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姓王的皇帝吗?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

作者&投稿:岑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一位,王莽。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委粟里(今河北邯郸大名县北沙窝庙村)人,西汉权臣, 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扩展资料:

王莽当时皇帝以后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史称“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

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改制



有,王莽就是。
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
他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礼让、朝野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视为能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公元8年12月1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其后,爆发农民大起义,新朝覆亡。

王姓,由周朝国姓姬姓演变而来。自上古时期起,夏商周最高的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便来源于这个至尊之位,新朝王莽,前蜀的高祖王建、后祖王衍、五代十国的闽国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王延政都姓王。



王姓:9个: 1新:王莽 2前蜀:高祖 王建,后主 王衍 3闽:太祖 王审知,嗣王 王延翰,惠宗 王延钧,康宗 王昶,景宗 王曦,殷帝 王延政

答案是有皇帝的

为什么古代没有姓王姓张的皇帝~

有,姓王的皇帝有王莽,姓张的皇帝有张献忠。
1、王莽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2、张献忠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着父亲做小生意,贩卖红枣。他当过捕快,后又来到延绥镇当一名边兵。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丢了性命。
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
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扩展资料:
1、王莽建立的政权
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
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
2、张献忠建立的政权
大西政权是明末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献忠领导创建的农民革命政权。西朝即大西,其前身是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八大王”部主力。
明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于凤阳首称“古元真龙皇帝”。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相继于舒城、六安两度草创政权,建号“天命”。天命二年(1643年),张献忠据黄州称“西王”。
同年,张献忠于武昌创建“大西国”,称“大西王”。大西天命三年(1644年),张献忠于四川成都称帝,国号仍为“大西”,并改元“大顺”。
大西国全盛时辖今四川和重庆大部地区。大西大顺二年(1646年),张献忠率大西军主力于西充凤凰山抗清作战中牺牲,其义子孙可望继任大西军政权最高领袖,率大西军转兵贵州,进军云南。
大顺三年(1647年),大西军政权以昆明为首府,不再公开使用原有国号。同时,改年号为“兴朝”,采取“联(南)明抗清”的国策,孙可望称“国主”。
兴朝三年(1650年),大西军政权迁首府于贵阳,兴朝四年(1651年),大西军政权改奉南明永历朝为正朔。
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永历帝朱由榔走附大西军,大西军成为南明政权实际上的核心军政支撑力量。
永历十一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张献忠另一义子,原大西安西王李定国成为南明核心军事统帅。
永历十六年(1662年)吴三桂杀永历帝于缅甸,南明灭亡。清康熙元年(1662年)李定国病殁,余众降清,大西军的抗清斗争终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献忠

王姓,由周朝国姓姬姓演变而来。自上古时期起,夏商周最高的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便来源于这个至尊之位,新朝王莽,前蜀的高祖王建、后祖王衍、五代十国的闽国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王延政都姓王。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姓王的当皇帝?
答:中国历史上有姓王的当皇帝。1、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为汉朝皇帝刘家后代,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2、王建(?—238年),公孙渊的相国。渊反魏,自号...

中国古代王姓的皇帝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王姓的皇帝有两个,分别是:1、王莽:王莽出身魏郡王氏,清净简朴,谦恭好学,师从陈参学习《仪礼》。汉成帝时进入朝廷中枢任职,历任黄门郎、射声校尉,册封新都侯。历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素有名声,累迁大司马。汉哀帝继位后,因事辞职回到封地。元寿二年,汉哀帝去世,在皇太后王政...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姓王的当皇帝?
答: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姓王的皇帝。1. 王莽,字巨君,是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是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也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篡夺了汉朝刘家的皇位,建立了新朝,自公元8年至23年在位。2. 王建,是公孙渊的相国。公孙渊曾反叛魏国,自封燕王,改元绍汉。在建和柳甫...

历史上有没有姓王的皇帝?
答: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二、王莽-新朝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古代姓王的皇帝有哪些
答:一、中国历史上姓王的皇帝有:王莽、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和王延政。二、简介(节选):1、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2、...

有姓王的皇帝吗
答:中国历史上被后世认可的姓王的皇帝只有一人:新朝皇帝王莽

历史有无皇帝姓王
答: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人称“贼王八”,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公元907年―918年在位。王衍(899年―926年5月2日),字化源,王建第十一子,许州舞阳人(其故里今属舞钢市),母亲是王建宠妃徐氏。前蜀后主,918―925年在位,共七年。

王姓的皇帝,有几个姓王的是皇帝
答: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847年)出生于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少年时代就是个无赖,以屠驴和贩私盐为生,后投了唐朝军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后来占领了成都,夺得了西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