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言庸违,象恭滔天”是什么意思? 违的成语

作者&投稿:邱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解释: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靖言庸违,象恭滔天”是什么意思~

释义:
静言庸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主要是是说口是行非,
象恭滔天:貌似恭敬,实则看不起人,后多以喻巨奸大恶。
这两个词主要形容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人轻慢不敬。
这句话出自《尚书·尧典》,全句如下: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全句释义:
帝尧问:“谁能为我处理好政务呢?” 兜答道:“ 共工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业绩。”帝尧说:“哼! 这个人花言巧语,做事却多有违逆,表面上恭恭敬敬,骨子里连上帝都不在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句话出自《尚书·尧典》,《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研究三代以前及之后政治发展进程的重要经典,十分受到重视。《尧典》是其首篇,主要讲述尧时期的政治体制,政治思想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赏析:
《尚书·尧典》主要记录尧帝时期朝堂上发生的事,体现尧帝的治国之法,比如这句话,一说明尧帝广积善言,并不是一个独断专行,滥用权利的人,会听从大臣们的意见,二说明尧帝慧眼识珠,能断黑白,透过显现看到本质,不被表面的花言巧语迷惑,是难得的明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尚书.尧典》

带有违的成语,比如:
靖言庸违、违法乱纪、违天逆理、乐行忧违、违心之论、违世绝俗、逆天违众、负心违愿、
不得违误、德音莫违、弃信违义、忠不违君、违乡负俗、用违其长、违世绝俗、予违汝弼、
违强凌弱、违利赴誉、泥古违今、面从背违、违信背约、违利赴名、昭德塞违、绳愆纠违、
事与原违、重违其意、久违謦欬、违时绝俗、避迹违心、依违两端

庸违的拼音狐庸违的拼音是什么
答:注音是:ㄩㄥㄨㄟ_。庸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用意邪僻。二、引证解释⒈用意邪僻。引《书·尧典》:“帝曰:‘畴咨,若予采?’_兜曰:‘都!共工方__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按,《史记·五帝本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