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

作者&投稿:出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由甲乙对比可以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乙丙对比可以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乙和丁对比可以知道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所以乙组在实验中起到对照的作用.
(2)这个兴趣小组共设计了甲乙、乙丙、乙丁三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丙、乙两个装置作为对虚如照实验,因为此对照实验的变量为温度.
故答案为:差备启(1)缺少种子萌发的水分;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滚缺气;(2)3;乙、丙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

(1)甲乙的惟一的变量是水,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水;乙、丙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温度;乙、丁唯一的变量是空气,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满足了种子萌发所有环境条件的装置是乙装置,因而在该实验中对其他组均起到对照作用.(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的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从表格中看出应选用乙、丙两瓶装置即可.(3)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从表格中看出,没有能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原因是表格中没有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4)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太少,这样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实验时如取5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20粒.(5)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没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如果严格按上表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 自身条件方面寻找原因.故答案为:(1)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乙;对照;(2)乙、丙;(3)不能;没有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营养(4)种子的数量太少,改为20粒;(5)自身的条件.

(1)温度、空气、水 对照 丙 (2)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丙装置放在(25℃)光照环境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请根据实验...
答:(1)1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一定的水分;2号瓶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3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适宜的温度;4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空气.因此,2号瓶中的种子能萌发.本实验共有3组对照试验,分别是1号瓶瓶与2号瓶的种子,实验变量是水分,1号瓶缺乏水分;2号瓶与3号瓶...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
答:储存能量的过程.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清水,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需要每天向培养液内泵入空气,以保证玉米的根部细胞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4)赤霉素是一类能促进...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1)取两片载玻片,
答:(1)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该物质放在培养液的一边,并连通载...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1)取两片载玻片,
答:(1)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该物质放在培养液的一边,并连通载...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
答: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浮游生物→鱼→鹈鹕这条食物链中,DDT的浓度逐渐增加.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最终危害人类.(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1)取两片载玻片,
答:(1)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2)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放置该物质,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草履虫趋向该物质),而1号...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萌发的玉米探究幼根的生长发生在什么部位...
答:第一步:取萌发不久的玉米幼苗,将幼根成熟区以上部分标记为a区,成熟区一下部分标记为b区,然后分成甲、乙两组。第二步:甲、乙两组同学各自两区所选幼根的a区和b区的长度,结果都是a区2cm,b区1.5cm。此时家族同学又在成熟区两端与a区、b区相接处作了标记1和2,乙组同学没作任何标记。第三步...

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请...
答:(2)1号试管遇碘不变蓝,2号、3号试管遇碘变蓝,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没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淀粉不能充分消化.(3)1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2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没有...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实 ...
答:2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若将1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一定温度,低温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所以10分钟后加碘液会不会变蓝色.(3)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所以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实 ...
答:(1)1号试管遇碘不变蓝,2号、3号试管遇碘变蓝,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没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淀粉不能充分消化.(2)1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3)2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没有加入唾液,淀粉不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