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原文及每个字的翻译是什么? 《马说》一句原文对应一句翻译

作者&投稿:彭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马

2,辱:辱没   

3,之:的   

4,奴隶人:仆

5,骈(pián):两马并驾   

6,骈死:并列而死   

7,槽:喂牲口用的食器   

8,枥:马棚 

9,以:把   

10,一食:吃一顿

11,或:有时 

12,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3,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4,食:通“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17,能:才能

18,见:同“现”,表现;显现

19,且:况且,尚且

20,欲:想要

21,等:等同,一样

22,不可得:都做不到

23,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4,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5,策:马鞭,这里是“ 鞭打 "的意思   

26,之:指千里马,代词

27,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

28,道:正确的方法

29,食之:饲养它

30,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了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1,材:同“ 才 ”,才能

32,鸣:马叫

33,之:无意义

34,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5,执策:拿着马鞭

36,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37,临:面对。   38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40,邪:同“ 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这样之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到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得千里马啊!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编辑本段
译文

世界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伯乐不是经常有。因而即使有了千里马,也只是屈辱地被埋没在平凡
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
里,不能以千里马的名声让世人了解。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因吃不饱,而力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平常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用驾驭千里马的正确方法来驾驭它,没有按照千里马的食量来喂饱它从而发挥它的才能,不能明白它鸣叫的意思,拿起
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不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3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4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著称。
7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 一食:吃一顿。食,吃。
9 或:有时。
10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2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3 食马者:食,通“饲”,喂。
14 其:指千里马,代词。
15 是:这样,指示代词。
16 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7 能:本领。
18 足:足够。
19 才 :才能。
20 美:美好的素质。
21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2 且:犹,尚且。
23 欲:想要。
24 等:等同,一样。
25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6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7 求:要求。
28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29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0 食之:食,通“饲”,喂。
31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
32 鸣:马嘶。
33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4 执:拿。
35 策:马鞭。
36 临:面对。
37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8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39 其(2):恐怕,表推测语气。
40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1 知:懂得,了解,认识。
42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43 食马者:指不懂得重用人才的官吏。
44 伯乐:贤明的君主,懂得如何重用人才。

英文版得也给你一份
The world has Bo Le, and then has a winged steed. The winged steed often has, but Bo Le has no often. Therefore the horse, brings disgrace to hand of Yu slave people respectfully though well-known, parallel do not fit with long distance between dying of the slot manger, also. Once, long distance person of horse, eats or uses up one dan of millet. Food horse person is not aware of whose energy long distance but eats also. Be that the horse also, eats acoria , force deficiency though having energy , of long distance, only US sees nothing more than, desire and common horse etc. is not allowed to have to find a place for, seeking whose energy long distance at present also? Block of wood of scheme says that unable of food uses up whose material , express that but can not exchange whose intention with the person, holds a scheme but faces that , says: "Land under heaven have no the horse "! Give up the ghost! Does the person have no horse evil really? The person is not aware of a horse really also.

马说原文及每个字的翻译~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编辑本段
译文

世界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伯乐不是经常有。因而即使有了千里马,也只是屈辱地被埋没在平凡
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
里,不能以千里马的名声让世人了解。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普通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因吃不饱,而力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平常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用驾驭千里马的正确方法来驾驭它,没有按照千里马的食量来喂饱它从而发挥它的才能,不能明白它鸣叫的意思,拿起
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不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3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4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著称。
7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 一食:吃一顿。食,吃。
9 或:有时。
10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2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3 食马者:食,通“饲”,喂。
14 其:指千里马,代词。
15 是:这样,指示代词。
16 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7 能:本领。
18 足:足够。
19 才 :才能。
20 美:美好的素质。
21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2 且:犹,尚且。
23 欲:想要。
24 等:等同,一样。
25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6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7 求:要求。
28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29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0 食之:食,通“饲”,喂。
31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
32 鸣:马嘶。
33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4 执:拿。
35 策:马鞭。
36 临:面对。
37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8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39 其(2):恐怕,表推测语气。
40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1 知:懂得,了解,认识。
42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43 食马者:指不懂得重用人才的官吏。
44 伯乐:贤明的君主,懂得如何重用人才。


英文版得也给你一份
The world has Bo Le, and then has a winged steed. The winged steed often has, but Bo Le has no often. Therefore the horse, brings disgrace to hand of Yu slave people respectfully though well-known, parallel do not fit with long distance between dying of the slot manger, also. Once, long distance person of horse, eats or uses up one dan of millet. Food horse person is not aware of whose energy long distance but eats also. Be that the horse also, eats acoria , force deficiency though having energy , of long distance, only US sees nothing more than, desire and common horse etc. is not allowed to have to find a place for, seeking whose energy long distance at present also? Block of wood of scheme says that unable of food uses up whose material , express that but can not exchange whose intention with the person, holds a scheme but faces that , says: "Land under heaven have no the horse "! Give up the ghost! Does the person have no horse evil really? The person is not aware of a horse really also.

马说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马说》【作者】韩愈 【朝代】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马说原文及翻译
答:《马说》是韩愈写的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一篇文章,一起来了解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马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马说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

《马说》的全文
答:译文 世上先有了像伯乐那样擅长相马的人,然后才有日行千里的马被发现。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称之为千里马。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

马说原文和翻译
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马说》全文翻译赏析及注释
答:一、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

马说原文及翻译
答: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见:通“现”,表现;显现。且:犹,尚且。出自:唐 韩愈《杂说》第四篇《马说》...

岳飞的议论文《马说》全文翻译
答: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译文】七年的...

马说原文及译文
答:马说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

求文言文 马说 的翻译
答:马说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

《马说》原文及翻译
答:《马说》原文及翻译如下:译文: 世上有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这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