需要先进行多次测试,符合要求的才录入.而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二:难度系数和区别系数.另外,每一次考完试后,老师也应该对试卷从难度和区别力上进行分析,以帮助找出教学和命题中的不足.什么是试题难度系数?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

如何计算难度系数
答: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如满分 150 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 108 分,平均失分 42 分,则难度系数为 42/150=0.28 。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L=1—X/W 其中, L 为难度系数, X 为样本平均得分, W 为试卷总分(一般为 100 分或 150 分)...

如何理解考题的“难度系数”?
答:0.6的难度系数说明这个题是中等题型,难度系数越小,这个题越难。难度系数是衡量考试难度的标准,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小,题目越难,0.7算是简单了,0.3是难题,一般在0.6。可以理解为得分率,比如说这个题十分,难度值0.6,就是说平均得分为10*0.6=6分。难度系数的计算 试题“难度系数”...

预估难度系数怎么填
答:1、首先,对试题的难度进行评估,可以采用专业的试题评分标准或者借助专家的意见进行判断。2、其次,根据试题类型的不同,确定相应的难度系数评估方法。3、最后,根据试卷的整体难度和考生的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对预估难度系数进行微调,以确保试卷整体难度适中。

中考数学难度系数多少位高难度
答:难度系数是指今年各科的整体平均分除以各科总分得到的数值。例如:今年的初中数学全北京整体平均分为85分,数学满分120分,则难度系数=85/120=0.71 一般0.68以上的定义为高难!!

试卷的难度系数怎么算
答:Dr=2(Ah-Al)/T Dr:区别系数 Ah:高分组平均分 Al:低分组平均分 T:满分 举例: 总体区别系数:一份满分100分的试卷,高分组平均得分90分,低分组平均得分60分,则区别系数为2(90-60)/100=1.7 单题难度系数:一道题值2分的试题,高分组平均得分1.5分,低分组平均得分0.5分,则区别系数为2(1.5-0.5)/2=1 由于...

如何进行大学数学难度系数分析?
答:大学数学难度系数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资源以及评估标准等。以下是进行大学数学难度系数分析的一些步骤和建议:课程内容分析:首先要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教学大纲、教材、习题集和历年考题。这有助于了解课程覆盖的数学领域...

瑜伽各种体位的难度系数。
答:朋友你好!下面我来为你回答: 难度系数为1的:山式 弓箭式 手臂伸展式 摩天式 风吹树式 铲斗式 蹲式 增延脊柱伸展式 直角式 钟摆式 幻椅式 双角式 腰转动式 难度系数为2的:战士式 三角基本式 侧角伸展式 半月式 树式 鸟王式 鸵鸟式 叭喇狗式 奔...

难度系数是什么
答:难度系数是指:题目的解题结果得分的概率。全部满分:难度系数为1;全部0分:难度系数为0。难度系数与得分率难度系数事实上是统计分数时得分率。难度系数越小越难难度系数越小越难。数学难度系数‘数学难度系数’应该是特指数学科目考试。其他难度系数也可以出现‘语文考试难度系数’、某某题目难度系数等。

如何评价试卷难度系数?
答:难度系数是衡量考试难度的标准,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小,题目越难,0.7算是简单一点。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数据,与难度(用P表示)不同,数值上等于1-P。难度系数越大,题目得分率越高,难度也就越小。难度系数越小,得分率越低,难度也就越大。难度系数可以理解成“容易度”。预估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