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文 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并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线,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线;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线,再娶的发给十五千线;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

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孙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象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儿子而已。

古时候晏平仲乘破车、驾瘦马。陈桓子说:“这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啊。”晏子回答说:“自从我显贵以后,父系的亲族,没有不坐车的人;母系的亲族,没有衣食不足的人;妻子的亲族,没有挨饿受冻的;齐国的士子,等待我的接济而点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象这样,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呢?还是彰明君主的赏赐呢?”于是齐君使用晏子的酒杯,罚桓子饮酒。我仰慕晏子好行仁德,齐君了解贤者,而桓子能认错服义。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亲疏层次之分,而言辞有井然的次序:先说父系亲族,后说母系亲族,再说妻子的亲族,最后才提到关系疏远的贤者。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施仁德于民众,由对民众仁德而爱惜世间万物。”晏子的作为接近于这一点啊。现在从范文正公的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是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啊。他施行的规模的久远和全面,恐怕是要超过晏子的。

啊!当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职位,享受万钟禄米的人,他们宅第的雄伟,车驾的华丽,歌妓的众多,妻儿的富有,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不能登门的,难道还少吗?何况说帮助疏远的贤者呢?地位在他们以下的是卿,是大夫,是士,禄米的充裕,享用的丰富,也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拿着破碗讨饭,成为沟中的饿殍的,难道少吗?何况对于其它的人呢?这些人都是范文正公的罪人啊!

范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业迹流布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后代一定会有史官记载的,我可以不用赘述了。唯独敬仰推崇他的道义,因而记叙“义田”之事以留赠世人。

你是学生吧,这几句话是不是出自宋代,钱公辅的《义田记》?
这篇文章说的是范文正公,也就是范仲淹!
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范仲淹虽然地位高,俸禄多,但由于他一生乐善好施,始终过着清贫的日子,死的时候,子孙连装殓他的钱都没有!
第二句的意思是,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对民众施以仁德,由施仁德于民众而爱惜世间万物!晏平仲的作为很接近这一点!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我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我唯独敬仰和推崇范文正公的道义,所以写了这篇《义田记》来记录他的为人,以供后世人参照!
这是本人自己总结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范文正公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一生清贫,逝世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
2.孟子说:“亲爱亲族,因而能够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晏子的作为接近于这一点啊。
3.我可以不用赘述了。只是推崇他的义举,因而把这篇《义田记》写下来,以便在世上流传。

1,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贫穷一生;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
2,孟子说:“与自己的亲人保持亲近然后可以做到对他的人民仁爱,对人民仁爱就可以爱护他身边一切事物”晏子的所为快接近这个标准了。
3,第三句我译出来有点问题,就不给了~~

我尽力吧孩子~
1.先生虽然位居于享受这丰厚俸禄的位置,却终身贫穷,死的时候,连入殓的钱都没有.
2.孟子说:亲爱亲族,因而能够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晏子是接近这一点的.
3.我可以不必记述了。只是推崇它的义举,因而把他写下来,以便在世上流传.
这好像是义田记-.-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帮助3-12岁孩子爱上阅读,5日阅读体验免费领。~

翻译文言文的五种方法
答: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3、留借法。“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

白话文文言文互译
答:1. 白话文翻译文言文 何处无竹柏。译文,只见月光照入门内。 何夜无月,于是到承天寺寻找我的好友。(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原。“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欣然起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念无与乐者。怀民亦未寝,(...

文翁治蜀文言文翻译
答:译文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引导教化他们.他选拔明达有才能的郡县小吏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将他们派遣到京城,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他还减少...

翻译古文
答:"改换门闾事更新, 锦衣玉食福乃臻" [白话翻译]:释:[门闾]:又称[门第]是指封建时代不同等级的家族,显贵之家被称为"高门",庶民之家被称为"寒门";释:[锦衣玉食]:是比喻华贵的衣裳和山珍海味的食品.[全句翻译]:"改换了门庭事业能更发达,穿上了绫罗绸缎吃到了山珍海味才算享受福祉."(意谓...

古文翻译
答: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有哪些
答: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

曹植传文言文翻译
答:1. 翻译文言文《曹植传》 正段翻译:太祖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去解救曹仁。 为此太祖专门敕令告诫曹植,曹植却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陈思王植字子建。 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

廉颇思用文言文翻译
答:1. 文言文 廉颇思赵 译文 廉颇思赵 赵师缉虎光臼叱铰癸歇含忙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

与妻书的翻译古文翻译
答:二十多年前,在高中课堂上学习林觉民《与妻书》时,虽然自己尚是不谙世事风情、懵懂初开的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其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但那种感动却是源自心底,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十多年来,这篇文章一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头,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一起被我视为最至情至性、...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
答: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