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夹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兰亭序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译文

1、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之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进行修禊活动。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地方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流,水声潺潺,环绕着亭子。

2、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微风温暖而舒畅。抬头仰望宇宙的广大,低下头去察看万物光华的茂盛,这样来放宽自己的心胸,尽享目观耳闻的乐趣,真是愉快啊,人们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聚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随其自然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过生活。

3、我每当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与我所感叹的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向来认为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虚诞的,把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是荒谬的。

兰亭序背景

1、兰亭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这篇序文又题为《临河序》《禊帖》等,是一篇书法的名作。

2、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当时正是八王之乱,西晋惠帝昏庸无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政局动荡。王羲之规避矛盾,崇尚自然,追求平和的境界,创作了这篇《兰亭序》。

3、兰亭序的开篇便叙述了兰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贵族们前往修禊的情景。在描绘了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后,作者开始谈论与会者的感受,以及他们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这些诗歌反映了他们对生死、命运、修短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

课文《兰亭集序》原文及注释译文
答:课文《兰亭集序》原文及注释译文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兰亭集序》原文及注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

兰亭序原文注释及译文
答: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虽然...

兰亭序集翻译
答:兰亭序翻译永和九年,即癸开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兰亭集序一句一翻译1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

兰亭集序文言文
答: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译:古人说。 5. 兰亭集序的全部的文言文内容及翻译和简介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 、《临河序》、《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

兰亭集序原文
答:兰亭集序原文为繁体字,并不是我们所学过的简体字,原版如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翻译是什么?
答:翻译: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出自: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选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释义: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

兰亭记何延之原文翻译
答:后以每年拜墓便近,因移此寺。自右军之坟及右军叔荟以下茔域,并置山阴县西南三十一里兰渚山下。梁武帝以欣、永二人皆能崇于释教,故号所住之寺为永欣寺,事见《会稽志》。其临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与弟子辨才。何延之描写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全过程 【译文】 ...

夫人之相与翻译
答:夫人之相与,翻译:人与人相互交往。夫人之相与出自唐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段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兰亭序集的翻译
答:永和九年,是癸丑年,在暮春三月,我们聚会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一起做修禊的事情。许多贤人都到了,年纪的和年老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峻的山岭、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激流,溪水辉映环绕在亭子四周,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我们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乐演奏的热闹,但饮一杯酒吟...

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繁体字)
答: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繁体字)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繁体版,繁体虽然现在很少用,估计有大部分国人不认识,这很杯具,目前台湾一直用繁体,不过学书法的朋友一定要记住,写王羲之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