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做到关爱学生 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关爱学生

作者&投稿:彘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这一见解十分精当。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那么,教师怎么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教师必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徐特立曾说:“教师要了解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中学生处在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在形成和发展,情感也日益丰富,但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发展尚不成熟,都是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起来。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生要全体,要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是师德的核心。 (作者单位:兰州市红古区二十四中)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一、关爱学生先要关心学生,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关心学生体现在许多方面: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
师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
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诸多爱生的美德中,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程序,简单的一方能动、另一方被动的生产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
理。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对人生、思想、前途、事 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在考虑过程中,对什么是尊重也存有错误认识,若是对他们的设计,不管正确与否都全盘接受;对他们作为,不管是否得体,都鼓掌喝彩,必然会导致学生错误思想的蔓延。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三、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
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行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
四、关爱学生定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于托付。首先,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视之,以信任之耳闻之,以信任之言任导之;其次,在对待后进生上,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抱有成见,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来,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然后顺势进行引导,最终使之幡然醒悟。再次,在对待班干部上,要坚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全体班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它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只 要教师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那么学生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师言语行为的呵护滋润后,将会更好地茁壮成长。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教师如何才能进到教师职责,我认为主要要做到以下三条:
首先,要热爱生活,要有爱心,爱心。以对学生为例,爱心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的力量,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心与关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理智与情感交融的氛围中享受爱的滋养,实现快乐成长。端正态度,热爱教育事业。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都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热爱生活,也热爱自己的事业。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发生矛盾时,许多人经不住考验,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工作,也有的人在经历挫折后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而真正的强者则在经历了困苦后获得成功。如果我们端正我们的态度,积极面对挫折,能以这种精神来对待生活、对待教育事业,那又何愁生活无趣、事业无成呢?其次,要善于发现,乐在其中。同情和帮助弱小者,给学生示范同情心;关爱和帮助成长中的学生,让学生体验同情心;引导学生爱护与帮助对弱小者,使学生固化同情心有些教师由于工作长期没有起色而情绪低落、畏首畏尾;有些教师觉得教学工作单调重复,学生调皮不努力学习。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教学也失去了兴趣。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教学工作还是是充满乐趣的:中学生思维活跃,单纯可爱,给他们一个小小的鼓励,他们就会带给你惊喜和欢乐。教学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难道就没有令我们感动的瞬间。第三,要营造环境,让自己快乐工作,学生快乐学习。教师要保持开朗的心境和健康的心态,在努力适应环境的同时,要改造环境,努力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一种工作环境,争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工作、思考和创造上,这样不但会有益于教师自身的发展。爱岗敬业是一名教师需具备的最基本的师德修养,只有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们要学习魏书生的教育精神,做一名爱岗敬业的教育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爱护、教育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喜欢一部分,歧视另一部分的权力,教师就是一位多孩子的母亲,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心头肉,爱要洒向全体学生。其次是要坚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要成为人才。

一、避免爱的伤害,是有效关爱的前提
师生关系是一组矛盾关系。学生对教师多的是敬畏、服从,少的是沟通与交流。如果教师主动找学生,大多数学生自觉不自学地会在情感上设防,心理上处于一种本能的防守态势。
这种状态对于情感的交流和教育的实施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就要拆除学生心理这道屏障,为实施有效关爱创造前提条件。
二、营造爱的氛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读懂你的爱,你必须要付出爱。这种“付出”还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给予,而是在给予的基础上,多方的构建、营造一种爱的氛围,更是有效关爱的基础。
三、引导爱的实践是有效关爱的关键
现阶段,就独生子女居多的学生群众而言,社会及家长给予的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他们是幸运地: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条件优越,生活内容丰富,少冻饿之苦,无衣食之忧。



关爱学生
教师要告诉学生。关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能约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她能帮助我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尽管我们的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关爱始终是伴随我们的过去。
正是由于有了家长、教师、同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我们才能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健康活泼的中学生;现在,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关爱,让我们顺利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将来,我们角需要关爱伴我们走完漫漫人生路。

对教师要“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答: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关爱学生”的阐述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关爱学生的4点建议
答:教师的爱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甘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爱学生,其实也是一种德育教育。‍关爱与严格要求结合“春风化雨”是爱,“严”也是爱。“严师出高徒”,严的背后是约束,是磨练,是激励,是关怀。理解每一个学生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平常要与孩子多谈心,才能了解孩子,这样才能理解孩子。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答: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一步一步...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呢?
答: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会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状态。他们会注意到学生身体上的变化,如是否有疲劳、营养不良、生病等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他们也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是否有焦虑、压力过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关爱学生的要求包括哪些
答:1.以爱心对待学生 教师应当心怀爱心,无私关怀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不歧视、不偏袒任何学生。教师应当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用真挚的爱去引导和教育他们。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包括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隐私权和人身权。不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进行体罚、侮辱...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答:1.情感关怀:教师通过温暖的言行和行为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包括倾听学生的困难和需求、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学业指导:教师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解答学术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他们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

教师关爱学生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 1、亲近和信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师生之间的亲近和信任基础上。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而教师也能够真正理解和关心学生的需求。2、高效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有高效的沟通渠道。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向学生传达信息,明确...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
答:一、教师应该“关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关爱学生。师爱有时候是一剂良好的催化剂,促动学生积极努力蓬勃向上。我们首先应该树立准确的教师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并不是用手中的权利让学生被动得服从。只要我们用心去努力,关爱我们的...

班主任的关爱与严格要求并存
答: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关心学生,还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在关爱和严格要求之间取得平衡,帮助学生成长。‍理性要求班主任要有理有据,提出的每一项要求都应该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把握度班主任要把握好度,...

教师关爱学生的正确做法是
答:教师关爱学生的正确做法介绍如下:1、尊重学生,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3、信任学生,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