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汇总,谢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 所有方程式

作者&投稿:唐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一、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差不多了

一、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无明显现象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气泡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无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气泡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无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有黑色固体生成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发出黄光 放出大量热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气泡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无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有气体生成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气泡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沉淀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无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发出白光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无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无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无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一、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无明显现象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气泡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无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气泡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无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有黑色固体生成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发出黄光 放出大量热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气泡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无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有气体生成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气泡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沉淀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无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发出白光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无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无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无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高中化学必修一所有的方程式有没有汇总方程式分类,复~

中学生手册上有

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小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SO42- + Ba2+ == BaSO4↓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CO32- + Ca2+== CaCO3↓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O32- + 2H+== CO2↑+ H2O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 + C 2Cu + CO2↑
5、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4Na+O2=2Na2O 2Na+O2 Na2O2 Cl2 +2Na 2NaCl
6、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7、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2Na2O+O2 2Na2O2
Na2O+H2O=2NaOH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8、过氧化钠的主要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9、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Cl2 +H2 2HCl (或光照) 3Cl2 +2P 2PCl3 Cl2 +PCl3 PCl5
3Cl2 +2Fe 2FeCl3 Cl2 +2Na 2NaCl Cl2+Cu CuCl2
Cl2 +2FeCl2 =2FeCl3 Cl2 + 2Fe2+ == 2Fe3+ + 2Cl-
2Cl2+2NaBr=2NaCl+Br2 Cl2 + 2KI =2KCl + I2 Cl2 + 2I- == 2Cl- + I2
Cl2+H2O=HCl +HClO Cl2 + H2O == Cl- + H+ + HClO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 SO2 + 2H2O == 2Cl- + SO42- + 4H+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l2 + 2OH- == Cl- + ClO- + H2O
10、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2Fe + 3Cl2 2FeCl3 3Fe + 2O2 Fe3O4
Fe + S FeS 3Fe+4H2O(g) 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2H+ = Fe2+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Fe + Cu2+ = Fe2+ + Cu
4Fe(OH)2 + O2 + 2H2O == 4 Fe(OH)3 2Fe(OH)3 Fe2O3+3H2O
2FeCl2 + Cl2=2FeCl3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
Fe + 2Fe3+ == 3Fe2+ 2Fe3+ + Cu == 2Fe2+ + Cu2+ Fe3+ + 3SCN- == Fe(SCN)3(红色溶液)
Fe3+ + 3OH- == Fe(OH)3↓
11、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2C+O2(少量) 2CO C+O2(足量) CO2 C+CO2 2CO
C+H2O CO+H2(生成水煤气) C+2H2SO4(浓) CO2↑+2SO2↑+2H2O
C +4HNO3(浓) CO2↑+4NO2↑+2H2O 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CO2+H2O=H2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Ca2+ + 2OH- + CO2 == CaCO3↓ + H2O CO2 + 2OH- == CO32- + 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 + OH- == HCO3-
CO2+NH3+NaCl+H2O=NaHCO3↓+NH4Cl(侯氏制碱法)
12、氮气、氨气及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N2+3H2 2NH3 N2+O2 2NO N2+3Mg Mg3N2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4NH3+5O2 4NO+6H2O NH3+HCl=NH4Cl(白烟)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NH4HCO3 NH3↑+H2O+CO2↑ NH4Cl NH3+HCl
2NH4Cl + Ca(OH)2 CaCl2 + NH3↑ + H2O
NH4+ + OH- NH3↑+ H2O
4HNO3 4NO2↑+O2↑+2H2O 4HNO3(浓)+C CO2↑+4NO2↑+2H2O
4HNO3+Cu=Cu(NO3)2+2NO2↑+2H2O 8HNO3+3Cu=3Cu(NO3)2+2NO↑+4H2O
2NO3- + Cu + 4H+ == Cu2+ + 2NO2↑+ 2H2O 2NO3- + 3Cu + 8H+ == 3Cu2+ + 2NO↑+ 4H2O
1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S+H2 H2S S+Fe FeS S+2Cu Cu2S S+O2 SO2
3S+6NaOH 2Na2S+Na2SO3+3H2O 3S + 6OH- 2S2- + SO32- + 3H2O
SO2 + 2H2S=3S+2H2O SO2+H2O=H2SO3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SO2 + 2OH- == SO32- + H2O SO2 + OH- == HSO3-
2SO2+O2 2SO3
2H2SO4(浓)+C CO2 ↑ +2SO2↑+2H2O 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Na2SO3+H2SO4 = Na2SO4+ SO2↑+ H2O SO32- + 2H+ == SO2↑+ H2O

14、铝及其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
4Al+3O2 2Al2O3(纯氧) 2Al+Fe2O3 Al2O3+2Fe
2Al+3H2SO4=Al2(SO4)3+3H2↑ 2Al + 6H+ = 2Al3+ + 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或2Al+2NaOH+6H2O=2Na[Al(OH)4]+3H2↑
2Al+2OH-+6H2O=2[Al(OH)4]-+3H2↑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2NaOH+3H2O=2Na[Al(OH)4]
2Al2O3(熔融) 3O2↑ + 4Al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3H2O=2[Al(OH)4]-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H)4]-
2Al(OH)3 Al2O3+3H2O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H)4]
AlCl3+3NaOH=Al(OH)3↓+3NaCl Al3+ + 3OH- == Al(OH)3↓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AlCl3+3NaHCO3=Al(OH)3↓+3CO2↑ Al3+ + 3HCO3- == Al(OH)3↓ + 3CO2↑
15、硅及其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
Si(粗)+2Cl2 SiCl4 SiCl4+2H2 Si(纯)+4HCl
Si(粉)+O2 SiO2 Si+2NaOH+H2O=Na2SiO3+2H2
Si + 2OH- + H2O == SiO32- + 2H2↑
2C+SiO2 Si+2CO(制得粗硅)
4HF+SiO2=SiF4+2H2O
SiO2+CaO 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 Na2SiO3+CO2
SiO2+CaCO3 CaSiO3+CO2
2NaOH+SiO2=Na2SiO3+H2O SiO2 + 2OH- == SiO32- + H2O
Na2SiO3 + CO2 + H2O == H2SiO3↓+ Na2CO3
SiO32- + CO2 + H2O == H2SiO3↓+ CO32-

16、镁、铜等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
2Mg+O2 2MgO Mg + 2H2O = 2Mg(OH)2↓ + H2↑
Mg + Cl2 MgCl2 2Mg +CO2 2MgO+C
Mg + H2SO4 = MgSO4 + H2↑ Mg + 2H+ == Mg2+ + H2↑
MgO + 2HCl = MgCl2 +H2O MgO + 2H+ == Mg2+ + H2O
Mg(OH)2 + 2HCl = MgCl2 +2H2O Mg(OH)2 + 2H+ = Mg2+ + 2H2O
MgCl2+2NaOH=Mg(OH)2↓+2NaCl Mg2+ + 2OH- = Mg(OH)2↓
2Cu +O2 2CuO 2Cu +S Cu2S Cu+ Cl2 CuCl2
CuO+H2SO4=CuSO4+H2O CuO + 2H+ == Cu2+ + H2O
Cu(OH)2+H2SO4=CuSO4+2H2O Cu(OH)2 + 2H+ == Cu2+ + 2H2O
Cu(OH)2 CuO + H2O Cu2(OH)2CO3 2CuO + CO2↑+ H2O
CuCl2+2NaOH=Cu(OH)2↓+2NaCl Cu2+ + 2OH- == Cu(OH)2↓
CuSO4+H2S=CuS↓+H2SO4 Cu2+ +H2S=CuS↓+2H+书写须知:一、难溶物不拆
例l: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错误:CO32- + 2H+= CO2 +H2O
原因:CaCO3难溶于水,像BaSO4、.AgCl、Cu(0H)2、H2SiO3等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CaCO3 + 2H+ = CO2 + Ca2+ + H2O
二、微溶物作生成物不拆
例2: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
错误:该反应不能发生 .
原因:CaSO4是微溶物,像Ag2SO4、MgCO3、Ca(OH)2等微溶物,若作为生成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SO42- + Ca2+ = CaSO4
说明:微溶物作反应物,浓度较小时拆成离子式,浓度较大时应写成化学式。
三、弱电解质不拆 ‘
. 例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错误:Al3+ + 30H-=Al(0H)3
原因:氨水为弱电解质,像H2O、HF、CH3COOH等弱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Al3+ + 3NH3�6�1H2O=Al(OH)3 + 3NH4+
四、氧化物不拆
例4:将氧化钠加入水中。
错误:O2- + H20=20H-
原因:Na2O是氧化物,氧化物不论是否溶于水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Na2O+H2O=2Na+ + 20H-
五、弱酸的酸式酸根不拆
例5: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错误:2H+ + CO32- = CO2 + H2O
原因.HCO3-是弱酸H2C03的酸式酸根,像HSO3-,、HS-、H2PO4-等离子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HCO3- + H+ = C02 + H20
注意:对于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其阴离子在稀溶液中应拆开写成
H+与SO4形式,在浓溶液中不拆开,仍写成HSO4�0�1。
六、固相反应不拆
例6:将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错误:NH4+ + OH- = NH3 + H20
原因:写离子反应的前提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反应,固体与固体的反应尽管是离子反应,只能写化学方程式,不写离子方程式。
正确:2NH4Cl+Ca(0H)2 CaCl2 + 2NH3 +2H2O(化学反应方程式)
七、非电解质不拆
蔗糖、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分子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①不符合客观事实,如:
Fe与HCl反应写成“2Fe+6H+=2Fe3++3H2↑”
稀H2SO4与Ba(OH)2反应写成“Ba2++OH-+H++SO42-=BaSO4↓+H2O”
②配平有误:
质量不守恒,如:Zn+2Fe3+=Fe+3Zn2+
电荷不守恒,如:Al+2H+=Al3++H2↑
电子不守恒,如:2MnO4-+3H2O2+6H+=2Mn2++5O2↑+8H2O
③拆分有误:如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写成“CO32-+2H+=CO2↑+H2O”
④不符合反应物的比例关系和实际操作对反应的影响:
目的:①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
一、离子反应
NaCl+AgNO3=AgCl↓+Na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AlCl3+3AgNO3=3AgCl↓+Al(NO3)2
共同点:①溶液中发生反应
②盐+盐→新盐和新盐
③都生成AgCl沉淀
分析:Na++Cl-+Ag++NO3-=Na++NO3-+AgCl↓
即Ag++Cl-=AgCl↓
Mg2++2Cl-+2Ag++2NO3-=Mg2++2NO3-+2AgCl↓
即Ag++Cl-=AgCl↓
Al3++3Cl-+3Ag++3NO3-=Al3++3NO3-+3AgCl↓
即Ag++Cl-=AgCl↓
实质:三个反应均是Ag++Cl-=Ag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2Na++CO32-+2H++2Cl-=2Na++2Cl-+H2O+CO2↑
即CO32-+2H+=H2O+CO2↑
K2CO3+H2SO4=K2SO4+H2O+CO2↑
2K++CO32-+2H++SO42-=2K++SO42-+H2O+CO2↑
即CO32-+2H+=H2O+CO2↑
总结:某些化合物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注意:①某些化合物:电解质(酸、碱、盐)
②反应场所:溶液中(中学范围内只要求表示溶液中的反应)
③离子发生反应:KNO3+NaCl不反应,谈不上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分类:
1.非氧化还原反应:1)溶液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在溶液中氧化物与酸、碱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1)金属或非金属与离子之间的反应
2)特殊反应,如MnO2+HCl(浓)
二、离子方程式: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例:NaCl+AgNO3=AgCl↓+NaNO3
用Ag++Cl-=AgCl↓表示,而Na+、NO3-未发生变化不列出。
意义:表示物质间的某一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离子反应。
写书:以Ba(NO3)2和Na2SO4溶液反应为例
1.“写”化学方程式:
Ba(NO3)2+Na2SO4=BaSO4↓+2NaNO3
2.“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写成离子。难溶、难电离,气体
写化学式(氧化物写化学式)
Ba2++2NO3-+2Na++SO42-=BaSO4↓+2Na++2NO3-
3.“删”不参加反应(即不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的离子
Ba2++SO42-=BaSO4↓
4.“查”是否质量守恒,是否电荷平衡,
左面:+2+(-2)=0(电荷)
右面:0(电荷)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所有化学方程式
答:• 高一化学必修1方程式 • 高一化学必修一里的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帮我总结吗?? • 求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内的所... • 急!!!苏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 几道简单的高一化学题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高一化学 必修 方程 其他回答 共 3 条必修1化学方程式总结 1...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最好附上离子反应方程式... 最好附上离子反应方程式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孩子之间打架 父母要不要干预?匿名用户 2013-07-20 展开全部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

求高中必修一人教版化学 必背化学方程式 以及一些特殊物质
答:高一至高三化学方程式总结1.碳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C+O2=== 2CO碳与氧气(充足)的反应C+O2=== CO22.一氧化碳与氧气的反应2CO+O2=== 2CO23.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CO2+C=== 2CO4.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6.碳酸...

高中必修一化学方程式(1至4章)
答:方程式: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 Na2CO3 = CaCO3↓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 C 高温 2Cu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求高一化学必修一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要详细一点
答:高中化学必修1方程式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1) NH4Cl+NaOH NaCl+NH3↑+H2O2) NH4Cl+AgNO3=AgCl↓+ NH4NO3 3) (NH4)SO4+BaCl2=BaSO4↓+2NH4Cl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 2NaCl+2H2O 2NaOH+H2↑+Cl2↑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3) 2Fe+3Cl2 2FeCl...

高中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整理归纳
答: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本文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必修一必背的化学方程式,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吧。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1、氧化钠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 3、过氧化钠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 4、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

高中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

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一第三章和第四章所有的化学方程式
答: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一第三章和第四章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如下: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谁有道客巴巴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化学方程式和知识点总结 复制一下 谢...
答: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

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答:2013-04-30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 58 2013-01-25 求高一化学必修一所有化学方程式总结(有现象的加上现象),越全... 4 2010-01-09 高一必修一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35 2012-07-04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和化学方程式总结 29 2012-07-31 高中必修一必修二所有化学方程式总结 2011-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