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R,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它可能形成常见的含氧酸根离子有: 某短周期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

作者&投稿:学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短周期元素R,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以推出:层数为2时,电子排布是2、4,是碳元素;层数为3时,电子排布是2、8、6.是硫元素。
1.(R2O4)2- 草酸根离子C2O4 2-
2.(RO4)2- 硫酸根离子SO4 2-
3.(R2O3)2- 硫代硫酸根离子S2O3 2-
4.(RO3)2- 碳酸根离子CO3 2-
亚硫酸根离子SO3 2-
可以找出答案了吧,答案是B。

co3 hco3 解释…因为短周期,又因为已知的倍数关系,可得为碳元素

R为1~18号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2O42-,②~

R为1~18号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若R的电子层为1,则核外电子数为2,为He元素,He性质稳定,没有含氧酸根;若R的电子层为2,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为C元素;若R的电子层为3,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S元素.A、当R可以形成①R2 O42-时,是C2 O42-,故R为C元素,C元素可以形成CO32-,故A错误;B、当R可以形成①R2 O42-时,是C2 O42-,故R为C元素,C元素不可能形成RO42-、R2O32-形式结构的离子,故B错误;C、当R可以形成②RO42-时,R为+6价,故R为S元素,S元素可以形成S2 O32-,SO32-,两者都能与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当R可以形成②RO42-时,R为+6价,故R为S元素,S元素可以形成S2 O32-,SO32-,不可能形成R2 O42-形式结构的离子,故D错误.故选C.

短周期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若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A.X元素为N或Cl,都是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X元素为N或Cl,可形成KNO3或KClO3,故B正确;C.氯元素形成的HClO为弱酸,故C错误;D.X元素为N或Cl,处于第二或第三周期,故D正确,故选C.

原子核外电子到底是怎样运动的
答: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要从4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即它所处的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的自旋方向。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根据这个规则,如果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那么,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定相反。也就是说,每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

元素周期表副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答:(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电子排布是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之一。分别用1、2、3、4、5、6、7等数字表示K、L、M、N、O、P、Q、R等电子层,用s、p、d、f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如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²2s&#...

X、Y、Z、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R在周期表中的...
答:电子式为 ,T是Cl元素,原子数序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应在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 ,第三周期ⅦA族;(2)Z和T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 3 ,AlCl 3 易水解生成Al(OH) 3 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AlCl 3 +3H 2 O Al(OH) 3 +3HCl↑,故答案为:AlCl 3...

X、Y、Z、R、W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2...
答:则R为铬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5 4s 1 或[Ar]3d 5 4s 1 。(2)结合题干信息可推知元素X、Y、Z、W分别为O、Na、Cl、Mn;因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故沸点:HF>HCl。(3)O与Cl中电负性较大的是O;Cl的含氧酸盐中...

X、Y、Z、W、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
答:选C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为H(氢)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y为O(氧)R与Y处与同一族 R为S (硫)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与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 Y+R=16+8=24;Z、W可能为:F,P;Ne,Si;Na,Al ...

X、Y、R、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
答: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X为C元素;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是能级只能容纳2个电子,则n=2,故Y为O元素;在第3周期元素中,R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则R为Al;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则其质子数为23-12=11,则Z为Na;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一种金属,X原子核外...
答:(1)CO2 Al (2)8 HNO3(稀)+3 Cu=2NO↑+3Cu(NO3)2+4H2O (3)ⅤA(1分);P原子和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较弱 (4) SO2+NH3·H2O=HSO3-+NH4+ (5) Al2O3+3 C+N2==(高温) 2 AlN+3CO 不知是否是这道题 ...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讨论
答:但也有例外。即全充满(如p6、d10)和半充满(如p3、d5)的情况。也就是要考虑例如在p5、p2的时候前一个亚层的一个电子可能跑到最外层使形成p6、p3的全充满与半充满的情况。这就是确定原子电子排布的完全方法。但根据是实验,如果有新的元素还因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而不是直接用这个方法来推。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对应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顺序
答:对于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先确定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即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如24号元素铬,其原子核外总共有24个电子,然后将这24个电子从能量最低的1s亚层依次往能量较高的亚层上排布,只有前面的亚层填满后,才去填充后面的亚层,每一个亚层上最多能够排布的电子数为:s...

Q、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在短周期的所有元素...
答:Q、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在短周期的所有元素中Q的原子半径与Z的原子半径之比最小,则Q的原子半径最小,应为H元素,Z的原子半径最大,应为Na元素,R、X、Y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应为同一周期元素,为第而周期元素,第二周期中R的一种单质的熔点最高,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