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2000-200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 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作者&投稿:毓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00年395.2亿美元
2001年双边贸易突破400亿美元
2002年又突破500亿美元。
2003年782.52亿美元
200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1059亿美元
2005年的1303.7亿美元
200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达到1608.4亿美元
2007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025.5亿美元
2008年2311亿美元 那我就帮不到了 呵呵

作为世界唯一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在两千多年里保持了国家主体完整,且至少两千多年来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GDP和贸易规模理应在世界上数一数二。鸦片战争以来的衰败是不正常状态。中国出口的卓越表现具有稳固、可持续的基础,不会昙花一现。指望没有贸易争端是不现实的,在争端中坚持成长的目标,更切合实际。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已成定局。从2009年4月以来,中国每月出口额都超过了昔日的头号出口大国德国,1至10月,中国海关统计出口额达到9574亿美元,而全球贸易信息服务公司(GTI)公布的德国同期出口额为9177亿美元。连同中国GDP即将赶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热议,中国“赶超”的步伐再次令世界瞩目。

不过,在审视这个问题之前,国内外都有必要再确定这样一种认识:作为世界唯一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在两千多年里保持了国家主体完整,且至少两千多年来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GDP和贸易规模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才是正常状态。鸦片战争以来的衰败是不正常状态,1949年以来中国取得的成绩,是在向历史的正常状态回归。明乎于此,国内外就不会对此反应过度。

就当前而言,自从当年中国在重重封锁下建立了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据此打破贸易封锁,自1840年以来首次以平等地位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之日起,中国出口跃居世界之冠就已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当前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刚好为中国的“赶超”助了一臂之力。中国出口的基础主要基于几个方面:不断深化扩大的工业化进程;超过德国10余倍的巨大人口规模且仍在分享人口红利阶段,这相应意味着更庞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以及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更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人口众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国产业高度多样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包罗万象。而在这场危机中,中国能有在全球大国中最佳的表现,

宏观经济稳定性能胜于德国,意味着中国出口企业在此期间享受到了比竞争对手更稳定的环境。与此同时,由于投资品和奢侈品需求在危机中首当其冲遭到削减,以投资品见长的德国出口遭受更大需求萎缩冲击,而生产更加多样化的中国外部需求总体所受削弱较轻。

不仅如此,由于上述基本面因素,尽管存在部分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现象,但就总体而言,这场危机将加快部分先进制造业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从而决定了中国出口的卓越表现具有稳固、可持续的基础,不会昙花一现。因为危机将激化价格竞争,原来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不得不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可预见的未来,因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先进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也许只有中国最合适。西方某些政界和舆论界人士尽可以出于扶植竞争对手遏制中国的心态大力唱多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但销售商、制造商需要拿出自己的资本和商誉在变幻的市场上冒险,他们自会排除外部鼓噪的干扰,作出冷静客观的观察和判断。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似已成了国内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无需否认,我们已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向美欧发达国家缴纳廉价消费品和低息融资双重“贡赋”的陷阱,问题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处境尴尬,而外汇缺口、本币与外汇货币错配的“原罪”,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在开放经济体系下的最大风险之一,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陷入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相当高。经济高速增长、发展前景广为人们看好的发展中国家,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频率甚至往往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被动的边缘地位,且资本积累不足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他条件不变,一国经济增长速度越高,通常对进口资本品和其他投入品的需求增长也越快,导致其经常项目收支恶化。

从西方国家对华大规模倾销鸦片开始,中国陷入经常项目收支逆差格局长达百年,由此屡屡遭遇国际收支危机冲击。是从1990年开始的持续贸易顺差格局扭转了这一切。尽管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令我国也付出了可观代价,但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未能彻底变革的环境下,倘若没有贸易顺差和这笔储备,我国将面临更大风险,付出更大代价。因此,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风险是我国在赶超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是我们无法规避的次优选择,我们不可过于理想化。笔者不否认中国出口中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占比太高的缺陷,但承认问题并不等于就要抹杀成就。

在全球市场体系中,一国进口能力取决于出口能力。中国出口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对别国同行的排挤,同样更意味着新的市场和机会。中国“入世”前夕,西方媒体充斥着中国将夺走东盟出口空间的言论,事实却是中国入世后,跃居东盟成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倘若没有这样眼见为实的利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会这么快成为现实吗?今天,从澳大利亚的矿主和工人,到巴西的豆农,到波音、空客的工程师,他们都感到了“中国机会”的力量。即使是失去了头号出口大国桂冠的德国,其对华出口业绩也明显好于德国出口总额和中国进口总额业绩。2009年1至10月中国进口总额下降19.0%,但同期从德国进口仅下降4.7%。

不错,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贸易争端。中国已连续10多年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者。但贸易争端源于中国产业和出口增长快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中国发展的表现;且贸易争端影响的出口总额,合计只是中国出口总额的1%左右,因此,只要这种争端没有严重损害中国政府在国民中的威信,就不至于动摇全局。指望没有争端是不现实的,在争端中坚持成长的目标,更切合实际。我宁可再当20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者,也不愿意看到海外竞争对手对中国产业因其竞争力低下而不屑一顾。

2003至2014中国与东盟贸易数据每年分别是多少?~

2014年的双边贸易额目前暂未统计出来。截至2013年的双边贸易额见下表:


A

新中国的成就
答: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06年沈阳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2007年10月24日18时许在西昌发射“嫦娥一号(CE-1)”发射成功。2008年(8月8日至24日)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同年9月6日至9月16日 残奥会在北京开幕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FTA(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标志着...

2002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2000年中国旅游数据
答:1.2000年中国旅游数据有2000万,不仅中国有,世界也有。2000万存款对亿万富翁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大笔钱。中国有14亿人口,但实际拥有2000万以上资产的人并不多。2018年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mainlandChina拥有千万以上资产的家庭只有161万户,资产过亿的家庭也只有11万户。如果按照这个递减的数据计算,...

2008年奥运中国冠军的具体事例(5个就够了)
答:与郭晶晶),跳水大奖赛深圳站、蒙特利尔站三米板双人冠军(与郭晶晶)5.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五金获得者——柔道女子52公斤级冠军冼东妹 [attach]242512[/attach]姓名:冼东妹 Xian Dongmei (中国)性别:女 籍贯:广东四会 生日:1975.9.15 身高:1.58米 体重:52公斤 项目:柔道 ...

求2000年至今的所有世界自然灾害
答:2008年01月国际地震灾害报道 : 1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发生5.4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7年12月30日20时47分58.0秒,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北纬27.3度,东经139.75度)发生5.4级地震。 (中国地震信息网) 2乌兹别克斯坦发生4.8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月1日02时23分39.2秒,乌兹别克斯坦发生4.8级...

新中国的成就有哪些?
答: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加强国防建设。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2、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研制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2008年,中国...

新中国的辉煌成就
答:六、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的四大重大项目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

南宁东盟博览会。具体是干什么的啊?·具体给什么样的人干的啊?~都买...
答: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境内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一地举办的展会之一。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搭建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定位 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围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双向互利为原则,以自由贸易区内的经贸...

2000年—2008年的冰川面积
答:中国境内的冰川每年提供的融水量达564×108立方米, 与黄河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相当。据专家综合分析,近40年来,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冰川面积的5.5%,冰储量约减少389立方千米,减少率为7.0%,冰面平均降低6.5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冰川退缩幅度加剧。冰川编目是指按国际...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与未来
答: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 2000 年在新加坡召开的领导人会议期间提出的。领导人会晤期间,东盟方面提出中国加入 WTO 对东盟影响的关注,中国方面提出就中国—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根据领导人的指示,随即成立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经过研究,专家组向领导人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紧密经...

中国 的边界线有多长?
答:我国陆上国界线长度2万多千米。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国同朝鲜之间的鸭绿江口,南至中国同越南之间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 中国边界是指中国的边界线。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多数是有边无界。古代中国的历代帝王都尊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理念,中国与周边国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边界问题。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