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十中的情况 郑州市十中具体位置?

作者&投稿:艾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州十中是一所既有中专,又有普通高中的综合高中,所以学校无论从学分互认还是师资融通方面都不成问题。在职业教育领域与计算机专业领域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郑州市第十中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郑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学校。老校区坐落在管城区书院街23号,占地35亩,自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将东里书院移建至此后,虽几经沧桑,数易其名,但该地一直作为莘莘学子的求学读书之地,已有近136年的历史。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与凤栖街交叉口西北角郑州职业教育园区7号楼,郑州三职专作为办学之地。

2003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改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现学校包含高中,中专,3+2大专班。大专班的专业开设: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数字多媒体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等七个专业。中专班的专业开设: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两个专业。

学校现有教师127人,平均年龄38岁,本科学历达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3%,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7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15%,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评员11人。全国模范教师、省市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云集。

他们既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又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达2000余人。



郑州市第十中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郑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学校。老校区坐落在管城区书院街23号,占地35亩,自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将东里书院移建至此后,虽几经沧桑,数易其名,但该地一直作为莘莘学子的求学读书之地,已有近136年的历史。

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与凤栖街交叉口西北角郑州职业教育园区7号楼,郑州三职专作为办学之地。



办学成果

所培养学生曾十七次获得市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八次荣获省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荣获一、二等奖。

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郑州市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集团龙头学校、河南省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点、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先进考试站、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荣誉

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荣获郑州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荣获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两次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荣获“郑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民主评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郑州市第十中学是郑州市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1882年(光绪八年)东里书院迁到现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址。

1906年创立为郑州官立中学堂,此举开创了郑州现代中学教育的先河,是郑州现代教育史上无庸置疑的里程碑。从1907年,学校几易其名,改为郑州中学堂、郑县县立中学、郑州市市立初级中学、私立明新中学,1949年创立郑州市高级中学。

1953年郑州高中(现郑州一中的前身)迁出,成立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完中。1958年8月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

1985年5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并恢复“郑州十中”校名,同年,高中恢复招生。

2004年3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更名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2014年6月成为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职普融通类试点学校。2016年3月被评为河南教育名片学校。2017年5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普职融通类示范学校。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在读学生近2500人,教职工16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2%,中级职称教师占42%,本科学历达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50%。

全国模范教师2人,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郑州市名师5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河南省骨干教师2人,郑州市骨干教师15人,省优秀教师5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评员11人,全国、省市计算机优秀指导教师20人。

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机房11个,校企合作工作室3个,网络实训室、淘宝实训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综合布线室、物联网实训室、智能家居实训室等20余个,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覆盖整个校园。

以上内容参考 郑州市第十中学-学校简介



郑州十中是一所公立中学,学校还不错,郑州十中在郑州高中招生线中排名第24位。

郑州市第十中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郑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学校。老校区坐落在管城区书院街23号,占地35亩,自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将东里书院移建至此后,虽几经沧桑,数易其名,但该地一直作为莘莘学子的求学读书之地,已有近136年的历史。

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与凤栖街交叉口西北角郑州职业教育园区7号楼,郑州三职专作为办学之地。

学校现有教师127人,平均年龄38岁,本科学历达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3%,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7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15%,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评员11人。

全国模范教师、省市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云集。他们既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又有着共同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达2000余人。

文化传统

办学模式坚持普职融通办学模式,分别由普通高中班、普通中专班、“3+2”大专班以及非学历职业资质培训班等四个层次构成,打造“有选择而无淘汰的教育”。

学校以“高中做强,中专做大”做为办学目标,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加强师资培训,认真研究高中、高职、中职层次的比例,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美术设计做成精品专业,开发新专业,提高对口就业率。教师队伍优势互补。

利用高中语数外老师优质资源给中专学生上课,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时利用中专专业课老师这一优势资源促进高中新课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郑州市第十中学



不是个好学校 好象在商都遗址附近 似乎那个学校不大

郑州十中这个学校怎么样~

郑州十中是一所既有中专,又有普通高中的综合高中,所以学校无论从学分互认还是师资融通方面都不成问题。在职业教育领域与计算机专业领域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学校在普通高中方面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开足了基础课程后,又植入了中专的优势课程,如信息技术网络方向、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方向以及信息技术软件应用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爱好来选择上这些课程,并占一定的学分。
办学成果:
1、所培养学生曾十七次获得市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八次荣获省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比赛,荣获一、二等奖。
2、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郑州市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集团龙头学校、河南省计算机专业重点专业点、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先进考试站、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扩展资料:
学校荣誉:
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荣获郑州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荣获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两次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荣获“郑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民主评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师127人,平均年龄38岁,本科学历达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占23%,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7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15%,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评员11人。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达2000余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州市第十中学
参考资料:人民网-郑州试点高中与职校之间学籍互转 看看效果如何?

郑州市第十中学,郑州三职专作为办学之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郑州市最古老的一所学校。

该校坐落在管城区书院街23号,占地35亩。自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将东里书院移建至此后,虽几经沧桑,数易其名,但该地一直作为莘莘学子的求学读书之地延续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了。


据史载,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州安而恭在城东门内建东里书院。光绪八年,知州王成德会同绅士9人,将东里书院迁移至现郑州三职专址。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在东里书院设立郑州中学堂,此举开创了郑州市中学教育的先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创立郑州官立中学堂。次年,又改名为郑州中学堂。民国13年(1924年)3月,于原中学堂址新建郑县县立中学。民国18年(1929年)5月,改名为郑州市市立初级中学。民国20年(1931年)11月改办为私立明新中学,当时校舍面积7578平方米,至民国30年(1941年)共有学生8班564名。1949年停办,创立郑州市高级中学。1953年郑州高中迁出,成立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1954年秋,按市教育局指示:一中、二中、五中、六中的部分学生并入该校,当时全校共三十六个班,男女生分班上课,全校师生1600余人,规模空前。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是为完中。1958年8月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中学。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又被市教委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并恢复"郑州十中"校名。


目前,郑州三职专和郑州十中并存一校,是融职专和普通高中为一体的新型学校。 郑州十中在命名前是一所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的完全中学,时称"三完中",1958年正式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当时高中部即迁出,是一所初级中学。1961年定为市重点初级中学。至文革期间的1969年又恢复为完中,当时是四年制。1974年冬在市东郊原圃田公社十中校办农场的基础上创办了郑州十中农村分校,分校首届学生于1975年3月20日开学,第一批共进驻学生两个班一百余人,以后每学期轮流进驻一个年级,至1977年6月到分校学习的共45个班,学生近2000人,常驻分校教工10名,学生实行半耕半读。开设的文化课有政治、语文、数学,另设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农业、农机、化工等课程,曾先后聘请工农兵兼职教师10余名,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1976年文革结束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渐走上正轨,农村分校也随之停办。1977年初中部首先恢复为三年制。 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后,教育战线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机,在当时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创造了十中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自1978年-1981年间,仅先后考取清华、北大、人大、西安交大、武汉钢院、长沙铁道学院等10多所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就达到40多名,其升学率在当时市里名列前茅。当时,郑州十中的教学水平和骄人成绩不仅享誉社会,同时也引起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有意命名十中为重点高中,只是由于学校领导内部的思想认识不一致而痛失良机。 1981年改为单设普通高中,初中当年不再招收新生。1983年高中亦恢复为三年制。1981年以后,由于大批优秀生源纷纷流向几所重点高中,随之是一批教学业务骨干的先后调离,十中的升学率严重滑坡,曾获得良好社会声誉的十中江河日下,逐步滑入低谷。十中,在迈着沉重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尽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改变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进入80年代后的郑州十中由于生源问题已逐渐走入困境,中央的精神犹如春风给举步维艰的十中带来了生机。学校领导班子多次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路子,在实践中摸索积累职业中专的办学方法和经验。早在1980年就试办过一期机电专业班,随后1981年又试办了体育专业班,至1984年又在全市率先开办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班并形成了拥有档案、计量、物资等四个专业的职教规模。1985年5月,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百度地图

六盘水市第二十六中和六盘水盘州市第十一中学哪个好
答:六盘水市第二十六中学好。六盘水市第二十六中学学校注重教育质量,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课程选择,包括文理科、艺术、体育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学校拥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六盘水盘州市第十一中学学校的教学质量不稳定,部分...

盘州市第十一中学有多少学生住校
答:2000名学生住校,盘县第十一中学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红果镇亦资孔,是一所中学。学校占地面积已达172.82亩,生均占地面积38.57平方米;绿化面积50462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16.91平方米,成为全省首批绿色学校。学校重视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一是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二是以“周周有活动...

盘州市智华中学第十一中学星期六放假违不违法
答:不违法。盘州市智华中学第十一中学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火铺路附近,是一所封闭式全日制高中。盘州市智华中学第十一中学星期六放假不违法,高中生周末双休或者不休由学校自行决定,高中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双休并不受国家法律规定。

盘州市第十一中学食堂上班时问了是怎么安排的
答:05:20-20:10。盘州市第十一中学食堂上班早晨:5:20上午:9:30下午:3:15下班8:10。盘州市第十一中学新建于2013年,是一所由盘州市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中学,占地152亩,建筑面积6.02万平方米,学校依山而建,环境优美。

想知道: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库尔勒市第十八中学 在哪
答:93号小区兰干路南侧,滨河北路北侧

宁波鄞州区第十九中学学区划分
答:招生对象和范围 :1. 户籍、家庭住宅房产在鄞州区且年满六周岁的学龄儿童;2. 根据区级及以上相关政策需在我区入学的年满六周岁的学龄儿童;3. 符合我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的年满六周岁的学龄儿童。因身体状况需延缓入学的,须持有区级以上(含区级)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服务区小学办理...