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怎么看度数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怎么看度数

作者&投稿:戢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智能电表只有一个液晶屏,如果是单相里面会直接显示总有电量和剩余电量,直接读数就可以。
如果是IC卡电表,只有发光管显示就是单显卡表,那电表上面上会有个小红点。红色的小点跳到总用那里就是总用,,跳到剩余那里就是剩余。双显卡表,读上面或下面都可以。
三相的预付费电表直入式的直接读数。
互感式的用表的读数乘以互感器倍率。


智能电表怎么看,有四种方式。
1、一般的直进式的单相电表和三相电表可直接读取数字减去上次的读数就为这一阶段的电量。直进式的电表进线较粗,仔细观察没有经过互感器连接。
2、三相电表通过电流互感器连接方式连接的三相电表,电表的接线有10根接线,要观察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电流互感器的名牌上有,都是一个数字比5标出的。例如100/5150/5等,电表上读取的数字乘以电流比就是计量的电量,精确的还要加上变损和线损。
3、单相电表计量三相电的电量,电量读取方式是直进式的连接电表的方式读取电表上的数字乘以3,若通过互感器连接的电表要读取电表数字乘以互感器电流倍数再乘以3。
4、智能电表只有一个液晶屏,如果是单相里面会直接显示总有电量和剩余电量,直接读数就可以.如果是IC卡电表,只有发光管显示就是单显卡表。那电表上面上会有个小红点,红色的小点跳到总用那里就是总用,跳到剩余那里就是剩余。双显卡表,读上面或下面都可以。三相的预付费电表直入式的直接读数,互感式的用表的读数乘以互感器倍率。



如您使用的是智能电表,建议您可以通过电表上的液晶屏幕查看当前的电表读数;屏幕上的一串数字会直接显示电表读数的整数和小数,电表的型号不一样,液晶屏显示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您可以按屏幕旁边的轮显按钮切换显示界面,查看液晶屏上显示为“当前总电量”或“当前正向有功总”字样的数据,即为当前电表的累计用电量。
如您使用的是机械电表,可通过电表表盘上的一排窗口中的数字了解电表记录的累计用电量;一般情况下,红色窗表示小数部分,为小数点后1位;黑色窗表示整数部分,从最右边开始,第一位为个位,以此类推。
如需计算某一用电期间的实际用电量,用电量=本次抄表读数-上次抄表读数,如您的电表配有互感器,还需要乘以互感器的倍率。(以上计算方式仅供参考,实际以电费账单发行详情为准。)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怎么读数~

查看方法:
怎么看度数,费控电能表内部有个总电量,就是电能表总供电量,尖、峰、平、谷,4个时段电量相加的和就是总电量,例如:尖:201峰12、平24谷32 总电量= 269度电,DTSF71电子式三相四线型费控电能表就是这么看的,你可以用手按电能表右侧两个按键,这个两个按键是翻页键,你可以按此按键查看电能表内部所有信息。
电表的特点:
三项、单项、三项多功能、等费控电能表是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之一,付费率电能表和普通电能表不同之处就是,内部是按照时段计费,费控电能表内部有4个时段,尖、峰、平、谷,4个时段,意思就是把一天24个小时分成4份,24 / 4 = 6,每个时段有6个小时,有的费控电能表有3个时段。

电能表的介绍: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 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
按用途: 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复费率分时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分投币式、磁卡式、电卡式)、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
按工作原理:感应式(机械式)、静止式( 电子式)、机电一体式(混合式)
按接入电源性质:交流表、直流表
按结构:整体式、分体式
按接入相线: 单相、 三相三线、 三相四线电能表
按准确级:普通安装式电能表(0.2S、0.5S、0.2.0.5.1.0、2.0级)和携带式精密电能表(0.01、0.05、0.2级)
按安装接线方式:直接接入式、间接接入式。
智能电表的介绍:

智能电表是一种集多功能、远程传输、数据分析为一体的电能表,具有智能扣费、电价查询、电量记忆、抄表时间冻结、余额报警、信息远程传送等高度科技化的功能特性。智能电表通过将充值后的购电卡电量信息输入电表后,立即开始向用户供电,并进行实时结算。
智能电表行业的背景或许是投资者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首先需要把握的:随着中国提出建设国家智能电网概念之后,与之直接配套的智能电表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智能电能表是一种新型电能表,相对以往的普通电能表,除具备基本的计量功能外,智能电能表是全电子式电能表,带有硬件时钟和完备的通信接口,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等级以及大存储容量等特点,完全符合中国未来发展“节能环保”的要求。

直入式三相电表直接读取电表上面的数值就可以了,现在的智能电表都是大屏文字显示,按照上面的文字直接读取就可以了,例如下图中的三相电表可以读成当前有功峰时期总电量为128625.13kw▪h。
总用电量=尖费率时段用电量+峰费率时段用电量+平费率时段用电量+谷费率时段用电量,但是一般总电量智能电表自己就能计算出来,不需要人工计算。


扩展资料三相电表用途及结构特点
该表用于测定额定频率为50HZ,参比电压为3×220/380V的三相四线制交流有功电能。该表基架采用优质铝合金压铸而成,并经过时效处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双宝石转动轴承,减小了磨擦力矩;
计度器转动轴两端来用宝石结构,转动更为灵活,采用高矫顽力合金永磁磁钢,性能更加稳定。该表过载倍数可达4倍,具有过载能力强、误差线性好、质量稳定、设计使用寿命可达15年,性能可靠等特点。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怎么看电数?
答:如您使用的是智能电表,建议您可以通过电表上的液晶屏幕查看当前的电表读数;屏幕上的一串数字会直接显示电表读数的整数和小数,电表的型号不一样,液晶屏显示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您可以按屏幕旁边的轮显按钮切换显示界面,查看液晶屏上显示为“当前总电量”或“当前正向有功总”字样的数据,即为当前电表的...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如何查看各时段电量和总电量?
答:想知道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的度数,其实很简单。当你看到电表上显示的有功总电量,那6位整数和2位小数的数字,就是你家当前的用电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别忘了,这些读数意味着你得为其付费。费控电能表作为智能电能表的一员,其特别之处在于能按时段计费,通常分为尖峰平谷四个时段,每时段...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怎么看度数三相四线电表怎么看度数
答:1、最后的七是小数,你用了192.7度嗲电。2、三相四线电子式电能表读数方法:首先观察三相四线电子式电能表前面五位为白色,后面一位为红色;2、读数的时候它的最大量程为99999.9,前五位为整数部分,后一位为小数部分;3、如果显示数据258913,则度数应该为25891.3度。3、...

DTZY178-Z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怎么看度数
答:1、关于电表倍率:一般情况下,电表上不直接显示倍率,如您有安装互感器,您可以通过电费电子账单查看电表的倍率或通过现场查看您的互感器铭牌上的倍率。2、关于电表读数:电表读数可以通过电表的液晶屏幕查看(如图所示),屏幕上的一串数字会直接显示整数和小数,由于电表型号不一样,液晶屏显示可能存在差异...

DTZY22-Z型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怎么看度数有图片吗
答:当前有功总电量、数字(6位整数,2位小数)、KWh时,就表示用了多少度电。这个是需要交费的。关于DTZY22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看电量看有功总电量或正向有功总电量,有功总电量是正向有功和反向有功之和,反向有功电量除了接错线、自主发电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会产生电量的。因此有功总电量和正向...

河南许继仪表DTSY566三相四线电子式预付费电表怎么查历史用电量_百度知...
答: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查看总电量:在电能表上查看总电量,总电量=尖+峰+平+谷。2. 查看时段电量:在电能表上查看时段电量,如峰、谷电量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间段,可分段计算实际用电量。以上就是查询历史用电量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DTsk545一Z型三相四线电子式费控电能表,怎么看电度数
答:如您使用的是智能电表,建议您可以通过电表上的液晶屏幕查看当前的电表读数;屏幕上的一串数字会直接显示电表读数的整数和小数,电表的型号不一样,液晶屏显示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您可以按屏幕旁边的轮显按钮切换显示界面,查看液晶屏上显示为“当前总电量”或“当前正向有功总”字样的数据,即为当前电表的...

DTZY395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怎么看用电量?
答:4. 如果需要查询更详细的用电数据,可以连接到电表的数据采集接口或通过网络平台来获取电表的使用数据。5. 根据电表显示或查询的数据,可以估算出对应期间内的用电量和用电成本。需要注意的是,DTZY395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的具体操作和查询方法会因生产厂家和型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请根据具体的使用...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怎么读数 里面显示的有 当前有功总,正向有功...
答:就是电能表总供电量,尖、峰、平、谷,4个时段电量相加的和就是总电量,例如:尖:201峰12、平24谷32 总电量= 269度电,你可以用手按电能表右侧两个按键,这个两个按键是翻页键,你可以按此按键查看电能表内部所有信息。此为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的使用。三相四线费控电能表是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

DTZY1296型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怎么看度数?
答:了解DTZY1296型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的度数读取方法十分简单。首先,这种电表是由供电部门安装并设置好显示和计费参数,数据会自动上传或者由收费部门进行抄表,用户无需自行操作。电表通常会循环显示多种信息,对于电量的查看,只需留意《当前组合有功总电量》和《上月组合有功总电量》这两项数据。两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