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怎解?出处是哪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出处及意思

作者&投稿:幸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诗词歌赋中的“巫山”,除地理特定的写实之外,大多只是泛指,纯属写意。例如,李白《宿巫山下》诗,称“(先)宿巫山,(后)下瞿塘”,古代方位以“西为上、东为下”,说明此处“巫山”当在瞿塘峡之西!故可确定是指今奉节白帝城一带的巫山。又如,元稹《离思》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中的“沧海”、“巫山”显然都是文学意义上的喻指,诗人借湖北云梦“巫山云雨”典故表达“情到深处人孤独的沧桑”,并非是要具体指哪里的巫山。

宋玉《高唐赋》:昔楚怀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汉书·文苑列传》:“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观终日。顾谓左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从此,后人常以“巫山云雨”诗词歌赋。

这个典故所指“巫山”是湖北云梦的巫山,又称阳台山。魏晋之后,因地名混同,张冠李戴成了长江三峡传说。《方舆胜览》:“阳台山,在(湖北)汉川县南三十五里,或言宋玉作《高唐赋》处,有裴敬碑载其事。”《太平寰宇记·淮南道》:“阳台庙在县南二十五里,有阳台山。山在汉水之阳,山形如台。按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遂有庙焉。今误传在巫峡中县。今裴敬有碑以正其由。”

所以说,诗词歌赋中的“巫山”,并不是指“巫山县的山”,更不是指今“巫山县”!但还是有一些文盲喜欢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他们甚至把中国的“巫文化”庸俗解读成了今巫山县的“县文化”。

实际上,“巫山文化”源于山西晋南“巫文化”中的“巫(咸)山”,因“楚人好巫”,随楚国势力扩张,才逐渐传播至中国南方各地。中国历史上至少8处有过“巫山”的记载,即“晋南、济北、苏南、浙东、淮北、三峡、湖北、湖南”。一般认为这是早期部落迁徙地名搬家,随“巫文化”的传播而来。例如,汉代乐府曲名《巫山高》,其中的“巫山”是指淮北的“巫山”,而非今三峡地区。

三峡地区流传的巫山传说,其实是魏晋以后,以三峡夔州(今四川奉节白帝城)为中心的“夔巫文化”,与上古巫文化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从巫文化最盛行的汉代,《汉书·地理志》中“河东郡安邑”条:“巫咸山在南。”指巫咸山在今山西夏县,而非长江三峡地区,可见当时长江三峡地区都还没有巫山传说。

参见:“巫山及巫文化的变迁”
http://www.docin.com/p-1785487511.html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
  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此句出自于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之作。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 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 怀念之情。诗的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 ·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是意隐喻夫妻之间 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难 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
  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 写。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就全诗情调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此句出自于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

据说元稹很虚伪,悼完亡妻就另寻新欢......
无语......
文字的东西还是少信为好

此句出自于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之作。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诗的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是意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
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写。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就全诗情调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出自哪里?含义是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大意为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原文:
离思五首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鲜艳的花丛之中我也懒得回头去看那些狂蜂浪蝶,一半是因为修了儒道一半是因为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元稹与她两情甚笃。7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组诗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离思五首

出处: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全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希望采纳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云不是山”是什么意思
答:走过茵红飘香的美女群中,却连看她们一眼的心思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半的原因是我秉性淡泊,另一半的原因是我心里思念着你。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原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

解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答:【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隐喻什么呢?
答:意思是: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诗人在此诗中以沧海和巫山之云作比喻,隐喻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出处】《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古人认为天下以沧海之水为最多,以巫山之云为最美,到过沧海的人,再见到其他的水域就会不以为然,不放在心上。见过巫山上的云的人,再看到其他地方的云时,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远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云不是山是什么意思
答:出处: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沧...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什么意...
答: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是什么...
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白话译文是: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这两句诗词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创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诗的意思是: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原文内容为: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 【朝代】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为: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
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解释: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本句赏析:诗人借“沧海水”、 “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出自《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