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时期的政治 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

作者&投稿:储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寡头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进行统治。

古希腊政治特点

1、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

2、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

3、希腊化时代政治思想被专制政体所取代,君主通常以神权或半神权作为号召。

4、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

古希腊是指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的总称。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的爱琴文化是其历史的先导。前12-前8世纪为荷马时代。前8-前4世纪为古典时代。前338年后,沦于马其顿统治之下。前4世纪后半叶亚历山大东征后为希腊化时代。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

古希腊文化构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部分,古典时代尤其是雅典的文学、艺术、历史学、哲学和科学均有百世留芳之作,对罗马、后世欧洲及世界文化有极大影响。

古希腊名称原语是希伦,是希腊神话中大洪水后幸存的人类始祖的儿子,前8世纪时成为整个希腊的共同称呼。在前8世纪之前,没有明确的希腊概念,只有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的概念。
前8世纪后的古希腊有地理概念和政治概念两个方面。地理概念上的古希腊有广义和狭义分别,狭义的古希腊仅指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许多城邦,马其顿征服后,希腊文化迅速扩撒,有了广义的古希腊(甚至包括了马其顿,色雷斯等希腊化的地区)。
政治概念上的古希腊没有严格的国家概念(即没有kingdom概念,更没有现在的country概念),而是一个松散的城邦联合体,以城市为中心划分地域,这所有的城邦的集合成为希腊,大部分时间内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统一领导者,只有比较强势的城邦和出于附庸地位的城邦的差别,比如雅典和斯巴达就比较强势。当然,马其顿征服和罗马征服期间就不存在古希腊的政治概念,这两段时间里希腊的诸多城邦先后被纳入了这两个帝国的行省范畴。
执行官的概念,是针对城邦而言的,在斯巴达虽然称国王,但实际也是执政官,只不过斯巴达的国王有世袭,且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两个“国王”进行分权共治,所以没有所谓 希腊执政官 的概念,只有某某城邦执政官概念,比如伯利克里。执政官的管辖范围类似现在意义上国家政治元首和行政首脑的和军事首脑的集合体,非世袭,由贵族选举产生。其宗教领袖(大祭司)是专人担任的,只在特殊时期由执政官充任。

古希腊政治学的代表人物~

1:梭伦(约前640~约前558)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梭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中创造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里斯提尼(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雅典城邦著名政治改革家。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又一次实行社会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它日后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国家行政机关;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前者各部落各选1人组成,轮流统帅军队,同时在政治上起重大作用。后者用于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
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代表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和中下层自由民,特别是海员、佣工等第四等级公民的利益。他的国内政策以加强民主政治为核心。从公元前462年的改革开始,雅典公民大会在伯里克利的推动下,逐步通过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剥夺战神山议事会的政治权力;②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③实行公薪制;④限制取得雅典公民身份的范围。

公元前8~前4世纪时期希腊地区以城市为中心的诸多奴隶制小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统治方法。 概况 公元前8~前6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业的发展,奴隶制关系和自由民内部的阶级日益分化,希腊各地建立了许多城邦。城邦一般由一个城市和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面积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最多的也只有数十万。城邦之间通常以结盟的方式保持政治、军事方面的联系,但原则上是独立自主的。城邦的居民一般分为三个等级:①拥有公民权能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②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③没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的广大奴隶。公民是城邦的统治集团,集体剥削和统治自由民和奴隶。由于希腊城邦是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最早国家形态,城邦政治制度在形式上往往带有氏族制残余,如一般各城邦都有的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便是从氏族长老会议、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大会演化而来的。刚建立的城邦政权往往掌握在氏族贵族奴隶主手中,实行氏族贵族专政,采用贵族共和、贵族寡头等政体。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领导和依靠自由民进行反对氏族贵族的斗争,他们通过政变推翻氏族贵族的统治,以具有个人独裁色彩的僭主政治取代氏族贵族的统治。当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后,就以寡头政治或较为广泛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来代替僭主政治。如农业城邦斯巴达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工商业城邦雅典奉行奴隶主民主政治。斯巴达和雅典为了争夺在希腊的霸权,进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结果雅典失败,奴隶主民主政治遭到削弱。与此同时,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崛起,国王腓力二世出兵打败雅典、底比斯等组成的希腊联军,确立了在希腊的霸权。质继者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帝国,沿袭波斯帝国的统治机构和制度,希腊城邦政治制度告终。 斯巴达的政治制度 斯巴达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体,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国家机构。①国王有 2个,分别由2个家族世袭。2个国王权力平等,往往互相牵制。国王平时主持国家祭祀,处理有关家族法案件;战时,一个国王坐镇国内,一个国王领兵外出作战。②公民大会的实际权力不大,只是一个表决机关。几年满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长老会议成员和监察官,通过长老会议的提案。③长老会议实际上是最高权力机关,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然后交公民大会通过,如不能通过,长老会议有权宣布公民大会休会。长老会议成员有30人,除 2个国王为当然成员外,其余28人都是年逾六旬的贵族,任职终身,如有缺额仍须从年过60的贵族中补选。④监察官有 5人,由公民大会从贵族中选出。他们有监督和审理国王的不法行为、监督公民生活和镇压希洛人(即被斯巴达征服的部落居民)的反抗等权力。由于监察宫的权力不断扩大,后来竟能代替国王主持长老会议和公民大会,成为国家的中枢机关。镇压希洛人是斯巴达首要和经常的任务,监察官上任时要举行“宣战”仪式,进行集体搜捕和屠杀,并由此形成一套军事训练制度。男童 7岁起就集中训练,18~20岁的男青年须受军事教育并参加屠杀希洛人的活动,20岁起成为正式军人,直到60岁退伍。斯巴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于公元前 6世纪中叶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控制了半岛上的各邦,成为维护希腊贵族政治的堡垒。 雅典的政治制度 雅典以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著称。这种政治是经过平民与氏族贵族的长期斗争而逐步形成的。相传公元前 8世纪氏族贵族执掌政权,公民分成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唯有贵族才能担任官职。此后,设立执政官、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等机构。执政官初为1人,后改为3人(公元前7世纪中叶扩大到9人),由公民大会从贵族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分掌内政、宗教、司法和军事。贵族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均出身于贵族,任职终身,决定国家大事,推荐和制裁执政官,审判刑事案件。 公元前 6世纪初,平民与氏族贵族矛盾尖锐。公元前594年,首席执政官梭伦实行改革,除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抵押制度外,还规定: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的公民有资格当选为执政官,第三等级的公民可担任普通官吏,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官职,只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②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会,由4个部落各选举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准备和提出议案并贯彻决议。陪审会的成员从四个等级的公民中选举产生,享有监督权和表决权,遂成为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③按四个等级组织军队。第一、二等级提供骑兵,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第四等级提供轻装步兵或在海军服役。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用武力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公元前 527年,庇西特拉图之子希庇亚斯继位,因骄奢和暴政被驱逐,从而结束僭主政治。公元前508年,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又一次改革:①用地籍代替族籍,取消原有四个血缘部落,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区部落(选区)和 100个村庄;②用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由10个选区各推50名代表组成,负责管理国家日常行政事务,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和执行决议,后来成为雅典最重要的行政机关;③创立十将军会,由10个选区各选1人组成,一年一任,轮流统率军队(其中1人为首席将军);④实行贝壳放逐法(也称陶片放逐法),规定公民大会可以通过投票决定放逐危害国家的人,以防僭主再起。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前449)以后,伯里克利连任首席将军15年(公元前443~前429),再次实行改革:①将执政官及其他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开放,用抽签的办法产生执政官;②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均可出席享有最高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公民大会,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选举和罢免国家官吏,大会每隔 9~10天召开一次;③将陪审员扩大到6000人,提高陪审会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雅典的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④制订“公职津贴”制,为贫困公民担任公职提供条件,发给公民“观剧津贴”,以吸引他们参加社会活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臻于极盛,获得高度的发展。

古希腊实行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答:城邦制度

古希腊的政治体系是怎么样的?
答:在古希腊民主政体中,权力就是这样分配的。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可能存在着数百个民主城邦,大多数城邦的公民(必须是成年男性)人数为两千到一万,公元前5世纪后期的雅典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极致,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有四到五万公民。在这些民主城邦中,公民们召开公民大会直接决定法律和政策,行政官员和...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异同点
答:后来进入屋大维时期,就彻底进入了帝制,直至灭亡。2、权利不同 古希腊政治权力把握在少数男性公民手中,努力和妇女没有同等权利,这种政治体制在伯利克里时期达到鼎盛。古罗马具有罗马法,罗马法对后世尤其是西方的法律有深远影响,它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原因
答:殖民扩张促进了古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不仅开阔了希腊人的视野,也使得古希腊人吸收了先进的文明成果。古希腊人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智者学派提出了“人”的主题,以人为中心考察社会问题,这一切都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其实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这时期希腊人的宗教...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答: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1)直接民主:(2)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都属于主权在民的范畴。(3)轮番而治:实行任期制,公民轮番担任公职,轮番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4)抽签任官:除将军外,所有官职由抽签产生。(5)多数原则:民主的核心原则是“多数决”。有绝对多数法、比较多数法和...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和影响
答:2、政治家不懈的努力和平民,特别是新兴工商业阶层的抗争。3、奴隶制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4、受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影响和亚非文明的影响。影响:1、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2、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思想与实践(主权在民、...

古希腊实行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答: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此后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向前发展。终于在伯利克里统治时达到极盛时期。由此可见民主制确立的艰难曲折。所以教材说,“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归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和影响
答:雅典公民共同的价值观和亚非文明的影响等内容都推动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繁盛。同时也受益于许多客观条件。奴隶劳动、东方文化、地中海、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都深深的影响着希腊文明。3、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真正...

中国古代与古代希腊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
答:多优良港湾,土地不肥沃,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适宜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所以工商业发达,较早产生民主思想。2、国土面积不同导致。中国幅员辽阔,中央对地方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控制,导致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希腊地形多山,面积不大,易形成小国寡民的社会,导致希腊城邦制奴隶制民主制度。

古代希腊的社会性质和政治制度
答:希腊化时代政治思想被专制政体所取代,君主通常以神权或半神权作为号召。亚历山大大帝在埃及以上帝之子的身份统治,在希腊被美化为神来崇拜。他身故之后,希腊化各国皆是仿效他的做法。这种情况以塞流卡斯王国和托勒密王朝更为明显,塞流卡斯王朝君主安条克四世统治叙利亚用“上帝显现”(Epiphanes)的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