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植距离 种植土豆的株行距是多少?

作者&投稿:愈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铃薯种植应距离50cm。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把马铃薯按芽眼切成块状,垄播,3月份播种,平均温度超过25°C时,地下块茎停止膨胀。大概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适时早播: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
  铃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同均会影响到是否开花结果。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马铃薯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其产量高、营养丰富、味道佳,深受大众喜爱。马铃薯是喜凉作物,在地温低于25℃时可以播种,秋季播种时一般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用20-30克的整薯作为种薯时,能提高成活率。秋马铃薯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抗旱排涝,查苗补苗,除草施肥等,秋季病虫害比较活跃,因此要特别加强防病防虫管理。

种土豆的最佳间距是多少?~

种土豆的最佳间距一般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亩栽4000~4500株。。。一般亩用300斤薯种。
播种:
1、选择地块:
适合栽培马铃薯的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轮作:
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
3、合理施肥:
施肥最好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试验证明,亩产块茎1000公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公斤、磷2.2公斤、钾10.2公斤。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氮、磷、钾的比例为5:2:9。不具备平衡施肥条件的地方,中等地力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含钾量高的三元复混肥75-100公斤。
4、播种:
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按照马铃薯品种要求的密度播种,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覆土达6-10厘米厚。中等地力条件下,保证每亩种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种完成后,在地头、地边的垄沟里播一定量芽块,以备大田缺苗时补苗用。


拓展资料土豆生育周期:
一、发芽期:
从块茎上的芽开始萌发到幼苗出土是马铃薯的发芽期。发芽期的生长以地下主茎生长为主,是马铃薯扎根、结薯、保证后期茎叶健壮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构成产量的基础。块茎萌发时所需的营养和水分,主要由种薯本身提供,因而对大一点的种薯块,大家经常说母肥儿壮。
二、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现蕾一般为20-25天。出土半月左右地上主茎形成6-8片叶为幼苗前期。此后茎叶的生长量猛增,待主茎上叶片分化到12-16片后,顶芽便进入孕蕾期,地上部分出现花蕾时,地下匍匐茎的顶端开始膨大,此期为幼苗期的后期。
三、马铃薯器官形成期:
1、块茎形成期:
从现蕾到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块茎的数目也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从现蕾到开花这段时期,块茎不断膨大。
2、块茎形成盛期:
从开花始期到开花末期,是块茎体积和重量快速增长的时期,这时光合作用非常旺盛,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也是一生中最多的时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块茎膨大速度最快,大约有一半的产量是在此期完成的。
3、块茎形成末期:
当开花结实结束时,茎叶生长缓慢乃至停止,下部叶片开始枯黄,即标志着块茎进入形成末期。此期以积累淀粉为中心,块茎体积虽然不再增大,但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却继续增加,从而使重量增加。
四、休眠期:
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休眠期长的可达3个月以上,休眠期短的约1-2个月。不同品种不但休眠期长短有区别,而且休眠强度也不一样,多数品种在成熟期后20天以内,休眠强度最大,休眠不易打破。休眠期越短,块茎越不耐贮存,休眠期越长,块茎越耐贮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铃薯栽培

土豆采用垄距65-70厘米小垄或80-90厘米大垄栽培,株距18-30厘米。
马铃薯为一年生草本块茎作物,在我国有20多个别名:荷兰薯、土豆、地蛋、洋芋等。
起源于南美洲,但它从南美洲传播出来的历史迄今只有450多年,现全世界已有125个国家和地区栽培,成为世界人民所喜欢的粮食、蔬菜、饲用和加工等多用途的主要经济作物,在世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铃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朝万历年间。

扩展资料:马铃薯各生育期与栽培环境条件的关系:
1、芽条生长期:也可叫出苗期,从块茎萌芽(播种)至幼苗出土。
影响该期器官形成质量的外因是土壤温度、水分、矿质营养和空气状况,内因是种薯是否带毒(即浓度高低),种薯生理年龄和自身养分含量等。
温度达5-7℃,芽眼开始萌发,10-12℃,幼芽和根系生长迅速而健壮,但以18℃为最适宜,超过30℃,不能萌芽且薯块大量腐烂。施用速效磷肥做种肥,有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
2、幼苗期:指出苗至现蕾这一时段,该期农业措施以壮苗促根为中心,在施促基肥的基础上,早浇水,加强中耕除草,改善土壤通透性及保墒,从而促使幼苗迅速生长。
苗高15-16厘米前适当干旱,以后及时灌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60-70%,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光合效率的提高。幼苗生长适宜温度15-21℃,-1℃幼苗受冻害,-4℃全株死亡。
3、块茎形成期:指现蕾至开花期,该期进入块茎形成期,主茎开始急剧拔高,使株高达到最高高度的1/2左右,主茎及叶全部建成。
该期的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以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块茎形成同时进行阶段。是决定单株结薯数多少的关键时期。该期存在着养分的制造(合成)、消耗(茎叶生长)、积累(块茎增长)三个生理过程协调问题。既要促进茎叶具有强盛的同化机能,又要控制其徒长。
块茎形成期适宜土温16-18℃,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农业措施要多次中耕除草、培土,若基肥不足要及时追肥,灌水,以满足植株迅速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要,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4、块茎增长期:盛花至茎叶衰老。该期是块茎体积和重量生长为中心的时期,是决定块茎大小的关键时期。对土壤缺水最敏感是块茎增长初期,水分不足常造成畸形块茎,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该期最适宜土壤温度是15-18℃,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最适宜。
5、淀粉积累期:终花期至茎叶枯萎,茎叶与块茎的鲜重达到平衡,标志着进入了淀粉积累期。
该期茎叶不再增长,块茎的体积基本不再增大,但光合产物大量流入块茎,块茎重量随之增加。块茎中30-40%的干物质是这一时期积累的,是决定块茎品质好坏的重要时期。
该期的生育特点是以淀粉运转积累为中心,块茎内淀粉含量迅速增加。该期栽培的中心任务是防止茎叶早衰,增加光合时间和强度,使块茎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田间最大持水量以50-60%较适,土壤过湿,会造成块茎田间腐烂和降低耐贮性。
6、成熟收获期:植株大部分或全部枯死,块茎周皮木栓化程度较高,并开始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期,成熟的块茎要选择晴天和低湿度土壤及时收获,减少养分呼吸损失和一些病害的传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铃薯

大豆种植的最佳距离是多少?
答:大豆的行距通常在40公分到50公分之间都是比较合理的,合理密植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大豆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

种植大豆的行距和株距
答:行距是指植物间的距离,是指种植大豆时,农户在地里每行分别种多少株大豆并且株间距离是多少。一般来说,大豆的行距可以在50-70厘米之间,而株距则可以在10-40厘米之间。具体来说,行距和株距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 土壤条件: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于大豆种植的行距和株距都有所不同。在土层较...

种黄豆的株距和行距一般是多大
答:株距是指相邻两株植物之间的距离。种黄豆时,株距应以种子大小、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为基础。一般来说,在平地上种植黄豆,株距应控制在20-30厘米之间。在山区或土壤肥力较差的地方,株距可以适当缩短,但不应小于15厘米。3. 行距 行距是指相邻两行植物之间的距离。行距大小通常与株型、栽培技术和作物品...

如何种豆子
答:按行间距75厘米,隔行覆膜苗距3厘米,采用专用覆膜机械精量播种,达到施肥、镇压、覆膜一次完成。公顷保苗22万~25万株。公顷播种量70千克左右。做到播种均匀无断条,播种量误差为士3%,播深5厘米,行距误差为士1厘米,覆膜均匀。应选择农膜厚度0.008毫米、幅宽1米,农膜用量每公顷约50千克。5、化学...

豆角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
答: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株距和行距。株距是指每株豆角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同一行中的豆角植株之间的距离。行距则是指相邻两行豆角植株之间的距离。这两个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豆角的生长习性和种植环境来确定。一般来说,豆角的株距和行距应该根据豆角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调整。在豆角幼苗期,为了充分利用...

大豆种植株距和行距
答:大豆种植株距是指在定植时,将种子定植到土壤中的距离。一般来说,大豆的种植株距应该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状况、品种、土质、施肥等因素综合考虑来合理安排。我国南北差别比较大,在南方,一般株距较小,大概在20~30厘米左右,而在北方,株距一般会适当加大。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种豆角的株距和行距
答:种豆角的推荐株距是20-30厘米,而行距则通常在50-60厘米之间。这些距离有助于豆角植株充分生长,确保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从而促进豆角的健康生长和高产。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其生长习性和产量受到种植密度的影响。合理的株距和行距是实现豆角高产优质的关键。株距是指同一行内相邻两株豆角植株之间...

啥时候种植黑豆?如何选种?株距多少?收获后如何储存?
答:2.(播种方法):在春天地下温度回升到10度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播种了。播种之前,将种子用种衣剂包一下,提高出苗后幼苗的免疫力。播种方法:播种的时候,先将垄木板压一下,然后按照每株距离15厘米-20厘米挖穴播种,每个穴里需要播3粒-4粒黑豆种子,播后覆盖3厘米-4厘米厚的细土,用木板轻轻压一下...

蚕豆种植株距与行距
答:1、种植距离 蚕豆的茎干较高,且分枝较多,所以蚕豆种植时需要的株行距较大,蚕豆的最佳种植株距约为15-20厘米,而行距约为30厘米,种植蚕豆时,需要在土壤中施加尿素和复合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利于蚕豆快速发芽。2、播种时间 蚕豆的最佳播种时间是在每年的春季的3-4月份和秋季的8-9月份,在西南...

种植黄豆距离间距多少公分合适?
答: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需求量大,我国自产大豆无法满足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大豆亩产虽相对较低,但其经济价值高,售价在粮食作物中相对较高。大豆的种植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两季,夏季大豆种植的最佳行距是多少?这取决于大豆品种、地形、播种方式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 根据大豆品种确定最佳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