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职场上满眼都是年轻人,请问那些35岁以上的职场人都干嘛去了?

作者&投稿:冉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一般开车上下班,有一次坐地铁去开早会,差点挤不上地铁,全是90后95后横冲直撞,几乎很少看见中年人在早高峰时挤地铁。我挤在一群年轻人中间,感觉自己很另类,很不好意思。别人眼光好像在说我,你80后混得这么差?还买不起自驾车?还跟我们小鲜肉抢地铁?从此,我是尽量在早高峰、晚高峰去挤地铁,有点不好意思了。

所以,题主肯定是小鲜肉,在地铁上,在公司里,在会议上,满眼都是小年轻,除了领导之外,35岁以上的普通员工都到哪里去了?其实,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效应和“锚定”效应。自己所在的公司80后员工少,怀疑“80后是不是都出局了”,片面地认为整个职场80后都少了。其实,全球职场从宏观来说,依然是老中青三结合的。80后依然活跃在各行各业呀。

举一个例子:我刚来北京的时候,20多岁,上下班高峰坐地铁,很少见到中老年人。后来,年轻大了一些,就不愿意挤高峰地铁了,觉得一个30多岁的挤在年轻人中间,很不舒服,觉得人生很失败。我要么早上班,要么晚下班。尤其是老年人,更错开了交通高峰期,并不代表中老年人在社会上减少了。

第一,首先要区分开职场人的宏观分布和微观分布,充分认知职场人的结构化矛盾。

职场人的总体生态分布,是“五湖四海、老中青三结合”的。国内职场,从宏观分布上来看,职场人有七八亿人,依然是老中青三结合的结构,60后、70后、80后、90后、95后是形成年龄梯队的。

但,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时间阶段企业之间,年龄比例是结构化的矛盾,有的企业80后占主体,有的企业是90后占主体。

估计题主所处的行业,可能是互联网、高科技、销售类、服务类的行业或企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就是队伍年轻化,年龄大的员工到了30多岁,如果没有升到管理层,大多数就转行干别的职业了。

比如,餐饮服务业,女服务员一般不过做到30岁。所以,你到宾馆所见到的服务员,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30岁的女人,要么转行去做行政、后勤、保洁、厨房工勤,要么转行去其他行业或回老家了,要么真的回家做人妇去了。

第二,各行各业的年龄结构,是受多种因素做影响的。

举一个例子:

传统的央企系统,大约有4000多万员工,地方国企也有4000多万员工,这个群体的平均年龄是超过40岁的。因为多年来,国企的老员工负担重,引进新生比例低,整个行业的平均年龄是在不断增长的。

比如,我原来所在的老国企,员工平均年龄45岁,因为十年几乎没有新引进毕业生了,没有年轻的新人补充进来,存量员工的平均年龄是逐年增长的。员工平均年龄45岁,管理层平均年龄50岁左右。

很多传统的行业或企业,由于老员工比例过大,年轻员工补充不足,新陈代谢的功能都丧失了,员工队伍没有活力,缺乏创新力,企业也就半死不活。

高层也意识到国企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年龄偏大,历史上已经有三次推进年轻化了。最近这次推进年轻化,提出用三年内,让90后进入中层班子的比例达到30%,不断优化干部的年龄结构。

但是,在新兴的行业里,整个行业的年龄就比较年轻,有的企业新星成立才三四年,就能上市。这个新兴企业,哪里有老员工啊?基本都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所以,题主所在的行业,可能就是这种企业,满眼都是90后,因为这种企业本身就年轻。

第三,80后甚至70后员工,到底都去哪里了?

员工成长规律,与人的成长是一样的。职业生涯,也是逐步成熟成长的。20岁左右入职,30岁左右成熟,成为管理层甚至是中层人员,40岁左右成为高层人员,50岁左右成为集团级的高层。这是大多数大企业的普遍成长规律。

但是,现在整个职场业态的底层架构,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近十年来,大众创业,数以百万级的中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尤其是创业型公司,如同星火燎原。据统计,创业型公司2年存活期不到20%,创业公司如同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小型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包括一些小生意,个体户、小超市、小商店、小摊小贩,等等,消化了80%的就业人口。传统的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体系,消化了20%的就业人口。

举一个例子:2019年毕业生已经达到了900万,同时还有3000万年轻人,通过高职、中专、大专、高中毕业后,走向职场。这些年轻人,80%进入了年轻的中小企业或创业公司,所以,造成了题主的错觉:满眼都是90后,80后很少能看到。

80后确实从中小企业或创业公司减少了,主要有三个去向:

一是转行了。比如,大量的服务员、销售业中,大量的服务员、保安、中介、推销员、广告员,都是年轻人,临时过渡几年,都是吃青春饭的,年龄偏大一点,比如,超过30岁,就干不动了。老板也不用了,自己也没脸皮再干了。都转行去了传统公司,或者做小生意去了。

二是被淘汰了。比如,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技术迭代快,对年轻人需求量大,对中年人不友好,35岁以上基本面临淘汰出局。很多人35岁的人,只能转行到传统行业。

三是辞职回家了。比如,大城市的年轻人,挣扎着做到三十岁,终于死心了,实在没有办法买房立足,很多人都回家乡谋职去了。还有很多女性,到了三十岁生育期,很多人追求性价比,预期挣几千元月薪这么累,还不如辞职回家生育呢。

总之,这个职场的生态越来越变化快,很多现象已经让人看不懂了。年轻浪潮的崛起与整个社会的老龄化,逐步形成结构性矛盾。有些行业,平均年龄逐步增大;有些行业,平均年龄在逐步减少。80后也好,70后也好,都在感受着中年危机,但是他们为了扛起家庭的重任,依然活跃在各行各业,负重前行,不曾逃离职场。



~

职场心理如何获得职业尊重
答:职场心理如何获得职业尊重1 专注于自己手艺的人,不苟且、不应付,把所做的事当做与世界呼吸吐纳的接口。这是尊严来处。要想被人尊重,拿出你的职业尊严。某天中午,去珠宝店修一件首饰。正站着等,店里进来一对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围着柜台转了一圈之后,女生小声的说:"请问有没有那种不带钻石...

...上司很无能不会管理跟着他什么都学不到。请问职场高手怎样暗中...
答:第一,记住一个最忌讳的东西:越过上司向上司的上司说上司的坏话;第二,无能有无能的好处,你要多做多承担责任多干活,然后成为实际上的掌控人,虽然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在任何环节上离了任何人都可以正常运转,但是我相信你家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所以你要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成为没有领导都不...

职场“生死线”: 35岁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
答:考公务员,有要求35岁以下的硬杠杠;去人才市场,几乎八成招聘企业的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网上求职看一看,也是“不超过35岁”的要求满眼漂。在很多人眼里,35岁正当时,经验丰富、处世成熟,但事实上,35岁以上,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因为年龄的关系,其职场之路都变得比较狭窄。37岁妈妈难返职场 ...

瞧不起一个满眼都是你的人,他会怎样恨你?
答:如果一个人瞧不起一个满眼都是他的人,那么这个人可能会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他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和被重视,因此可能会对那个人产生仇恨之情。这种仇恨之情可能会影响他的行为和情绪,导致他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比如报复或攻击。他可能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可能会变得非常...

职场正能量的语录
答:身正不怕影斜,其它的都不重要。 47、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的懒惰,放下你的三分钟热度,放空你禁不住诱惑的大脑,放开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闭上你什么都想聊两句八卦的嘴,静下心好好做你该做的事。好运不会总是降临在你身上,你的努力是唯一能让你站稳脚跟的依靠。该好好努力了,年轻人! 48、只有在...

职场心灵鸡汤语录82条
答:63、细化使命:我们都是出于很多理由进入职场的:金钱、地位、安全。但一些人有着将职业变成使命的经历。这些经历会让自我平静下来。真正重要的,是达到这一行固有的优秀标准。 64、记住别人的好,对他们的缺点宽容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会满眼都是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记住别人的都是美好,那么这个世界多美好! 65、智者创造...

职场心灵鸡汤语录摘录80条
答:他的回答是哪里薪水多就去哪,反正还年轻。而,他坚持从事营销行业的同事由于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被公司提拔为部门经理。他依靠跳槽获得加薪的优势已经失去,还是停留在职场新人阶段。大事者,无不是专一而行、专一而攻。 13、有个懂你的人,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个人,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他能读懂你,能走进你的心灵...

在职场中,自信到底有多重要?
答:自信可以给你职场生活加分。相对于任何职业,任何工作,那些懦弱胆怯的人,总是处处碰壁,满身抱怨牢骚不如意,而且朋友很少。反之,那些自信满满,生活能力强的人,对于任何事情,都能驾轻就熟,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在无形中轻易化解,这类人就能交到很多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自信在职场中是可以为...

职场心灵鸡汤语录33条
答:26、记住别人的好,对他们的缺点宽容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会满眼都是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记住别人的都是美好,那么这个世界多美好!27、我要尝试,尝试,再尝试。障碍是我成功路上的弯路。早安!28、流泪,是为了想起一个人;努力去想一个人,是为了提醒自己,至少有一个值得你哭泣的人。早安!29、总...

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答:帮助的人:69.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女性职场励志故事将讲述职场上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在求职之前可以参考着前辈牛人们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避免踩坑哦。下面我整理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将帮助您了解更多,学习更多,你学会了吗? 女性职场励志故事1 把时光浪费在自己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