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基本权利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宪法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作者&投稿:字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宪法基本权利的基本性质是固有性与法定性; 不受侵犯性和受制约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基本权利的性质

1.固有性与法定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具体地说,人的基本权利是人作为构成社会整体的自律的个人,为确保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其作为人的尊严而享有的。并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权利。从终级的意义上说,这种权利既不是造物主或君主赋予的,也不是国家或宪法赋予的,而是人本身所固有的,同时又多为宪法所认可和保障。为此其固有性和宪法规定性是相互统一的。
2.不受侵犯性和受制约性
基本权利的不受侵犯,是由基本权利的固有性和宪法规定所推导出来的一个逻辑结论。既然基本权利是人所固有的权利,并未宪法所确认和保障,那么必然要求这些权利不受侵犯。然而,基本权利同时又具有受制约性,这种受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宪法学意义上的制约,其中包括权利内在的制约和外在的制约。第二,哲学或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制约,即人们享有基本权利的程度以及基本权利保障的具体状态,显然又不得不受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以及人权观念等多方面的制约。
3.普遍性与特殊性
基本权利的普遍性则,是由基本权利的固有性和不受侵犯所共同推导出来的一个逻辑结论。既然基本权利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不受侵犯的权利,那么人们享有这些基本权利,就不应该完全受到性别、职业、家庭、出生、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乃至民族、种族、国籍等方面的限制。但是,人们享有基本权利的程度以及基本权利受保障的具体状态又不得不受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历史等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但这与基本权利的普遍性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一般而言,在应有形态或理想形态上存在的基本权利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在实际形态,包括规范型态和实现形态上存在的基本权利则往往受到一个国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广泛性 平等性 现实性

1固有性与法定性;
2不受侵犯性和受制约性;
3普遍性和特殊性

宪法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

基本的生命健康权利,基本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人身自由权利

  广义的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第一,财产权;第二,继承权;第三,劳动权;第四,休息权;第五,物质帮助权;第六,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5.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各种教育事业。

  6.特定人的权利

  所谓特定人,这里是指包括妇女、母亲、儿童、老人、离退休人员、烈军属、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内的人员。其权利包括:第一,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第二,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第三,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7.监督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要求,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最低限度的、也是最主要的责任。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1.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2.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3.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五、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首先,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其次,不容许滥用权利。

  第三,要自觉履行义务。

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二是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三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如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与...

民法的基本特征
答:6、绿色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行为准则。“绿色原则”是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追究环境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和立法根据。民法意义:1、民法属于一部由我国政府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用作对人民矛盾进行缓解以及调整人民和国家之间矛盾的方法。它和国际法的性质是完全...

民法性质的民法性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关系
答:诸如此类均说明民法基本是以民事权利为中心而形成。其次,从民事立法的法条性质来看,是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居多。⒇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即肯定被授权者有完成这样或那样积极行为的权利)与禁止性规范或强制性规范不同,前者注重当事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强调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的精神;注重鼓励民事主体积极主动参与...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国家的标志与象征制度;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和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及教育、科学和其他文化制度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收益权,参政权;国家机构...

《论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
答:美国伦理学家A·格维尔茨认为,人权是指一种狭义的权利,即主张权。这种权利的结构可以理解为:A由于Y而对B 有X的权利。它包括五个因素:(1)权利的主体A,即有权利的人;(2)权利的性质;(3)权利的客体X;即权利指向什么;(4)权利的回答人B,即具有义务的人;(5)权利的论证基础和根据Y。在这五个方面,都充满了...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答: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对国家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它构成普通法律规定的义务的基础。公民的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一起共同反映并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构成普通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义务的基础和原则。

我国宪法的最基本内容
答:(二)宪法规定和保障基本人权 1、基本人权 (1)人权的含义:人权是人按其基本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基本人权的含义:基本人权又称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并保障的公民所享有的基本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2、我国宪法对公民六项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力可分为...

法律的基本知识是什么
答:法律的基本知识内容如下: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

法律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这是法律来源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它是由国家确认或认可和保障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