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刀,如何淬火 弹簧钢打刀具体怎么淬火怎么回火

作者&投稿:东野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打刀淬火是先把倒烧透放水里两秒冷却立马敲打就可以。

一般烧红后放水里2秒,拿出来用锤子敲打刀口,如果镚了,就加热回火。如果卷了,继续加热再淬。如果没卷没崩就是淬火成功。淬火是个技术活,温度控制不好就淬不上火,弹簧钢板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所以具体工艺也没法说明,最好找个懂热处理的给淬一下。

淬火后金属硬而脆,产生的表面残余应力会造成冷裂纹,回火可作为在不影响硬度的基础上,消除冷裂纹的手段之一。火后钢件内部有较大的淬火内应力,因而不宜直接应用,必须进行回火。

回火是工件淬硬后加热到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稳定组织与尺寸,保证精度;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因此,回火是工件获得所需性能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扩展资料:

回火分类

1、低温回火,工件在150~250℃进行的回火。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

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力学性能:58~64HRC,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各类高碳钢的工具、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

2、中温回火,工件在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火。目的是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力学性能:35~50HRC,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弹簧、发条、锻模、冲击工具等。

3、高温回火,工件在500~650℃以上进行的回火。目的是得到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细小球状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力学性能:25~35HRC,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范围:广泛用于各种较重要的受力结构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零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火(金属热处理工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淬火(汉语词语)



热处理     
  材料:5160 (弹簧钢) 
  一种很普遍的高端钢材,主要是一种简单的弹簧钢加入铬来增强硬度,具有很好的打磨度。但其更广为人知的是杰出的坚韧性(象L-6一样)。通常被用于制造剑类(硬度低于50s RC)和使用强度大的刀具(最高硬度大于60s RC)。 
  800度油淬,250度回火,保温几分钟,回火250度,保温几分钟意思是,如果你有热处理炉,达到250度时控制在这个温度,过几分钟后即可开炉.用土炉子时估计到250度左右了,把刀夹出迅速插入热煤灰堆几分钟即可完成回火.水冷,弹簧钢空冷有回火脆性,所以要水冷.没有高温计热处理炉,目测火色估温度.  淬火后尺寸没变化,表面会有些轻微脱炭,不过没关系,研磨过后脱炭层就会被磨掉,弹簧钢都应该用油淬,可以达到60度或者再高一点,但是那样子落到地上或者用手掰都会断。 油的冷却速度在工件温度200-300度跟水比肯定是不够,但是可以有效防止开裂。而且弹簧钢的淬透性很好,如果坚持用弹簧钢做刀,那么还是用油淬比较合适。 

52100(GCR15)轴承钢: 
    52100是一种滚轴钢材,只被锻工们使用。它和5160很近似,(但52100约含有 1% 碳,而5160 约含有0.60%碳),比5160的打磨度好, 但不如5160坚韧。常被用于制造猎刀和其他打磨度要求高而坚韧度要求不似5160那么高的刀具。 
    轴承钢做刀不错,都能做砍刀了。回火的时候温度低一点就可以,200多度应该比较合适. 
    GCR15球化退火工艺:加热到790-810度.保温.2-4小时.等温700-720度.保温.1-3小时,随炉冷至500度出炉空冷. 
    淬火温度850.C.油淬. 
    回火温度240.C  保温90-120分钟.硬度HRC59。 

还有一种是: 
52100处理方法 

淬火(盐浴)650-700度预热 8分钟  再加热到850-860度   保温8-9分钟后 油淬 回火     160-180度   8小时 

部分钢号对照表 

D2=Cr12Mo1V1 
O1=9CrWMn 
440C=9Cr18Mo或11Cr17 
A2= Cr5Mo1V 
T10=1095 
420=4Cr13 
52100=Gcr15 

D-2(cr12mo1v~cr12mov) 
   D-2 有时被叫作“半不锈钢”,含铬量较高(12%),但不到不锈钢的程度。它比上面提到的碳钢的(52100,5160)抗锈性都好,也有很优秀的打磨度,但坚韧度不如前述碳钢,也不能达到完美的表面处理度。Bob Dozier 爱用D-2。金属机械加工用之耐磨工具钢材D2, 属风硬钢 (Air-Hardening steel) ; 被广泛应用砍伐刀或猎刀次制作, 含碳量高达1.5%, 含铬量亦高达11.5%, 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之硬度, 但相对地廷展性(韧性)较弱, 耐锈能力亦不甚佳, 钢材表面亦难作镜面磨光处理。 
煅打后应该再要退火才行,要不会很硬, 
    Cr12Mo1V1 850-870度 保温2-3小时 每小时降温<30度到740-760保温4-6小时,每小时降温<30度到550出炉,空冷,这是退火,退火后很软,钻头就可以钻得。 
    第一次预400-500 第2次预热820 到1000-1020 用油/水/或者盐浴.950度油淬不错. 
    回火温度200-250 硬度60-63,320-350 硬度56-59 回火2-3次,这东西很好用D2别空淬,会很脆。 

T10(1095)/T8: 
   特10用水淬!用油是淬不起来的!没有温度计!烧到橘红色,用普通煤炉不行!加热不均匀,温度也达不到要求!一定要用普通煤炉也可以!!不过你要加个煤炉,关键你刀尺寸问题也许会有限制。 
    T8正火后球化退火,然后780--800度水淬,150--170度回火. 

锉刀: 
  退火:放煤气炉上面烧到红色,然后关掉炉子,把刀子放在炉子上冷却,或者空气冷却也可以。退火以后硬度在30多,因为并不是完全的退火(有点接近正火)。 
    淬火:放煤气炉上面烧到亮红色(稍微有点泛白),然后迅速拿出,刀尖向下垂直插入油中,保持一段时间,取出,然后迅速回火.可以只进行刀刃部分的淬火,局部热处理,也算是烧刃,但不是真正意义的覆土烧刃。局部淬火韧性更好。 
    回火:炉子开小火焰,锉刀不要离火焰太近,最好是用砂纸将刚淬火后的刀子磨出一些金属本色,在回火的时候掌握不要让刀子变蓝色就可以,回火时间一般做10分钟. 


     锉刀做的刀,硬度够了,保持性能我感觉一般,打磨性能也不是很好,韧性如果能做好热处理也还不错. 
材料:440 A - 440 B - 440C(9Cr18Mo) 
    含碳量和硬度由A-B-C逐次增加(A-0.75%,B-0.9%,C-1.2%)。 440C 是一种很优秀的高端不锈钢,硬度通常达到56-58 Rc。这三种钢材的抗锈能力都不错,440A最好,而440C相比最低。SOG SEAL 2000用的是440A,Randall 用440B 来生产他们的不锈钢刀具。 440C 用的非常普遍,可能是第二最常用的不锈钢(仅次于ATS-34)。如果你的刀标有“440”,那么它很可能比440A便宜;如果厂商用更贵的440C,他们会很愿意宣传这一点。普遍感觉440A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刚刚好,尤其是经过优质热处理的440A(我们听说SOG的440A热处理很受好评,不知道他们请谁来做这个)。440B更加结实,而440C是优秀. 

有关440C热处理: 
    440C热处理的最终成分为马氏体晶像组织。具有高硬度和较好的韧性。控制回火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硬度。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同时韧性就越高;反之回火温度低,可以得到高的硬度,不过韧性就越低,刀具断裂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如果太低,就起不了回火的目的,刀不久就会产生裂纹了。 

下面根据刀友们不同的加工条件列出了三种不同的加工工艺供大家选择: 
第一种: 
    完全退火:温 度880-900度,时间1-2小时,冷却介质炉 冷. 
    不完全退火:温 度730-790度,时 间2-6小时,冷却介质空气 
    淬 火:温 度1010-1050度,时间:电炉加热0.3--2mm10分,2.1--5mm15分,5.1--10mm20分.盐浴加热0.3--2mm2分,2.1--5mm4分5.1--10mm6分,冷却介质油. 
    回火:温度200-250度,时间1-2小时,冷却介质空气. 
   为防止表面脱碳,一般应在带保护气氛的电炉加热,最好是真空炉。淬火回火后需要进行机加工的允许在盐浴中加热。(推荐最好用电炉加热)此种工艺比较简单,热处理厂都能进行。 

第二种: 
   此种工艺为比较精密的得加工方法了。用于量具厂加工量规,千分尺一类的精密量具,同样适合刀具加工了。 
   流程为: 清洗---〉淬火---〉回火---〉清洗---〉矫直---〉稳定化处理 
   淬火(真空炉):清洗工件后送入1050-1060度的炉中,保温40分钟(真空度13.33-1.33Pa)。通氮冷却。 
   回火:在电炉中加热到200-250度,保温4小时。 
   稳定化处理:在电炉中加热到180-200度,保温4小时。 

第三种: 
   此种工艺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加低温深冷处理。就是在淬火后在通氮冷却到室温后,立即将工件放入冷处理炉中,缓慢通入液氮,缓慢冷却到-196度。这样的目的是让工件尽可能多的转换为马氏体结晶,一提高工件的韧性和使用寿命,工业中的冷冲模具经深冷寿命提高3-4倍。此种工艺也是国外刀具制造的神秘的“深冷处理”,不过如此哈!当然,经深冷的刀具硬度和韧性都很优异。要找到有条件的热处理厂很重要了,一般要专业的热处理厂和量具刃具厂才有这样的工艺设备。深冷处理后的9Cr18Mo韧性会下降.另外,深冷处理要逐步降温和回升,并且要尽快回火.可以用干冰来代替液氮,当然效果也会差些. 

附上观色识温!! 
              大体是,在600度左右开始稍微显现红色 
              700度橘红 
              800度红 
              900度红色泛黄 
              1000度红色泛白
  •  


  • 
1.钢的退火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2.钢的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3.钢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4.钢的回火 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正火配合使用。   

⑴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⑵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对在低温或动载荷条件下的钢材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尤为重要。   

钢的表面热处理    

⑴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通过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适用于中碳钢。    

⑵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按照渗入元素的种类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渗氮、氰化和渗金属法等四种。   

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   

渗氮:又称氮化,是指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与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抗腐蚀性等。目前生产中多采用气体渗氮法。    

氰化:又称碳氮共渗,是指在钢中同时渗入碳原子与氮原子的过程。它使钢表面具有渗碳与渗氮的特性。   

渗金属:是指以金属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的过程。它是使钢的表面层合金化,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某些合金钢、特殊钢的特性,如耐热、耐磨、抗氧化、耐腐蚀等。生产中常用的有渗铝、渗铬、渗硼、渗硅等。 

淬不硬 应该是你没烧透 或者淬的时间太短 ……一般烧红后 放水里 2秒 然后拿出来用锤子敲打刀口 如果镚了 就加热回火 。如果卷了 继续加热再淬。如果没卷没崩 恭喜你淬火成功……不过最好先找快废料做实验

淬火是个技术活,温度控制不好就淬不上火,这很正常,如果谁那块钢随便烧烧就能淬火还要搞热处理的做什么。你这个弹簧钢板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另外估计你加热也没有加热炉,所以具体工艺也没法给你,给你也没用,最好找个懂热处理的给你淬一下。

打刀淬火是先把倒烧透放水里两秒冷却立马敲打就可以。 一般烧红后放水里2秒,拿出来用锤子敲打刀口,如果

打刀怎么淬火?~

淬火就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或Ac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再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急剧冷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打刀】
一般就以“刀”称之,可以说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剑。打刀的刀身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设计称为“反”。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设计成最为弯曲的地方,此种设计使得拔刀更为容易。
【区别】
另一区别为其携带的方法不同,太刀是将刀刃向下佩挂于腰间,打刀一般为 打刀将刀刃向上插于腰带,当然也有刀刃向下插于腰带的,但是大多数都是刀刃向上插于腰带的。所以,一般日本 武士都是反手拔刀的。
【历史】
南北朝时代,长大的刀剑逐渐流行,于是便将刺刀加长,而产生了较长大的太刀以及打刀的雏形。 室町时代,打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并且开始与胁差共同佩带于腰间,这种打刀与胁差共同佩带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天。

局部淬火长刀或弧形刀刃不好掌握。我这样在小炉子上搞过回火:用一槽钢(凹型),锯断后两边焊封口,倒满清油(最好柴油加机油),在炉子上加热到180-200度左右(接近燃点),将回火件放入,然后在炉子上控制温度(放入温度计),盖上盖防燃,2小时过后放入废旧机油迅速冷却至常温。硬度58没问题,韧性不错。若油温控制在160度,硬度可达60。经济型回火,哈哈!

刀具如何淬火才合适?请教详细步骤
答:正火就是把刀反复加热到临界温度几次,以稳定钢的结构。正火时,可以来回拉动刀身,保证刀身加热均匀。经过正火后,刀在淬火过程中对翘曲的抵抗能力更强,虽然一定程度的翘曲有时候也是不可避免的。关于临界温度怎么判断,我们知道钢在临界温度下是非磁性的,所以可以通过接触磁铁的方法测试它是否达到了...

在家自己淬火应该怎么淬?
答:2.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具作坊,并且自古代起便已被采用。淬火处理能使钢材硬化,从而使刀具边缘更加锋利,并且提高耐用性。3. 经过淬火处理的刀具边缘耐磨,磨尖后保持锋利的时间更长,而且更不易崩边或卷曲。4. 某些刀具的淬火并非对整刀进行,而是仅对切削刃等局部区域进行。5. 有的刀具在刀宽的燃烧...

不锈钢刀如何淬火
答:不锈钢刀淬火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最慢)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正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

淬火怎么做
答:2、准备一个能盛装~20Kg水的阔口容器(根据您的刀具大小和长短确定容器的开口大小和深浅),将水温为35℃~50℃的水(本来好的淬火介质很多,但您不一定有,水是廉价的淬火介质,水加热是为了防止刀具严重变形和豁)倒在容器中(留20~30mm不倒满)。3、将您的刀具的刀口(刀口以上~40mm范围内)加热...

弹簧钢做匕首的淬火工艺方法
答:表面的氧化层有的会脱落下来,氧化层脱落 部分的颜色一般变成甘草黄,然后再放到水里,养好这个颜色,颜色是往靠近刀背的地方退 下来的,看快要退下来的时候再放到水里去沾一下,重复几次,一直到颜色基本不会褪下来 了,然后放到沙子里保温起来。4、淬火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

打刀,如何淬火
答:打刀淬火是先把倒烧透放水里两秒冷却立马敲打就可以。一般烧红后放水里2秒,拿出来用锤子敲打刀口,如果镚了,就加热回火。如果卷了,继续加热再淬。如果没卷没崩就是淬火成功。淬火是个技术活,温度控制不好就淬不上火,弹簧钢板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所以具体工艺也没法说明,最好找个懂热处理的给淬...

煤气灶怎么给刀淬火
答:1、刀刃在煤气炉上全部烧成暗红色,然后关闭火焰,把刀刃放在炉子上自己冷却。2、把煤气炉子开成小火,用钳子夹持住刀刃,离火焰15厘米高处慢慢移动、翻来覆去地烤。

如何淬火和回火,淬火回火的原理是什么?
答:资深刀友们都知道刀具制作过程中要经过热处理,也就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这四把火。而这四把火中最重要也是运用最多的,就是淬火和回火。淬火是使刀具钢更硬的一种方法。先将刀具钢加热到一定温度,这个温度要根据钢材而定,如果实在没有经验可以加热到1050-1090°C之间,然后快速冷却。通过这个...

做刀用什么淬火?
答:做刀的时候可以用普通的火进行淬就可以了,用比较旺的火,然后放就可以,然后最终放入水里面

家用的镰刀,斧头,菜刀如何淬火
答:可以采用高频淬火设备进行淬火热处理啊。采用此设备进行淬火热处理,不仅淬火部位可以选择,就连感应器都是根据工件规格制作的仿型感应器,可以有效保证淬火温度和淬火区域的均匀性,提高淬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