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电影萧红经典语录 萧红说的关于黄金时代的一段话

作者&投稿:穆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幸福不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而是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是你的,就是你的。

电影黄金时代最后萧红的那段诗~

写在前面的废话 前两天写了一点关于萧红这个人的文字,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054846/ 吐槽也好,调侃也罢,只是对这位民国奇女子的一点最简略的梗概,也算是对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的“剧透”。本来这是一篇对电影女主角颇为“不敬”的文字,不料在豆瓣发表之后,制片方的一位宣发居然找到我,邀我参加在济南举办的《她认出了风暴》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于是我摸着桌布,回身摸着藤椅的边沿,而后把手举到面前,模模糊糊的,但却认定这是自己的手,而后再看到那单细的窗棂上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但又多么寂寞的黄金时代呀!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膀过的,而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从此我又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来到我这里就不对了,也不是时候了。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怕这平安。
——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日本给萧军的信
前几天还去看了《黄金时代》呢~~~以上纯手打,来源于《收获》杂志官方微信。满意的话就采纳哦~~~

我总是一个人在走路|萧红
答:萧红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出去,半夜的时候一个人在路上走路,像鬼。电影《黄金时代》里面有这么一幕,当萧红和萧军感情破裂时,萧军动手打了她。当朋友们问萧红:脸上是怎么回事,怎么青了一块。萧红替萧军遮掩道:这个啊,是萧军喝了酒,不小心碰到的,没事的。萧军却在一旁冷冷的说: 不必为我...

《黄金时代》讲了什么?如何评价?
答:《黄金时代》和《一代宗师》很像:标题很大,不肯把自己老老实实简单定位成某位历史人物的传记片;叙事很细碎,或许是因为他们坚信“平淡之中见真情,明星也是老百姓”;台词有亮点,前者是把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记中的句子一支支捋下,插在人物头上,后者则留下无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金句。以上...

《黄金时代》谁又能读懂萧红的一生?
答:“初级艺术家的灵感源于痛苦,高级艺术家的灵感源于幸福。”那么,萧红一定只是初级艺术家,但那又怎样。一直觉得一个作家的使命,就是无论等多久,无论经手多少人翻阅、唾弃、嗤之以鼻,只要有一天你的文字在某一个时刻惊雷般地击中了一个人,那就是有意义的。这个作家的灵魂,就会在这个被击中的读者生命...

萧红和她的《商市街》:生活本苦,含泪微笑
答:这是戴望舒悼念萧红的一首诗,离开人世时,萧红只有31岁,试想,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的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散文《商业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 萧红生于1911年的儿童节,她生活在一个地主家庭,八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张廷举对她很是刻薄,但是好在年老的祖父张维祯很疼爱她,常常带她...

如何评价电影《黄金时代》
答:《黄金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一方面是纪录片式的;萧红一生认识过的人全体出面,他们在镜头前接受了架空的采访,他们用回忆的口气叙述着他们眼中和记忆里的萧红;然而如果仅此而已,《黄金时代》不过是稀松平常;另一方面在于,这些采访不仅在可行性上就是不存在的荒谬和虚幻,而影片,还进一步将虚幻推到混乱而故作矛盾的...

《黄金时代》观后感1600字
答:这部影片中的客串演员有很多,有些作家我们也曾有耳闻,但因为对他们角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不好评价。影片最后以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优美句子收尾,再配上汤唯干净的声音,让人觉得很有味道,很棒。《黄金时代》不仅仅只是萧红的黄金时代,也是他们共同的黄金时代。萧红的文字穿越战火,漫过...

电影黄金时代萧红在日本时得知鲁迅死后的一段独白
答:《黄金时代》原名《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对我而言,三个小时看下来,丝毫没有冗长乏味之感——没错,尽管闪回和画外音无处不在,甚至演员直接打破了与观众之间的“第四面墙”,但比起《阮玲玉》里,关锦鹏探索性地将张曼玉扮演影坛前辈的过程直呈于台前,本身即为女性的许鞍华却拍了一部“中规中矩...

《黄金时代》观后感
答:《黄金时代》观后感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黄金时代》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金时代》观后感1 我不知道《黄金时代》里对萧红的描述是否属实。电影是以倒叙和差叙相结合的方式...

穿梭历史与时空间离的《黄金时代》,萧红版乱世佳人的双重人生,你怎么看...
答:电影《黄金时期》是许鞍华导演在2014年推出的一部特立独行的传记电影,用民国女作家萧红的生平穿针引线,以民国为历史背景,描画了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与其所处的颠沛流离却念念不忘的大时期剪影。 导演许鞍华并没有选择去捕获萧红这个个体,而是将镜头环绕着萧红,在变化的视角中移摆,在复杂的时间维度中穿越行进,在影...

影评|萧红的《黄金时代》渴望安稳自由,又不断奔波
答:这是一部萧红人物传记的电影,她一生渴望安稳自由,又不断奔波,离了一个牢笼,又进了另一个牢笼 私奔,只为摆脱家的牢笼 刚开始,萧红爱上了她的表哥陆哲舜,一个有夫之妇,为此她不惜悔婚,与陆哲舜私奔,可惜陆哲舜受不了家庭的压力,最后抛弃了她。她的私奔事件,成了呼兰县耸人听闻的恶行,为此他们家举家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