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的相关实验 什么是“晕轮效应”

作者&投稿:霜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也论证了“光环效应”这个案例。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在教师招聘或者教师资格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著名人物的著名实验,本文将对晕轮效应和刻板效应实验的实验内容、结论、常考点进行梳理,希望对考生理晕轮效应和刻板效应有一定的帮助。
一、晕轮效应
1.实验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 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 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
2.实验启示
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研究生,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3.考查内容及方式
在教师考试中,考查晕轮效应的情况非常常见,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4.考题示例
【湖北荆门市考题】老师看学生会出现“好学生什么都好”的认识倾向,这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C。解析:晕轮效应是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做出相似判断。题干中教师看好学生的成绩好,那么其他方面也肯定很好,属于印象形成的晕轮效应。故选C。
二、刻板效应
1.实验内容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2.实验启示
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
3.考查内容及方式
针对此实验的考查主要围绕刻板效应,所谓刻板效应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4.考题示例
【哈尔滨双城区考题】教师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揣读学生,说明教师受到了( )的影响。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D。

关于晕轮效应,任何机器都会遇到的情况



举一个晕轮效应的例子~

晕轮效应是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之一,它和破窗效应一样,可以领悟很多人际交往的道理,在心理学上,它又被称为光环效应,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一特性产生或好或坏的印象时,他会倾向于由此推断出另一个方面的特性,而这一强烈的特性,就像月亮一样,向外扩散到全身,遮住其他特性,这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亦称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什么意思
这种影响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常常是以偏概全,从局部的判断扩展到整体的印象,这就是为什么初步印象如此重要的原因,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让实验者看到一些照片,有些漂亮,有些普通,再让他们去评价一些与长相无关的词,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对长相美丽的评价更倾向于好交际、友善等词。

正因为人类认知知觉的这种特性,导致了轮状效应,其缺陷和弊端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遮掩性

有些时候,我们所抓住的个别特征,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但我们还是习惯于将整体推到个别,将部分推到整体,这样就有误推错了其它特征。随心所欲地抓住一个特征,或好或坏,然后断言这个人是完美的,或一无是处。

二、表面性

通常,晕轮效应是由于自身对某人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因此容易受到感受、感受的表象、定位和感知的影响,因此,对于某人的理解只集中在某些外部特征上。某些人格特质或外表特征之间并没有内在联系,但我们可以轻易地将它们联系起来,声称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必然拥有另一种特质,并以外在的形式掩盖内在的本质。

三、弥散性

对待一个人的整体态度,也会连带地影响到与其具体特征相关的事物。"爱屋及乌"、"厌恶僧侣,恨及袈裟"等成语都是轮回作用弥散的体现。



从前,俄国有个著名的文豪叫普希金。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深深地爱上了她,并嫁给了她。纳坦莉虽然相貌出众,但却和普希金志不相称。每次普希金给她朗诵一首写好的诗时。"别听,"她总是掩着耳朵说。别听我说她总是叫普希金陪她去玩,参加一些豪华的宴会、舞会,普希金为了这件事放弃了创作,因此负债累累,最后为了和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早逝。一位美貌的女子,也一定具有普希金所认为的超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质,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就是晕轮效应。

从心理上讲,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第一次见面后所产生的直观感受称为初步印象。因其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往往更为深刻。假如初步印象好,就会为以后的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初次接触所提供的判断材料不仅非常有限,而且往往还带有一定的虚伪。而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正是在于,一般来说,首先获得的信息总会影响到之后对信息的解读,初步印象一旦产生。后来的信息往往只起补充和解释的作用,这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初步印象,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很重要,可以改变甚至否定初步印象。

虽然有些生理特征比较固定或者是天生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这一"由表及里"的推论包含着很大的偏见成分。因此,只要我们在认识别人的问题上,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是注重理解对方的心理、行为等深层次结构,我们就可以有效地摆脱外表的晕轮效应。

有人总能从好的方面去诠释别人,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菩萨。还有一些人总是以恶意来评判别人的行为,甚至好的方面,他都会认为那是"别有用心",因为他自己的猜疑心很重。"投射倾向"是一种附加于另一个人某些心理特征上的现象。人与人之间感知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感知包含了自己的感受,人在反应他人时,往往也在反应自己,而这种反应往往是不自觉的。假如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不冷静而理性地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很可能会产生晕轮效应,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见。

晕轮效应的具体例子
正如大家看明星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晕轮效应,所以拍广告的一般都是名气较大的演员,明星们,人们会认为是他们推出的产品,从而产生更多的认同,这种晕轮效应也发生在情侣之间,两个相爱的人通常会觉得彼此身上没有半点缺点,这就是晕轮效应,让人一开始就喜欢的那一点优点放大了,才会觉得对方身上没有一点缺点。

正如人们所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而看脸这一行为特征是看脸在看到自己的颜值方面的优点时所表现出来的,根据看脸的效果,人们往往会忽略其他缺点,比如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受到青睐,因为人们觉得他们很和蔼,但即使他们偶然的要求过头了,人们也不会太在意。

轮晕效应的成因
这种影响的产生实际上与我们的知觉特征有关,当我们观察事物时,总会把不同特征的那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就好像我们总会在闻到苹果的味道后,在头脑中用经验来弥补苹果的其他特征一样,而正是因为这种知觉习惯,使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很容易以偏概全,窥视一斑而见全豹。


常用的效应和定律
答:一、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 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二、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

车轮效应分哪些情况
答:用来制造视觉假象。这些条纹看上去很酷,但这对斑马来说,有了条纹,就基本上可以说被狮子吃掉和被苍蝇叮咬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观察者的视觉系统充满了对应于以下两种视觉假象的虚假运动信号:(1)车轮效应(由时空错位导致的运动倒转错觉);(2)发廊灯效应(由光圈问题导致的对运动方向的错判)。这...

让你学习效果翻倍的6个心理学效应
答:学习效率翻倍的6个心理学效应飞轮效应含义: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地越来越快。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万事开头难,想要入门某一领域,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使你的轮子转起来。起步阶段,我们的...

心理学有哪些效应
答: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

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含义有何不同?
答:1、棘轮效应\x0d\x0a棘轮效应(Ratchetingeffect),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

什么叫日轮效应?
答:日轮效应就是说太阳在升起来的,一轮的效应

棘轮效应从社会的角度说
答:在社会经济的运行中,资源的稀缺性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必须对棘轮效应有所约束,避免其无节制地驱使我们过度消耗。正如一位作家所比喻的,过度消费资源的人类个体就像癌细胞,看似活力旺盛,实则对整体生态带来威胁。癌细胞之所以被称为不健康,是因为它们的生长无止境,不断吞噬养分。同样的,人类对资源的...

为什么棘轮效应与声誉效应的激励结果正好相反?
答: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

掣轮效应名词解释?
答: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